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立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95-98
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羡余性词汇中,至少有一个语素与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或重复、或陪衬、或强化、或弱化。羡余的形成与语言系统自身相关,它是信息传输的需要,是汉文化、汉民族思维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曾凤霞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59-62
新中国建立后汉语羡余现象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汉语中是否存在“羡余”以及“羡余”包括哪些形式、具有哪些功能等问题一直处在讨论中。文章将对汉语词法和句法组构中已有研究的羡余形式加以分析,归纳汉语“形式羡余”类型,并说明语言的羡余性是语言发展演交的重要理据。 相似文献
3.
杨明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140-143
词缀羡余现象是指词缀语素不参与词义构成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表现明显.从位置角度考察,可以分为前缀羡余和后缀羡余,几乎在各个词类上都有表现.羡余词缀表示高度抽象的范畴意义,不定位、不成词,容易发生轻声化.这些羡余的词缀在构造双音词、辅助成词和促使词根语素语义具体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潘先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2):79-82
羡余是语言形式多余的现象,汉语在句法层面也大量存在羡余现象。句法羡余一般包括动元羡余、同位结构羡余、搭配羡余。对这三种句法羡余的研究,揭示了句法语言的本质,更清楚地认识了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6-355
《金瓶梅词话》中存在着大量羡余性词语,且用例较为典型,基本体现了古白话系统中词语羡余现象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们在阅读、研究和整理古白话作品的时候,若不能清楚地辨识这些羡余性词语,了解其功用,就会造成许多不应有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韩陈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汉语羡余现象的研究,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 汉语词汇的羡余现象,一是反映在构词中,一是反映在用词中。构词中的羡余成分是比较明显的,一般不涉及词义变化的历史问题,而用词中的羡余成分,既有明显的,也有隐含的,往往要涉及词义变化的历史问题。 对汉语词汇的羡余现象有所认识,有助于深刻理解古今词汇的内部结构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7.
韩陈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羡余现象是反映自然语言本质特征的语言现象,涉及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复杂。毫无疑问,对汉语羡余现象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不仅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有助于正确认识汉语的本质特征,而且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有助于顺利解决汉语运用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汉字和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发展。个人已从文字、词法、语法三方面对汉语 相似文献
8.
范常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64
简省和羡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纳西东巴文虽属较为原始的古文字系统,但同样存在这两种情况,本文拟把纳西东巴文中简省和羡余作一分类描述,初步归纳出导致纳西东巴文简省和羡余的特点和原因,为纳西东巴文及普通文字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艳红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4-78
花园路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将其解释为局部歧义现象。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这种现象,听话者在理解过程中,如同在花园中寻路,经过重新分析不同的歧义结果选择合理的解释。花园路径现象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可以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名词的功能增值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鸿雁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44-147
名词的功能增值现象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发展到现代,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法现象.名词语义特征的凸显是名词功能发生增值的内部基础,与副词结合,受到副词的修饰是名词功能增值的外部形式.名词的功能增值现象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杨洪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5-128
汉语中存在着羡余否定现象,区分并归纳羡余否定的类别和形式,分析并比较对应格式的特点和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否定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对汉语教学起者重要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永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36-40
从表层来看,AN1N2是一个简单的三元素定中结构,只有两种分类的可能性(A-N1N2和AN1-N2).本文深入这一结构的内部,挖掘其深厚、丰富的语义内涵,充分关注语义和句法的互动关系,运用句法变换、成分删除等语法分析手段,分解出一系列涵盖在表层线性形式下AN1N2的聚合类,构建出ANlN2结构的下位分类系统,并对其对立和生成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罗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03-110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主要有两种语义结构,一种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另一种是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这些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而偏义复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则涉及基本等级范畴与认知域中的凸显原则。 相似文献
14.
多学科视角下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羡余是旅游者预算约束、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及其他相关因素导致的部分资源的闲置现象,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变性,这些特征决定了旅游资源羡余现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羡余旅游资源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综合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理论对旅游资源羡余现象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化的基本思路与常用策略,主要包括资源管理协同化、产品开发差异化、市场定位细分化、形象策划创意化、交通连接便捷化。 相似文献
15.
张新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370-376
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汉语有重视语义的传统,《马氏文通》和《中国文法要略》即有相当高度的语义研究,但缺乏理论自觉。经过回避意义的结构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界展开了广泛而自觉的语义研究,从而加深并拓展了句法结构研究,这使语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孙凤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93-394,398
惯用语是口语中表达整体意思的短小定性的习惯用语,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的语言当中,以简短的形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本文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汉语惯用语系统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楚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信息羡余是语言运用中加强信息传递的手段。信息羡余有两种加强信息的方式 :音节扩充 ,解释性叠加。语病重复是语句结构上的累赘 ,是应该删除的多余成分。保留信息羡余成分是“求繁” ,是信息传递的足量原则在起作用 ;删除累赘是“求简” ,是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 ,如何把握繁简的度 ,是语言规范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前 ,语言规范化领域存在打击面过宽的偏向。区别“信息羡余”和“语病重复”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凭借人们的语感 ,一是参照表达实际。有时 ,是重复还是羡余 ,分界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18.
19.
张莹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14-118
文章以真实语料为依据,从结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能产性极强的"想X就X"格式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其内部结构可根据X1与X2的异同进行更细的分类;其连用形式也有鲜明的结构特征;同时文章认为该格式的基本语义是体现动作发出者的主观意愿及其意愿的自由实现,同时具有强化说话人主观情态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并试图解释其缘由;最后文章还对格式的语用特征做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语言接触中英语词汇对汉语的强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6):69-72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音译、词汇语义变化和此类词汇的语用三个方面。从这几方面可看出,语言接触中英语对汉语的强势影响,通过对此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语言接触、英语学习以及汉英语言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