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入手,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度和履行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当前推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是:构架既体现行业特色,又与民营企业发展阶段相应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及其运行、推进机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与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企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并且能够为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注入重要动力.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正在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中国梦”的缔造者,但是由于存在内容结构不合理、责任水平不够高、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距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综合现代化的阶段特征和目标要求,系统探讨培育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科学对策,包括树立全面的社会责任理念,优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打造多元的社会责任平台,拓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渠道;制定科学的社会责任标准,引导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方向;构建完善的社会责任机制,增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动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有喜有忧。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中最主要的主体,要在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尽快建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相似文献   

4.
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水平已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了考察家族涉入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关系,利用第九次全国私营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依据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对以中小规模家族企业为主流模式的我国民营企业环境责任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与上市公司不同,家族所有权和管理权涉入对民营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家族企业在环境责任履行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同时,国际化经营是家族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化经营减弱了家族涉入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共同体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新厘定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探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机制.要使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更具可持续性,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机制,市场方面应聚焦自我提升与朋辈评价体系建设,社会方面应强化道德约束和舆论导向.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全面监督体系,构建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体生态.  相似文献   

6.
经验观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其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可分解为社区、雇员、自然环境与公司治理四个维度。其中,环境维度的社会责任与其长期财务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维度与短期及长期绩效均显著负相关,而社区、员工维度对短期、长期价值创造均无明显提升作用。因此,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责任的投入,直接或间接引导其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而获得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公共危机的多发期,公共危机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均显著提高.民营企业作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企业群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应对公共危机的重要路径.公共危机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的期望特征.总体而言,尽管我国民营企业在公共危机中的社会责任表现正在不断改善,但是同社会公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应以公共危机的应对为契机,全力完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8—2010年石化塑胶、采掘和造纸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结论显示,较好的财务绩效、国有产权企业、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越多则越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第一大股东持股越多、高管持股不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会因为财务绩效的高低而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廖永威 《兰州学刊》2008,(11):119-123
根据玛丽斯-曼妮假设,就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未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企业管理者也不会在执行职务时过分滥用其权力,因为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即外部治理机制)会治理这些不称职的企业管理者。从表面上说,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原理,可以被借用到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市场促进机制上。然而,不同市场之间具有独立性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具有冲突性。如果不加修正地把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原理借用到企业社会责任市场机制上,将无助于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市场偶尔出现缺陷,这需要政府的干预、社会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张振 《理论界》2011,(10):41-44
公司社会责任发源于美国,成文法于中国。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应明确界定公司社会责任的边界。激励董事在商业决策中积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商业判断规则使其免于责任追究;加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加大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税收优惠和公司社会责任的第三方认证,通过制度性安排激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马玉珍 《北方论丛》2006,(1):126-130
民营企业家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希望。目前,根据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家的表现,具体分析导致民营企业家触犯法律的制度因素及自身的价值观的扭曲,其结论是民营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方向,是导致民营企业触犯法律的思想根源。要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必须以完善、规范的制度约束作保障。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意识,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公司社会责任是对传统“利润最大化”理论的一种扬弃。私法立宪主义、正义理论、社会本位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等均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坚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政治顽疾,其已超出政治领域而向社会领域蔓延,具体的表现为社会经济领域的腐败,它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不太重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腐败存在于企业的重要环节和领域,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并对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腐败会严重侵蚀企业的社会责任。文章认为,抵制贪污腐败行为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反腐败应该是经济领域各种所有制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对我国经济系统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反腐败社会责任现状及提高企业的反腐败社会责任的对策或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捐款门事件”,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日益被唤起的同时,必须强化政府、非政府组织、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推力,以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动力机制。文章以此次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中西方对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差异,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虽然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与其营利性从短期看可能是相互冲突的,但从长期看是互相促进的。本文从环境法的角度分析当前环境立法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规制以及不足,并提出完善环境法律体系构想,让企业积极地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出现了由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组织制定的"软法"--跨国法律.企业社会责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促进跨国法律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了规范企业的社会行为,促使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中国入世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融人世界市场.为此,中国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增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监管职能,并向外输出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得在跨国法律的演进过程中,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能够存在中国声音,影响相关的国际立法.  相似文献   

17.
温州人善于经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由于人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温州私营企业至今还存在种种偏见,因此,公正评析温州私营企业赢利艰辛和社会责任感,彻底消除这种偏见,对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加快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各种不同领域的政策与实践,其评估难以标准化,一些学者提出把企业社会表现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操作定义.企业社会表现的研究史实质是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实证探索的历史,但是这种实证探索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伦理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即所谓利益相关方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等,这些理论没有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从自身经营目标的外部关联转移到内部需求上来。社会学从人的竞合关系视野提出可社会性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结构化阐释。应用这种观点对中国三类百强企业和一部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分析,明确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增强其"自我理解"外,必须先从强化企业可社会性的方向入手,并进一步拓展促进中国企业社会履责机制再造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新健 《社会科学》2007,46(12):28-33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迄今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其理论基础、概念属性、各国视角、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本文通过辨析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分歧源,尝试以企业的社会角色切入,重新界定这一概念。企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复合属性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两个灰色区域。这两个灰色区域不仅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分歧与争论,而且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