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启迪 《兰州学刊》2011,(8):119-124
政府部门在推出家电下乡政策时引入了招标制度,试图以此来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对政策的落实进行有效监控。然而,家电行业本身是市场竞争水平比较高的行业,政府在引入行政监管之前应该明确市场是否可以自我调节。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家电下乡中引入招标制度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应考虑在保持竞争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家电下乡政策的引导作用,让市场竞争决定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让家电下乡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用,更好的实现农村消费市场和家电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消除城市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两类建设用地市场在体制上的二元分割状态,基于对成都和重庆农村集体建设市场的调研,论文分析了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构想,并详细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两种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化含义的立体分析可以发现,文化建设的缺位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发挥郊区农村和小城镇的文化辐射作用,发挥第一代市民和农民工的文化传播纽带作用,发挥电视台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作用,多渠道促进城市文化下乡,促进农民市民化,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深入探讨和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特点及其推进模式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转型时期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建设。在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模式不同,对制度的需求也不同。要提供有效的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中遵循政府主导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多种模式与目标统一相结合、规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雄 《学术界》2007,(3):198-203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要义,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本文在剖析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加大投资力度,多轨齐下,拓宽筹资渠道,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开创农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正确处理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村公益文化的关系,形成文化合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热潮中,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各派,通过投身于乡村运动,主要从乡村社会重构、知识下乡、乡村工业化等方面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具体实践,其理论思路和实践经验教训至今仍可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可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得以发展的土壤。教育市场的二元结构,尤其是农村教育市场化程度低下,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教育均衡,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农村教育市场的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农村教育市场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教育市场意识;(二)坚持教育公益性与公平性的统一;(三)重构农村教育权力格局;(四)进行制度创新;(五)借鉴国内外教育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农村社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新农村建设则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典型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新农村社区模式及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沼气工程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沼气的应用能有效缓解农村生活用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国家要生态、农民要致富的目标。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庆市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的可行性,指出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动农村富民工程,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减少污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产气、积肥同步,养殖、种植并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城镇化的目标。本文建议在大庆市农村实施“一建三改”(建一座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沼气工程,推进大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农村建设可视为城市文明向农村扩展过程.以城市为中心,新农村建设主要呈现三种模式:近郊农村城市化,融入城市;远郊农村城镇化,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形成新型小城市;偏僻的山区福利主义生态化,以现代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实在不适宜人居的深山村落另择宝地重建新村.  相似文献   

13.
方湖柳 《兰州学刊》2006,(8):169-170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非农建设用地,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制度,允许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而“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等新战略和新政策已为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奠定了宏观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6,(5):55-6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先生发起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儒学下乡"活动。从2012年底以来,山东开始了新一轮的"儒学下乡"活动,两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在下乡的动机、主体、模式方面有相似之处,在下乡的背景、内容、形式和性质等方面有不同之处。当今的"儒学下乡"仍然发挥着社会教化的功能,但是,"儒学下乡"并不能解决农村治理的全部问题,"儒学下乡"是有边界与局限的。"儒学下乡"与现代化乡村治理有着契合之处,现代乡村治理应借鉴中国文化传统的资源,从完善家风家训与村规民约、再造乡贤群体和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组织等方面,建构乡村多元治理体系,从而实现现代乡村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说来,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适应,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乡村治理转型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证考察分析了实践中的困境,并从城乡融合、组织体制、公共服务模式、资源渠道、社区民主文化构建方面探索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黄荣华  雷国兵 《兰州学刊》2010,(11):109-112
武汉市H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国家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软件建设,几乎没有投入,部分建设项目缺乏有效监管,浪费严重。农民的资金主要用于盖房,买家电、摩托车和手机以及婚丧嫁娶支出,改善自家物质生活水平,或者对小孩进行教育投资,但对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软件建设,投入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停留在一种简单循环的水平上。几乎没有村民花钱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从长远来看,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应适当兼顾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本文以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方面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为实证,对星子县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基础、优势与机遇、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了星子县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特征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一般评估其一,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从内容方面看,除了涉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内容、任务、特征、规律、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外,还探索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运行机制及制度建设等领域。从深度方面看,既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遇到的一般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又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种模式的深层透视,甚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量化标准。这些标准基本囊括了农村精神文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的中国农村建设呈三条轨迹多元模式向纵深发展,即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乡村建设派的农村实(试)验、中国国民党主持下的乡村改进和中国共产党80年来的农村探索.其共同经验有:近百年的乡村建设是多种力量推动的结果,政府居于主导地位;明确了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尝试并创立了多项农村现代化新体制:乡村建设应循序渐进.忌讳急躁与政绩.其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各界好以贵族或救世主的眼光看待农民,好以城市模式来改进农村.好以控制资源、束缚农民实现改造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