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储冬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7-83
广东"城中村"现有管理制度呈现刚性化、同质化特征,这既是城乡二元体制使然,也是管理方式不完善所致。在"城中村"建立和健全以人为中心的、有别于城市的柔性化、异质化管理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具体而言,这种理论构想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纠正过去的单边主义思维,将"城中村"视为城市一部分,并纳入城市发展的管理体系中;第二,建设"城中村"特别社区,与城市管理体系中的"街道"区别开来;第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乡民文化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避免原住民族群文化传承的中断、与中心城市文化的疏离和代际心理的失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时见王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1):052-057
教育借鉴通常被视为比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与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的历史传统有着直接的关联。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由朱利安最早倡导,后经库森、曼恩以及巴纳德等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比较教育非常重要的历史传统,这不仅对于比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而且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教育制度和促进各国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就应当研究教育借鉴的模型结构、重视教育借鉴的实践研究和关注教育借鉴的本土生长。只有这样,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创建大国的伟大时代任务,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伐,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应当积极配合,提升学科研究定位,创新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析框架,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之路做出新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比较教育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已经开始从事比较教育的研究,并出版丛书和论著。国立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比较教育课程,对比较教育展开系统的探讨,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杨京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1(1)
从教育公平税制原则、特有的教育税种制度和教育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对海峡两岸促进教育发展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和定性研究,借鉴台湾支持教育发展的成熟经验,提出优化、完善大陆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肖毓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59-62
《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为实现市场分割,在同一城市开展了异质化竞争。从两报有关今年“两会”的报道可见:《华西都市报》比《成都商报》更关注主流资讯;对于同质同源的稿件,两报都能灵活处理标题、版面、图片等以区别于对方报纸;在自主报道中,两报能将报道和各自的受众情况结合起来以避免新闻的同质。但是两报的异质化竞争尚停留在技术性阶段,未形成各自不可取代的优势,属于相对异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话语的提出既象征着比较教育领域西方话语霸权的终结,同时也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及生存危机的消解提供了治本之策。以具体的话语表征为节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前话语、话语创生、话语架构和话语转型四个阶段。其研究论题呈现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总向导、立足中国传统哲学这一基本生长点、主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原创理论体系及本土学科流派等特征。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应直面中国教育问题,深化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理论研究,形成以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派为核心的学术关系网络,并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实现从吸收借鉴到服务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转换。 相似文献
8.
孟祥凤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7-129
通过将同属于比较类教育学研究的比较教育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比,发现二者在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上是完全吻合的.作为先行者的比较教育已经走完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即将要走的路程,对此,从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包括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整体性研究和创新科学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以期促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薛建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2-45,61
高等师范教育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必然进行相适应的改革。本文根据世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趋势以及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三大基本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杨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认为比较教育传统上以国别和世界地区为分析单位容易导致不平衡和不全面的观点,指出有必要建立更加宽泛的比较教育概念范围,提倡并论证了多层次比较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形式所具备的综合整理各单一层次分析结果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模式是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开放性网络大学教育是一种在网络中实施的时间、地域、年龄和学历层次完全开放的教育模式。它以提高人们适应社会的素质为宗旨,主张以课程证明取代文凭。该模式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和其它各类远程教育模式之长,有利于学科交叉、多次性大学教育和终身教育,有利于全球化教育资源共享,是后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多方面重现生机,在教育思想引介和国家教育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重庆市比较教育学学科主要集中在西南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在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教育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比较、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今后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思路应包括发展学科特色、突出实用功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术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李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27-130
20世纪是一个以竞争为标识的世纪。在竞争中,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此间竞争性教育也做出了不可否认的历史贡献;然而,竞争性教育也因自身的弊端而造成了诸多问题。当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之时,人类为了生存而竞争,更应在竞争基础上共生。为此,现代教育也就必然面临一个竞争向度调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永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72-7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师范教育基本上是以“定向型”为主。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高校合并、高等师范院校内部专业结构调整,以及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等举措的影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正悄然地向“混合型”过渡。本对未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自然化教育思想的嬗变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4):57-60
人与自然关系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人自然化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同追求。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当代价值坐标中,探讨人自然化教育思想在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的不同发展内容,揭示其在现代之后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晋湘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53-156
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目前存在过于饱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特色等问题。未来的发展重心要向服务于高校竞技体育方向偏移,从以往的单一培养体育教学人才逐步向为竞技体育提供科技支撑进行转变;在学科自身体系的完善上,要综合内部的休闲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外部综合上,要不断地吸收其他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理念与精髓;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自身也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自独联体爆发"颜色革命"以来,原来沉寂多年的"古阿姆"又重新活跃起来,并且在2006年转变成为"古阿姆民主与发展组织"。在独联体一体化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古阿姆"组织变身成为独联体地区一个非俄罗斯主导的地区组织。本文试图分析该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原因以及未来的走向,解读其对独联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乐黛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0-43
在一个被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乃至印刷文本文化的移位和媒体意象文化的兴起所改变的世界里,在解构和颠覆现代性的后现代语境中,为了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东西方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以及超越了同和异的一种全新、互惠、平等的跨文化对话,就为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描绘了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陕北人口:历史嬗变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国以来,陕北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变动幅度较大。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但是,陕北未来人口形势并不乐观,人口素质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出生性别比极度失衡,老龄化问题也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