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文学上,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藐视情理规则、反对18世纪古典文学传统、珍视个人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虎>诗为布莱克创作并被收入到其诗集<经验之歌>中,是一首反映作者进步思想的著名中短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听觉意象、象征意象、动感意象、引喻意象来具体表现其思想,读起来使人感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对<虎>诗进行评论,旨在领会诗中的深刻涵义、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借鉴诗歌中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有唐一代,宫怨诗的创作颇为繁荣,不仅诗作颇多,而且诗家、特别是名家甚众.探其因,主要由于:封建帝王的后宫客观存在着嫔妃弊制;开放的社会和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为写作宫怨诗创造了有利条件;诗人以创作宫怨诗来对六朝以迄唐初浮靡的宫体诗进行反拨;受当时诗歌入乐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女神>创作具有深厚的日本文化背景,其艺术形式和风格形成得益于日本"泰戈尔热"和"惠特曼热",同时也深受日本"新体诗"和口语诗运动的影响.<女神>绝大部分诗篇创作于日本博多湾,博多湾给予了诗人丰富的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4.
<咏贫士>七首思想内容丰富,借歌咏古代贫士来抒发己志.诗中所咏贫士的事迹分别见于其他史籍中,其中皇甫谧<高士传>是其主要的材料来源.陶渊明对材料的选择和构思不仅体现了其诗的创作特色,也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华兹华斯的<孤单刈禾女>和<咏水仙>两首诗入手,对诗人怀古忧今的情怀以及作品中大自然净化心灵的主题进行了发掘,进而分析了诗人堕落与拯救思想的渊源,肯定了其自然观的哲学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俄罗斯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对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著名艳情诗<上升的太阳>进行了剖析,揭示了玄学派艳情诗的写作手法和用喻特点,解读了邓恩诗歌中另类的太阳、恋人和帝王等意象,并对艳情诗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孔子"<诗>可以群"的<诗>论观点,学术界多从思想文化背景方面去分析其成因.而本文将从春秋时期天命鬼神观念的转变、孔子思想、<诗经>的文献来源、<诗经>篇章的创作群体和服务对象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并将"<诗>可以群"置于具体的文献当中去探索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夜别>和<再见,蓝马店>是辛笛写于30年代的作品,同是送别题材,不同的是<夜别>写于30年代早期,写于本土;<再见,蓝马店>写于30年代后期,写于异域.古典诗词的熏陶以及现代西方诗歌的浸染,使得诗人在两首诗歌中既呈现出风格的承继,又表现出新鲜的变化,本文拭从意象组合、意境营造及诗的艺术形式方面对两首诗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流亡巴黎的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是20世纪欧洲乃至西方世界的重要抒情诗人.1959年出版的诗集<语言栅栏>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他以碎裂的语言形态展示恋母和死亡的恒常主题,并全面侵入到句法、韵律和诗学形式之中.诗文碎裂性则根源于那场人性灾难,是诗人内在破裂的诗学外化,是眷恋母亲的禁忌与省略,它摧毁了自歌德、荷尔德林、里尔克以来德意志诗歌语言的流畅性、和谐性与整全性,拆毁了海德格尔形上学筑建的语言之家,使之成为不可诗意栖居的一片废墟.策兰诗文晦涩难懂令德国学者束手无策,却又释者如云.寻章摘句的"提纲挈领"式诠释方法失去了解释策兰诗文的功能,本文从恋母和死亡主题出发,分析诗学语言的碎裂形式,对<指望>、<雪床>和<轨堤,路边,荒场,瓦砾>等三首诗进行周详整体的文本诠释,力图破译难以破解的绝对隐喻和图像密码.  相似文献   

10.
<文选诗研究>是一部选学专著,此书对<文选>诗歌作了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辨析诗体,考镜源流,剖析各类诗的主题、题材、结构、风格,以及中古诗人在此类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状态、抒情方式,由此探求出各类诗的总体特点及发展演变轨迹,进而从选体的研究扩大与延伸到整个汉魏六朝诗歌的研究.反过来说,从中古诗歌如此有机整体性的全面归纳和总结中,亦可加深对<文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魏源的<诗古微>是其今文<诗>学的代表作.魏氏治<诗>的指导思想是区分作诗者之心、采诗编诗者之心、说诗者之义、赋诗引诗者之义等数者.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文本的多义性,且文本信息的解码是无法由作者来确定的,而取决于接受的各种具体环境.在这一总体思想指导下,魏源探求齐、鲁、韩三家<诗>的传承关系,通过辨章源流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以求诗人作诗之义.这些都为后世的<诗经>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穆旦的诗中,<赞美>、<诗八首>是公认的代表之作,<隐现>近年来备受关注,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是,<赞美>在穆旦的诗中仅是一个特例,不具备代表性.<诗八首>在后人的阐释中偏离了穆旦诗歌创作的主线,使其无法正确.代表"穆旦的风格.<隐现>一出场就被蒙上宗教的面纱,遭遇误读.只有挥却历史的雾霭,找到并循着贯穿诗人四十余年诗歌创作的核心脉络,才能踏上其诗歌艺术的峰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咏史>组诗内容本身的分析,联系左思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该组诗是作者对其自己一生的总结.基于这一点,<咏史>诗创作就应该是其晚年的某个时期集中创作出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钱志熙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晚年退居宜春里的回忆之作.但<咏史>八首复杂的思想、中古诗人诗句的对比、<咏史>的流传都说明左思的<咏史>诗并非晚年回忆之作.  相似文献   

16.
清人黄秩模编刻的<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比汪启淑所辑<撷芳集>晚出80年,多收诗人96家、诗2314首,实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但是由于<撷芳集>的序者沈初将所收诗人虚报100余家,<国朝闺秀诗柳絮集>为清代最大女性诗歌总集的地位长期得不到公认.这部总集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汲取<撷芳集>和<正始集>编纂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人诗并重、存没兼收的选录标准;消解流品、以韵系人的编纂体例;南方为主、群体为先的主体框架.这些特色既是其"最大"的成因,也反过来丰富了"最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月夜>历来被学界看作是诗人向妻子表达思念的深情之作.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阐释此诗,从诗中的"叙述视角"、"居处意象"、"身体语言"等方面寻微探幽,挖掘出潜藏在文本中的男性主义立场.该诗是诗人转换叙述视角后表达隐忍欲望的一首类"闺怨"诗.  相似文献   

18.
梁章钜是清嘉道诗坛上有相当影响的诗人,迄今仍有2000多首诗歌存世.梁章钜的诗歌,除散见于唱和集,以及笔记作品之外,主要存录其四部诗集之中:<藤花吟馆试帖>二卷、<藤花吟馆诗钞>十卷、<退庵诗存>二十五卷和<退庵诗续存>八卷.梁氏之诗,内容广泛,讲求实用,且颇有"纪事诗"的特点,主无处无出处,倡以诗证史,充分体现了其个人诗作与自身经历的内在关系.其生活景遇的变化、仕途的升迁、师友之交游等等,均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依境遇变迁之顺序,梁章钜之诗作可大致划分为6个阶段:出仕之前、居京时期、外宦时期、初隐时期、复出时期、归隐时期.  相似文献   

19.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众多诗歌中的一桑奇葩,此诗在当时被认为是怪诞,离奇的,不被人们所接受,这却恰恰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印象,读者能从其诗中体会到新奇、独特的感受,细读此诗,诗人美学观和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读者更能体会诗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曹丕<邺中集>创作时间当当太子之后,称帝之前.谢灵运<拟委太子邺中集>在这一点上考虑欠周,因此在拟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纰漏.文章就这些纰漏发表意见,进而探讨其原因以及谢灵运拟古的意图以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之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