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符号之所以难以言说情感,决定于它具有线条性、历史文化性和概括性特点;艺术符号因与情感形式具有逻辑上的类似,它可以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造型艺术符号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感性刺激,所传达的情感比语言符号宽泛含蓄得多;乐音的运动形式因与人的内在情感运动有着惊人的相似,音响艺术符号最适于表达人内心不可言说的动态的情感世界;语言艺术符号虽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但它也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转化为使人能够感知的艺术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新奇景象.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上,艺术体验具有认识论性质,其特点是难以言说,而审美体验则具有本体论性质,其特点是不可言说;艺术符号是形象形式,而审美符号除此之外,还可以囊括现实事物、观念;艺术否定是“对现实的否定”,而审美否定则不受此阈限,还包括“在现实中否定”,这样,审美现象就不独在艺术现象之中。  相似文献   

3.
艺术语言是情感的丰富化和情感的个性化。它所创造的是一个超越的精神世界。在艺术语言中 ,语言符号的本身就是情感的形式 ,它具有动人的抒情功能。艺术语言是与生活情感有联系的本体存在 ,它能把发话主体情感的原神灵活地传递出来 ,又能把认识之深理寓于艺术语言之中 ,从表层到深层都体现了发话主体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道教艺术进行探讨,指出道教艺术本身就是一个符号象征系统。作者区分了道教艺术的自然符号与人工符号之特性和功能,考察了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在道教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及其象征蕴含。在此基础上,作者从道教艺术的审美功能上发掘了隐含于道教艺术中的人的精神,说明道教的生命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符号象征来体现的。道教艺术之所以充满生命的气息和律动,正在于关注生命之精神的作用;也正因为此,这种艺术形式才闪烁着独具魅力的美的灵光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符号     
艺术是符号吗?艺术符号与非艺术符号有什么不同?造型艺术符号、音乐艺术符号和文学艺术符号各有什么特性?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符号与信号 符号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一种用来代表别种事物或概念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个实物,(如代表“和平”的鸽子,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可以是一种书写或印刷的记号,(如文字、音符、数理化教科书中的各种记号),也可以是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如表达某种内心情感意念的绘画和音乐)。 符号不同于信号。信号同样是代表另一事物或涵义的东西,但是信号与其所代表的东西处于同一现实时空维度。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信号,它代表着准予通行或禁止通行的指令。  相似文献   

6.
论语言符号体系的功能转换左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把语言叫做“推理形式的符号体系”。她认为这种由概念到判断,由判断到推理的机械逻辑结构,排除了表现情感或内在生命的可能。朗格把艺术称为“表现符号体系”,为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样,...  相似文献   

7.
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对于任何物质或精神的现象,以及它们的许多运动形式,人都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借助一定的符号或符号系统表达它们的意义,传递某种信息。服饰特别是头饰作为一个民族最易到明的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和一种非语言的文化形式,它和绘画、雕塑、版画、石刻、木刻、陶器艺术、青铜艺术以及各种器物、装滋等民族艺术作品一样,都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外化形态的一种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为此,本文将从民族符号学的视角,对民族头饰这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的三种不同的母题选择,进行全面的考察,以便使我们对我国少数民族头饰艺术…  相似文献   

8.
韩璞庚  樊波 《学术界》2003,(6):73-77
卡西尔从康德哲学出发 ,拥有了两个新的思想法宝 ,一是符号论 ,一是文化论 ,也就是卡西尔哲学的基本命脉 ,同时也是卡西尔美学思想和艺术思想的主要基石。卡西尔认为 ,艺术符号不同于科学符号的创造 ,也不同于神话符号的创造 ,还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符号。它认为艺术符号具有属己的审美特征 :丰富性、普遍性、真实性、间隔性、解脱性。  相似文献   

9.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自从告别了单纯的物理世界之始,人类便进入一个由符号织成的网络之中。两个世界的界限便是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分野。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越强,离异物理世界就越远。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皆是如此。人的统一性是各种人类符号的功能的统一性。神话、宗教、语言、艺术、科学和历史等都是人类文化符号活动的组成与生成,在统一化和区分化两个维度中共同塑造着人及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0.
艺术和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一样,都是表达人类经验的符号活动方式。人类以符号行为,给各种经验以一定的秩序。艺术,是人在感觉和情感领域的一种符号活动。一、情感投射的符号化以一般观点而论,把符号看成是任何一个能说明或涉及任何另一个统一体的事物,那么,当儿童会用一种东西来表示一个不在眼前的事物时,他就开始使用符号了。但儿童的符号功能真正形成,是在心理表象(即内化了的模仿)和言语表象出现以后。这是二~  相似文献   

11.
一部文艺作品,它的美学情趣,情感、思想、道德对欣赏者有着主要影响,表达它们的形式是以它们为转移的。因此,我们评判一部文艺作品是否成功主要应看它的内容是否对社会发生了有利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可是,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结构作理论性划分时,在“形式”这个名辞下很难给予一个适当的内涵。“形式”概念本身把一切作为“内容”的东西都放到了对立面的位置,事实上,作家的美学情趣、情感、思想等在被传达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就直接体现在所谓“形式”之中。我们把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美学情趣、思想、情感等统称为审美体验,它们是艺术家创造的一股艺术信息,传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负载物,我们称之为艺术符号。在一部文艺作品中,艺术符号不但传达了艺术家欲表现的艺术信息,并且体现艺术家怎样表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艺术信息。照“内容”、“形式”的划分,后一种艺术信息就被归入到“形式”的范围中去了,我们认为对文艺作品合理的划分是把它分为艺术信息与艺术符号两部分。本文拟对文艺作品的艺术符号怎样表现艺术信息,有什么特点,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2.
艺术在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和生命活动的感性显现。感觉解放和感性革命的历史过程是进入现代文明不能超越和替代的历史阶段,它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建构和反思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感性如何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呢?无论从文化史角度看,还是从西方艺术高峰角度看,抑或从欧洲文明史角度看,艺术、文化与感性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一次文明的昌盛期都伴随着相应的艺术繁荣。可以说艺术既是文明的感性动力,又是文化的象征物。感性产生艺术,才有了艺术的存在;艺术用它特有的视觉符号和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梦幻和追求,唤起人的生命精神。笔…  相似文献   

13.
艺术语言因情而生,由情而发,它把人类真实的、抽象的情感化作独特的、超常规的语言文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传递着科学语言无法传递的情感体验.科学语言遵循理性逻辑规律,艺术语言遵循情感逻辑规律,即相似同一律、相关替代律、自发偶然律、自由创造律.情感逻辑规律很好地诠释了艺术语言辞表与辞里的变异,使人们对艺术语言的理解与欣赏有理、有据.关注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的双向研究,人类驾驭自然语言的能力才会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在高度符号化的时代,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崇高精神的传播需要依靠具体符号的表征即红色符号来完成。基于红色文化史实的红色符号,是促进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载体,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凝练表达,更具有国家意识形态与革命符号属性。从符号学角度对红色符号进行理论阐释,可以明确红色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红色符号依靠“能指”表征红色精神,唤醒红色记忆;借助科学技术形成红色拟象,创设出虚拟的红色革命情景引发情感共振;以介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传达社会价值导向。红色符号融入日常生活中,在浸润式思政教学、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红色文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艺术情感不是自然生成的东西,而是在具体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才孕育生成、逐渐成熟的“生成物”。从这一角度来说,创作就是艺术情感的塑造,是情感这种或那种艺术形式的经营和建立。当作家内心的艺术情感积累孕育成熟后,由于它只存在于艺术家的心中,尚未变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式断以它只能供艺术家个人赏玩、体味,还不能成为一种具有确定面目和形式,能传达给大众,引起更多人共鸣的艺术情感。这也就表明,孕育生成的艺术情感还需要寻找某种形式的外化,才能最终脱胎而出,独立于世,把它充盈的甜蜜全部奉献,供人类认识和欣赏。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6.
赵毅衡 《江西社会科学》2022,(10):86-94+207+2
美学这个称呼指的是艺术哲学,而符号是研究意义的学问,因此,符号美学目标是从文本的形式特征讨论艺术意义。艺术产业是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趋势,“泛艺术化”现象使这个趋势发展愈加迅速而复杂,它成了符号美学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应用符号美学的分析方式,就必须首先对当今的艺术产业作出分节,整个艺术产业可以被分成四个圈层,简单的说法就是“专业艺术”“群众艺术”“环境艺术”以及“商品艺术”。它们都是艺术与产业经济的不同结合方式,但相互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必须仔细辨明。  相似文献   

17.
聂志平 《学术界》2023,(3):170-176
索绪尔书稿《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中所体现的语言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语言可以归结为几组二元对立,语言质体是由形式差异和由此形成的意义差异所构成的负性统一体;(二)语言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区分,是由语言事实决定的;(三)语言符号不具有正面的肯定的性质,它的价值是什么,不是由自身的性质,而是由体现为形式与形式之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差异的负性原则所确立的,是由符号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关系所形成的系统性决定的。与通行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相比,索绪尔《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中对语言符号性质的阐述更加深刻而系统,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8.
刘珂珂  张梅 《东岳论丛》2012,33(7):72-76
卡西尔将康德的图式概念和符号结合起来,认为包括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在内的所有人类文化形式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以解释世界的符号形式,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是一种符号化的世界.卡西尔从符号角度揭示人与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人——符号——文化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大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人、文化及符号本身的认识,为我们的人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卡西尔将康德的图式概念和符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为世界就是一种符号化的世界,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在内的所有人类文化形式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以解释世界的符号形式。卡西尔从符号角度揭示人与文化的本质特征,构筑起了人——符号——文化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赋予了人、符号、文化新的哲学意义,从而为人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现有艺术教育存在问题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观与知识传授”、“参与与平面消解”、“灌输与道德说教”是我国现有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几种带有典型问题的型态 ,将艺术与知识技能、艺术创造与非艺术创造、艺术情感与伦理情感相混淆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知识技能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的全部 ,知识技能必须要转化为与人的生命成长具有内在联系的智慧 ;艺术创造不能超越艺术的基本规定性 ,它是包蕴着丰富内涵与生命情感的诗意创造 ;艺术情感是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的自然感性呈现与直接被给予 ,它不同于伦理情感的鲜明理性目的性。艺术教育从遮蔽走向澄明 ,即是回归人性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