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胡泽洪 《学术研究》2003,(12):69-71
语言逻辑,就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分析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的科学;传统逻辑和经典逻辑研究的主要是语形推理或语义推理,语言逻辑研究的则主要是语用推理——所谓语用推理,就是指在推理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因素补充或增加某些省略或缺失的前提才能得出真正的结论的推理。  相似文献   

2.
语言逻辑与形式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言逻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现代逻辑与现代语言学发展结合的产物。语言逻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对于它的研究对象,学术界尚无定论。是否采用形式化方法,这是存在于广义语言逻辑与狭义语言逻辑之间的激烈论争。应当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该论争:一方面应该承认形式化方法在语言逻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形式化方法在语言逻辑领域具有相当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胡霞 《社会科学家》2006,(Z1):304-305
周礼全是我国自然语言逻辑的开拓者,他于1995年提出了一个以意义、语境、隐涵、预设等范畴为骨干的语言逻辑体系.在这个语言逻辑体系中,语境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指出逻辑主义、工具主义语言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是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非形而上学的语言理解和逻各斯的原初含义息息相关。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把语言当作固定的对象物和符号系统,是人类语法逻辑的展现。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不是逻辑和理性的系统,而是古希腊“逻辑”(Logos)意义上的“聚集”和显现,是非形而上学的、主客一体的原初“发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诗人在审美创造中,追求诗歌语言形象美的同时,也要讲究诗歌语言的逻辑美。文章较为具体地分析论述了诗歌语言逻辑的种各表现形式;形式的逻辑美,生活逻辑美,情感逻辑美,艺术逻辑美。  相似文献   

6.
艺术语言因情而生,由情而发,它把人类真实的、抽象的情感化作独特的、超常规的语言文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传递着科学语言无法传递的情感体验.科学语言遵循理性逻辑规律,艺术语言遵循情感逻辑规律,即相似同一律、相关替代律、自发偶然律、自由创造律.情感逻辑规律很好地诠释了艺术语言辞表与辞里的变异,使人们对艺术语言的理解与欣赏有理、有据.关注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的双向研究,人类驾驭自然语言的能力才会增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逻辑科学提出的新课题日益增多.十年前,问题逻辑在我国逻辑科学的领域里还几乎是一个空白,直至1979年,上海逻辑界才有人开始对"问题"的逻辑进行了初探,后来,北京、河北、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哲学、逻辑界的部分学者也开始了对问题逻辑理论的研究.十年来,他们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取得了初步的可喜成果.在这期间有关杂志还介绍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研究问题逻辑的一些资料.这些公开发表的论著和国外的资料推动了我国问题逻辑的研究开拓工作.下面将我国十年来问题逻辑研究的几个主要课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8.
日常语言学派风味的逻辑分析──评黄展骥的“悖论研究”桂起权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香港学者黄展骥先生在香港从事逻辑与思想方法论教育约有30余年,又是《公教报》、《青年报》等多家港报的逻辑专栏作家,因此在逻辑教育方面对一代香港青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反思——拒斥“名辩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梁启超于 2 0世纪初在诸子学领域开创“以欧西新理比附中国旧学”的研究风尚以来 ,西方逻辑便成了我国“名辩”研究的最重要工具 ,“名辩”也因此而变成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代名词。时至今日 ,“名辩即是逻辑” ,在许多中国逻辑史研究者看来 ,似乎已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常识。然而 ,如果对一百年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作一实事求是的反思 ,我们就不难看出 ,所谓的“名辩逻辑” ,不过是2 0世纪中国逻辑史界人为制造的一桩学术冤案 ,它在我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一我国古代有对名、辩的研究之实 ,而无“名学”、“辩学”之称 ,更无“名辩逻辑”…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来我国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一、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足;二、语言研究者对自身在濒危语言研究中的角色定位缺乏全面理解;三、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重申濒危语言研究的应用属性,把握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而研究这个核心目标。研究者要树立为语言族群服务的意识,摆正自身的服务者角色。在具体研究中,应区分保存与保护两种不同层次的工作,遵循各自的研究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研究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晚,但以蔡曙山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却能够站在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特别是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在受到当代语言哲学大师塞尔高度赞誉的<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一书中,蔡曙山构造了命题语用逻辑、量化语用逻辑以及模态语用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与形式公理推理系统及其各自的语义模型,探讨并证明了元逻辑问题.蔡曙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语言逻辑研究的空间,促进了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推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精密的研究工具.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达到西方现代语用逻辑研究的相同水准,同时也发扬与光大了中国古老的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哲学的一门显学,介绍和解释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著作汗牛充栋,并且广泛地涉及到哲学文化的诸多领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开启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两大流派,但他自己却又与这两个流派的哲学见解相左。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一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他的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斯哲学构思严进,叙述方式独特,把对语言的研究置于哲学研究的中心位置。我们通过对其中逻辑问题的探讨,可以给以直观和思辨占主流的哲学研究增添一些语言分析的气息。…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试图用语言分析来澄清思想的逻辑结构。在他看来,“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对思想的探讨可以转化为对语言逻辑的分析,因此,他将全部哲学宣称为是一种“语言批判”。然而,语言如何能够表达思想,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思想与语言二者何为根本或者说谁更为重要,对此,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未达成一致。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解答。  相似文献   

14.
语言本质就是语言之为语言的根本的规定性。而作为这种根本的规定性的本质,其自身本来就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一般而言,本质可以反映在底层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这样三个基本的层次上。相应于本质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逻辑层次,语言本质也具有相应的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46-251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文化与智慧的载体,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弥补的损失。近20年来世界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缺乏世界公认的语言信息数据;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同;世界语言没有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名称对照;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对此,需要从语言濒危的逻辑辩证、社会学因素及其生态复兴路径构建等三个方面予以尝试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认知领域出现的时间概念生存论转向,使得认知活动由知识论形态转变至生存论形态。因此,人们根据时间的可能性境域来领悟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一切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这种渗透了对时空与价值的整合与统摄的意识活动,也必然地表现在语言哲学之中。文章在分析时态逻辑与时间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语言哲学的特征以及时态逻辑与时间思想的语言哲学维度。  相似文献   

17.
类比逻辑、中介逻辑与悖论──兼论黄展骥的一分为三逻辑刘粤生,方军雄泛系观控相对论、类比逻辑、中介逻辑都是我国学者在实现科学逻辑、科学方法论的中国化过程中,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本大试在消解悻论这一目标上,论述三者及香港学者黄展貌的一分为三逻辑。一、泛...  相似文献   

18.
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在逻辑史研究与逻辑的比较研究中,诸多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逻辑有共同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沈有鼎所著《墨经的逻辑学》一书的“结论”是很简短的,但在这十分简短的“结论”中,却有一大段文字被用来讨论具有人类共同性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的表现方式的特质。他说:“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是没有民族性也没有阶级性的。但作为思维的直接现实的有声语言则虽没有阶级性,却是有民族性的。中国语言的特性就制约着人类共同具有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语言中所取得的表现方式的特质,这…  相似文献   

19.
现代逻辑实证主义是由本世纪初的剑桥逻辑分析派和维也纳学派发展出来的,现今主要在美英两国流行。这派哲学的思想渊源,举其要者,有休谟、马赫、阿万那留斯、罗素和维特根施坦。它的理论内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亦即实证主义的,实质上是休谟哲学在现代的翻版。它的哲学方法则是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这样就由休谟的经验论变成了现代的语言哲学。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这一分  相似文献   

20.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着眼于解决语言表述知识和存在的矛盾问题。他认为,许多困扰人们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哲学问题真的很难,而是因为哲学家们误用了语言提出了一些虚假的问题来,才给自己造成了无穷的烦恼。他认为避免这种误用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对日常语言进行严格的语义、特别是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建造一种能够严密地和无歧义地表达思想的理想语言。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一种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结构、语言结构及其关系的哲学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