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竞争理论的产生是以打破了把完全竞争作为现实和理想竞争状态的传统模式为主要标志的。熊彼特的创新与动态竞争理论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 ,哈佛学派建立的产业组织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对竞争政策方向的修正 ,以及新奥地利学派对反托拉斯政策必要性的全面否定 ,使竞争理论迅速发展 ,为竞争政策提供了经济学的根据。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分析 ,并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奕论 ,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的福利与效率后果 ,使垄断问题的研究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行政垄断规制采取的是行政系统内部自我纠偏的模式,此种模式对行政垄断规制效果较为有限。随着我国对经济竞争政策的重视,以及行政法与经济法理论的不断发展,行政垄断规制制度创新具备了成熟的时机。从行政垄断行为规制的制度困境、行政垄断规制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入手,探究竞争政策视野下规制成品油市场行政垄断的制度框架。我国成品油市场存在着行政垄断行为,不仅严重减损石油消费者的整体福利,而且阻碍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影响国家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为垄断企业实施限制竞争行为提供便利。成品油市场行政性垄断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造成的,进而在竞争政策视野下应当降低或放开市场准入门槛、实现政企分离、有效实施竞争政策、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协调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67-270
本文在完全竞争市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亚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界定。采用模型等规范分析方法,对上述两种市场在消费者福利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完全竞争市场存在重大缺陷。其政策含义是:应通过政府干预优化农产品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4.
竞争和合作是两种基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一个社会经济效率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受到它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性质、形态等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制度的理论前提、意识形态基础等方面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运行的本质特征,是市场经济高效率的源泉;合作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基础和前提,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计划经济克服市场经济不正当竞争从而保证经济高效率发展的法宝。理论与实践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近现代世界经济史证明,纯粹的合作与纯粹的竞争一样都会损害经济效率的发挥,如过度竞争会引致市场风险的过大、利润率的下降,甚至社会资源的浪费;而过度的合作则会使经济活动当事人的主体性削弱、造成经济主体激励不足、裙带关系风气盛行、生产效率低下等。有效率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的重要表现是对过度竞争和过度合作的有效治理,也就是说,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和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较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伍巧芳 《兰州学刊》2010,(12):121-123,86
众所周知,竞争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然而,与那些尚未采用竞争政策与竞争法的国家相比,这一促进作用在那些采用的国家中表现的并不明显。尚缺乏清晰的证据来证明这一促进作用,这也成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抵制采用这一政策的原因,也成为了竞争改革进行缓慢的原因。文章详细阐述关于竞争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经济增长与竞争政策相互连接的各种渠道,介绍关于该主题的实证研究及其成果,并指出一些挑战和瓶颈,它们可能是造成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形成所预期的明确联系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6.
非国有金融的过度竞争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国有金融在国有金融垄断市场剩余的狭小市场份额内所面临的金融竞争 ,既有来自国有金融的“成本竞争压力” ,也有自身无法取得规模经济的“收益竞争压力” ,呈现出高成本资金来源与高风险资金运作并存的过度竞争困境 ,地方政府的介入则在进入和退出环节起到了保护过度竞争的效用。在一定意义上讲 ,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的改革进程 ,就是非国有金融进一步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我国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基点是反垄断与有效竞争 ,而我国某些产业中过度竞争直接损害了竞争 ,造成效率损失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过度竞争问题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分析转轨时期我国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成因和形成机理 ,在此基础上 ,提出治理和缓解过度竞争的各项措施 ,有益于更好地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和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同行业的自律性组织,行业协会的私序规则和行业利益最大化追求,使得其具有限制竞争的天然倾向和内在冲动,而现实经济活动中,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的情形也广泛存在.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给予反垄断法规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世界各国也纷纷立法,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的行为类型、违法性认定及法律责任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我国《反垄断法》对禁止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作出了规定,但就立法完善来说,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应当摆脱依附于垄断协议的立法现状,设立专章就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的行为类型、违法性认定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作出规定,以体系化思维重构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9.
WTO管辖范围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其触角已触动到了与贸易相关的竞争政策问题.但由于WTO规范的是成员政府行为,因此在未来WTO竞争政策的谈判中,竞争政策规范的对象只能是成员政府的限制竞争行为,即通过其政策或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由此也决定了必须对WTO未来竞争政策谈判范围、争端解决权力进行有效的限制.考虑到WTO能力的有限性、竞争政策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各成员方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WTO对竞争政策的协调只能是以国际合作模式为主,辅以部分的实体规则.而中国在未来的竞争政策谈判中应积极参与,并支持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谈判.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中性是竞争中性的核心内涵,主要在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两大场景下展开。随着竞争中性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针对所有制中性的质疑开始升温,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其违反我国《宪法》规定;二是认为其有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表明:在规范层面,我国的“经济宪法”具有层次性逻辑结构,竞争中性语境下的所有制中性不仅契合总纲性经济制度条款,而且与次级和配套经济制度条款不冲突;在理论层面,所有制中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所有制中性并非否定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只是追求商业领域的公平竞争。因此,需要避免对所有制中性的误读,基于我国“经济宪法”开展制度构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不完全市场,由于风险的转移,信息不对称以及外部性的存在,竞争往往使得银行业更易于破产。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势必要增强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竞争可能加剧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能兼顾这两方面,使得竞争能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带来的脆弱性最小,是政策制定当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竞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之间产生竞争,形成竞争性的政策供给市场,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决策权利,政府能够分享制度竞争收益(或者说有竞争收益权)。政府竞争是一柄双刃剑,既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政府服务质量,也容易形成地方封锁,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对待政府竞争既要鼓励,也要规范和协调。  相似文献   

13.
政府利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之行为是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大陆,政府限制竞争的现象又具有国家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特殊性.针对政府反竞争行为,一般采用事后规制的路径,即竞争法或反垄断法规制.然而,法律规制并无法解决我国大陆行业行政垄断问题,且存在法律责任不明的弊端.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兴起的竞争推进和竞争中立政策则为此提供了一条事前规制的路径,是事后规制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4.
无论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强还是较弱,自由进入状态下的企业数量总是大于(或等于)使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企业数量。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弱时,企业过度进入程度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提升而更加严重;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强时,企业过度进入程度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提升而减弱。由于激烈竞争拉低企业的利润,市场会出现大量企业退出、合并案例,这在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同时也将削弱竞争。但是由于交叉网络效应的存在,社会总福利仍有可能提升,监管者对此无需过多干预,通过市场调节的作用,淘汰一批企业,同时做大一批企业,将对社会总福利的提升有利。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过度竞争的制度根源与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姚胜菊 《河北学刊》2005,25(5):179-185
开发区过度竞争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并由非制度性关键因素所决定。行政制度、财税制度和开发区准入及退出制度是引发过度竞争的根源,开发区发展阶段差异、移动壁垒、区位相似性、投资者的实力、本地产业基础和企业集团实力、就业压力、传统地域文化观念等是影响开发区过度竞争强度和范围的关键因素。开发区过度竞争的抑制和消除必须从根源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依靠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实施,表现为固定价格、划分市场等横向限制竞争行为和限制转售价格、独家交易等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由于行业协会所代表的特殊利益性,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更可能排斥其他竞争者的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扰乱经济秩序,因此必须加以规制。通过与美国立法进行比较,我国《反垄断法》法律条文比较概括,没有规定判断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对行业协会的法律责任规定也比较简单,不足以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和救济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应在立法中明确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来判断行业协会的行为是否限制竞争,同时为了更好地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监管机构应建立事前预防和事后处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竞争政策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技术因素、体制原因、要素密集性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外贸发展对竞争政策选择的影响机理 ,并引入“大国模型”考察其对贸易品部门行为模式的影响 ,指出中国现阶段竞争政策应着重通过涵养竞争优势改善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位置 ,用竞争政策规范部门或产品层次的贸易、产业和技术政策 ,从而实现中国贸易品部门在世界市场结构中的均衡位置  相似文献   

18.
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和规范研究方法,在梳理服务经济理论、剖析服务经济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服务经济作用于区域竞争的4条战略路径:专业化分工、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探究了区域获取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9.
竞争中立规则经历了从国内规则向国际规则的演化,并在国际规则层面分化为过度偏向“形式公正”和回归“实质公正”的两条路径,二者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分歧面相,体现出对国有企业议题的立场差异。在分析当前竞争中立国际规则路径分歧涉及的经济、政治、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参与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合作应循的理念及具体路径的选择,在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合作中寻求分歧的弥合,并在国内改革中形成竞争中立规则体系,进而为我国国有企业深入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提供充足空间。  相似文献   

20.
WTO框架下我国竞争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国际经贸角度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竞争政策的影响。指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竞争政策的协调统一迟早要纳入WTO的谈判议程。竞争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正成为一些国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必须加快竞争政策的调整和竞争秩序新框架的构建 ,弥补入世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功能的弱化。实现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 ,以适应国内深层次改革和加入WTO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