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在“家天下”的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传统孝道文化,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扬弃继承、辩证取舍,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求科学与法律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前提,坚持平等与民主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基础,强调相容与交互当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核心,注重共享与保障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武穆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5):16-20
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表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因而寻求社会矛盾的根源、谋求社会的和谐都必须立足于生产关系。忽视这一点,无异于漠视或纵容社会矛盾的积累。而今中国社会之和谐文化的建构,不仅存在着现实可能性,而且也存在着限度。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哲学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动态发展理念,即认为社会应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系统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层面、要素,相互调节、协同、补充、容受、过渡,而产生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状态的发展过程.和谐社会构建首先需要文化模式转型,这种转型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新的制度文化模式,后者的关键要素是和谐立法理念,这种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涉法主体立法参与和谐、法律制度设计和谐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共生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发展层次。文化共生是实现和谐文化的前提,和谐文化则是文化共生的保证和终极价值向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要充分把握多元文化共生,而多元文化共生并不等于多样性文化同等程度的、甚或是同步的发展。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过程中要高扬主导性文化的规导作用,多样性文化要围绕、服务和服从主导性文化发展方向。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主导性文化在建构和谐文化中的主旋律、主渠道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从构建和谐中原的战略高度入手,应深入透视非制度化信访现象,对制度化信访的制度、法治、司法、文化、组织和机制保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出的时代背景、哲学基础、内涵、特征、内容、功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实的成果。探讨和谐文化的研究前沿问题,梳理研究状况,分析学术动态,对进一步研究、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合而为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而言,人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造和享有的主体;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取向;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看,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弘扬和谐精神,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文化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体育文化形成的本源,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对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构建和谐体育文化提供了精神资源。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世界和谐等角度,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体育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检察理念文化是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贯穿于整个检察活动并且指导检察实践的理论观念.检察理念文化的内容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新时期的检察理念文化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引下,从宏观建构、中观完善和微观发展三方面不断更新,才能与法制化进程相契合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周丽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80-84
构建和谐文化的前提在于厘清和谐文化的本质内涵,尤其是其精神特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谐文化的精神特质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和谐文化构建应遵循中西互补原则和批判继承原则,通过政府激励媒体导向,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实践环节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熊晓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102-1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当代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构建和谐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刘莉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9):132-135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古老的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特别是在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入侵,中国思想文化中原有的大同思想也呈现出近代特色——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道德保障,影视文化则在促进和谐文化的形成、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确保和谐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视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受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用暖心来暖经济. 相似文献
14.
15.
建设以人为本、富于创新、管理民主、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校园,是大学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加强团结、增强实力、确保安全稳定、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三大矛盾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内部的和谐,又要求形成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包含着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25-26
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人格建设具有同质性。和谐人格的发展、生长和转变的逻辑起点从和谐社会建设开始,需要确立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规则、确立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学习机制和创造和谐社会建设尊重人的价值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芳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101-104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破解现代文明发展困境的时代主题,也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和谐文化应该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有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比翼齐飞”,才能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而实现文化现代化,发挥和谐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和谐文化的特质为和谐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从思想层面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从实践层面到教育层面,努力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创建和谐校园中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加强这项工作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提高教师自我修养,关心和爱护教师,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