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殖民翻译理论下的权力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译论突破了传统的纯语言转换之文本中心主义,更加关注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隐匿在译本背后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不对称的权力差异成为后殖民译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在数量、写作和文本选择等方面影响着后殖民文本的翻译.基于此,在历史与比较的分析方法上,强势文化殖民化过程中应以归化为主,弱势文化解殖民化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对话中应采取杂合策略,汲取其他文化的长处,不断提高本族文化机体的适应性,对本族文本翻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翻译理论偏重研究语言转化过程中意义的精准传达,而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翻译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之中,其研究焦点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利差异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翻译在殖民化和解殖民化或非殖民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从后殖民视角考察文化之间的权利关系,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以及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如何捍卫弱势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属于后现代范畴的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之间不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还在其它研究领域里有着许多相同的旨趣。在翻译领域内,两者均主张提高译者(弱势群族)的地位及主体性;均探求并消解翻译中所存在的两元对立的权力关系,并倡议重望弱势群族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所构建的后殖民主义权力话语下,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的归化、异化、杂合化的翻译策略的描写,指出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的平等对话,探讨了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语境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6.
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传统翻译观隐蔽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和创造性."文化转向"后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初步确立,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翻译理论彰显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使译者主体性得到了极度张扬.但是,为了以防过犹不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将来应该是一种制约性的发挥,和谐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考查翻译实践活动,认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行动本质,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操纵。本文着重探究后殖民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旨在寻求反对文化霸权、促进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谈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文本理论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译出文本的世界性 ,而文本的语境规范着译者及其翻译。另外 ,译者通过对文本的批评显示其社会意义和创造性。赛义德对东方主义者的批评启示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抹平文化差异性。在西方文化面临危机 ,东方文化重新书写身份之际 ,译者应通过翻译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译者在译介西方文化时 ,应对文化产品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9.
在后殖民翻译理论下,由于权力差异的存在,翻译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强势文化与受统治的弱势文化间斗争的语域场。在此过程中,强势文化中的译者依据他们的主流诗学对弱势文化中的文本肆意地篡改、删节甚至添加,以此构塑其心目中东方的"他者"形象,并通过强势文化主流表征系统中的思想观念将其复制和流通,由此,弱势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受到不公正的"他者化表征"。这种"他者化表征"在后殖民时期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表现形态为文本选择、翻译取向以及为翻译而写作,在林语堂译和雪莉.布莱克(Sh irley M.B lack)翻译的《浮生六记》两译本对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故此,处于非支配表征系统中的译者,为维护本族文化,应进行必要的"自我表征",即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彪炳文化差异,构建更理想的自身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殖民主义虽已成为历史,但殖民化时期产生的精神殖民和知性殖民已经深入到前殖民地文化的各个方面,促成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殖民。文化殖民的核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无意识。尽管文化无意识是一个产生意识形态的思想机器,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中性的文化心理结构,由此产生的意识形态内容会因人种、国别、族群、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并对跨文化研究`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对这一深藏不露的文化心理结构进行深度概念性探索,可以为世界范围的去殖民化提供理论洞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