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创造了1.8万亿元的增加值,实现了7000亿元的出口商品交货值,支付5400亿元的职工工资,提供5820亿元的利税,均比1996年增长匕%以上。但是,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所潜伏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得比以往更加突出,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乡镇企业增长幅度呈大幅度下降。例如,1992年,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为50.9%,1993年更是高达65.1%。整个“八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是42%。而到了1996年则下降到21%,1997年又下降到18%。与此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的物价上涨幅度很大,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今年1—9月,全国的商品零售和居民的消费价格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20.9%和23.3%,其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4%,农村上涨21.5%。9月份,粮食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了59%,肉禽48.6%,蛋类20%,水产20.1%,青菜55.5%,饮食业34.1%。预计,1994年的零售物价总指数将达到21%左右,超过1988年的18.5%,成为建国以来物价水平上涨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银行资金来源主渠道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壮大起来。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1993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从210.6亿元上升到21536.1亿元,这十几年来,增长了101.2倍,年平均增长38.1%。近两年增长率更高。1994年增长41.5%,是1992年和1993年两年储蓄存款增长额的总和。199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9662.2亿元,全年累计新增存款8126.1亿元,比1994年同期增长37.3%,比1991年至1994年的平均增幅还高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一、广西基础建设投资短缺的量度分析据统计资料.1953—1980年的28年间.广西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下投资额均指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3.42亿元,仅为同期全国投资累计额9089.70亿元的1.47%(同期广西平均人口占全国平均人口的3.4%;全区人均投资累计额为505元,仅为同期全国人均投资累计额1172元的43.1%.投资总量偏小,势必制约基础建设投资.1953—1980年.广西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累计额仅为67亿元,人均只有254元,每年人均只有9.4元!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广西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根据自身发展和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承担重大责任的需要.全面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战略、在努力拓展建设资金来源,加大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重点支持基础建设.1981—1994年,全区投资总额达790.95亿元,是1953—1980年全区投资总额的5.93倍,平均每年增长21.86%,比1953—198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5.93个百分点;其中1993—1994年投资总额为363.3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4.67%.这两年的投资额占过去40年(1953—1992年)投资累计额561.07亿元的64.75%.基础建设投资增势更猛.1994年.全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为88.21亿元.比1980年的4.78亿元增长17.45倍.平均每年增长23.15.高于同期全部投资额年均增长21.  相似文献   

5.
<正> 新中国建立后的4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这里可以列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最主要的数字来说明这一点:1988年,山东社会总产值达1774.2亿元,比1949年的41.59亿元增长4165.93%;国民收入657.54亿元,比1949年的27.41亿元增长2298.91%;工农业总产值1503.23亿元,比1949年的37.69亿元增长8888.41%;工业总产值(按新口径)1193.68亿元,比1949年的7.93亿元增长14952.71%;农业总产值(按新口径)309.55亿元,比1949年的47.19亿元增长555.97%.山东这几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都居全国前4位,说明山东确立了在全国的经济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基本顺利 今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关键年份,新疆积极推行财税、金融、外贸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初步成效。 1、外贸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相继出台,现汇贸易出口大幅度回升。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3.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69亿美元,增长19.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0.16亿美元,增长20.4%。新疆现汇贸易出口增势强劲主要是棉花、棉纱、棉涤纶纱、玉米等大宗商品及黑瓜籽、蕃茄酱等一些骨干商品的出口额大增,国际市场需求看好。 2、新税制顺利实施,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上半年新疆财政收入11.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其中各项工商税收增长21.7%;新疆财政支出28.56亿元,增长29.9%。 3、金融改革取得进展,形势基本稳定。新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已经组建并开始运行。中央银行的作用得到加强。上半年银行各项存款金额4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0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顾款金额271.86亿元,增加71.26亿元;企业存款金额158.49亿元,增加54亿元。存款的大幅度增加为贷款的发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上半年银行各项贷款463.6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贷84.04亿元。货币投放比去年同期多投放5.94亿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17年来,新亚国有经济健康发展,总体实力增强,经营效率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自治区国有工业企业盈利下降,亏损增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单从利润和亏损指标看,1995年,自治区统计的2082户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实现利润11.l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全国增长7.5%),亏损企业亏损12.7亿元,比上年增长5.8%,企业效益明显下降。但是,如果利税统算情况就不同了,1995年工业企业实现税金3837亿元,比上年增加716亿元,利税之和为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14亿元,同期,利润、税金…  相似文献   

8.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关内发达省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国有工业产值占50%以上,而新疆由于种种原因,变化不大。1993年新疆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的352.25亿元,占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36%;产品销售收入311.21亿元,占全区销售收入的86.16%;固定资产净值351.23亿元,占全区的93.0%;实现利税18.03亿元,占全区的82.18%;职工人数64.48万人,占全区的75.97%。因此,国有工业企业能否搞活、搞好,对全区工业生产发展及社会稳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1、青海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从1980年到1993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由16492.6万元,增长到113682万元,增加了97189.4万元,增长了5.89倍,平均每年递增 16%。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由1085.23亿元,增加到5088.17亿元增加了4002.94亿元,增长了3.69倍,平均每年递增12.6%。这一时期,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2.2倍,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如果用1988年到1993年的数字来看,这个差别更加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93.61%,平均每年递增14.1%,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4.3%,平均每年递增17,5%比全国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可见,我省的财政困难,不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所造成的,相反,恰恰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才缓解了我省财政的困难。如果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我省财政比现在还要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一、江苏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基本状况 江苏的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0年起就已超过农业,近十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明显加快。1984年以后,工业产值平均以20%的增长率发展。1988年全省工业产值达1884,4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比重增至87.4%,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及大部分省区。其中乡以下工业产值145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比十年前增长3.5倍,产值平均每年以16%、利税总额以12%的速度递增。实现利税181.49亿元,比1978年增长2.1倍,居全国第三位,工业提供的利税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三左右。因此,工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大。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第二塑料制品厂是以生产农用薄膜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是轻工部定点农膜专业生产厂家,也是全国农膜产量最大的生产厂之一。进入1995年以来,全厂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更新观念、转换机制为指导,以外抓市场、内抓管理、紧紧围绕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费用最低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力挖潜降耗,使企业在困境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6月份,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5.66%;制品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71%;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2.83%;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绝对值增加166.71万元;职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0%;人均收入3152元。今年上半年,我厂面对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扬、资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贸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新疆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1993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9.12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0.3%;比自营第一年1981年进出额6256万美元,增长13.58倍,年平均增长1.12倍。其中,出口4.95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2.8%,比1981年出口4730万美元,则增长9.47倍,年平均增长72.85%。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同周边国家的边境易货贸易,增长迅猛。1993年,全区易货贸易进出口总额5.77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80.2%,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3.3%,其中出口总额2.89亿美元,增长75.5%,占外贸出口总额的58.4%。首次超过一般现汇贸易。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1993年新签外商投资合同363项,合同金额2.57亿美元,实际投资0.53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1.9倍和4.2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全省经贸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省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增长10.7%。2003年全省经贸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罐头嘴、毛家滩乡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我县经济建设发展的排头兵。上半年,罐头嘴乡实现产值16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3%;毛家滩乡实现产值17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9%。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两个乡乡镇企业发展之快,效益之好,股份合作企业起了积极作用。推行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产  相似文献   

15.
“七五”时期的价格改革震荡整个社会,牵动亿万人的心。整个“七五”时期福建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累计上升72.2%,年均涨幅高达11.5%,分别比“六五”时期高49.5和7.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累计上升77.1%,年均涨幅为12.1%,比“六五”时期分别高49个和6.5个百分点;集市贸易价格总指数累计上升36.4%,年均涨幅为13.3%。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波动轨迹呈“?”形。峰年是1988年高达26.5%,低谷年是1990年为-1.1%,峰、谷相差27.6个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发展基本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截止1995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165.15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17.O8{乙元,增长12.5%;卜\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7.5%,池方财政收入平均年增长17.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3414元,增长17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1亿元,增长15%。据统计,1978年至1995年,全省累计基本建设投资达231.92亿元,占新中国成立46年来全省累计基本建设投资的806%;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达17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7800多个,建成了一批水力、电力、交…  相似文献   

17.
一、对经济运行的基本判断 1、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初步测算,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24.8亿元,国民收入达10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和14%。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2、农业生产形势看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入春以来,我区气温回升稳定,气候条件较好,为春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截至6月30日,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 028.0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 187.80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8.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在“全国财经座谈会”上对我国经济回升势头背后令人不安的反差现象作了深刻剖析,详细论述了目前国民经济存在的五个不同步:第一,经济回升与市场回升不同步。纵观1090年全年,工业增长达到了6%左右,而市场零售额仅增长2%,两者之间反差太大。只有伴随着市场销售的增长,经济回升才有保证,才是可靠的。目前经济回升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市场启动依然步履艰难。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经济回升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经济回升与资金投放不同步。去年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增加了800亿元,比上年约增长17%,而国营预算内工业企业产值只增加了100亿元,实际只增加了2%。800亿元的资金投放  相似文献   

19.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她却悄然崛起。1993年社会总产值完成20亿元,比1985年的2.4亿元翻了三番还多,平均递增速度为24.8%,比上年的13.7亿元净增6.3亿元,增长46%;利税总额完成8,514万元,比1985年的1,829万元净增6,685万元,比上年的4,499万元净增4,015万元,增长89.2%;全县农村人均收入达950元,比上年增长10%。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数已分别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济南市工业经济形势很好。在1985年速度增长17.7%,效益增长34%的基础上,198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销售收入24.2亿万,比上年增长15.73%;实现税利4.3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员劳动生产率1.62万元,比上年提高8%。以上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均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