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历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所确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向,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成绩是明显的,6000万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累基金216亿元,108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思考十几年走过的历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他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75%,加之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养儿防老”等传统养老观念的淡化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成为基本的公共需求。本文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当涂县等试点区域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探究“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和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程度,以期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并给出建议,以建立切实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的“新农保”,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75%,加之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养儿防老"等传统养老观念的淡化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成为基本的公共需求.本文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当涂县等试点区域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探究"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和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程度,以期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并给出建议,以建立切实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的"新农保",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4.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跳跃式”的方式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应对…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62%以上人口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农村,农民增收是其中的核心。要实现致富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  相似文献   

6.
据对三台县、剑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实地调查统计,截止2005年9月,三台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0605人,其中已领取养老金284人,基金滚存结余342万元;剑阁县截止2004年底,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有26370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员1184人,基金滚存结余421.84万元,共发放养老金(含退保)8.4万元。调查中发现,由于诸多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令人担忧。一是农民参保观念淡薄,农保覆盖面狭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农村都是沿用“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家庭保障模式,既然相信养儿才能防老,社会养老保险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目中就显得无…  相似文献   

7.
赵志刚 《中国劳动》2003,(12):11-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困境的形成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经济原因,同时还有认识方面的原因,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身一些技术前提方面的缺陷,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对这些技术前提的缺陷进行一些分析,以期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缺陷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始定位与现阶段所能解决的现实问题有一定反差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建立农村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8.
南充市近年来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南部县新农保试点顺利推进,实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突破。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经历了由试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更是让参保农民得到了实惠。养老保险逐步成为了部分农村老年人获取稳定收入、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途径。当前,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果。加强农保基金监管,推动农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不断加快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多层次需求,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大力度,在对原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被征地农民农村养老保险从2005年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四部门《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指导意见》下发后开始启动。但受原农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1.
当前,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制度的建立和撤消,缺少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随意性大.而且,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利息的不断下调,政府又迟迟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意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补贴.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集体经济越发达、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越高;反之则低.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加大农保制度推广力度,必须在重点人群中先行突破,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近期,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断传出好消息,国家社会保障领域内诸多涉及农村和农民的政策规定有望在年底出台,主要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办法、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见等。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后农民工养老保险将单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将试点,预计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覆盖到所有的县。  相似文献   

13.
孙敖方  李庆 《中国劳动》2006,(12):18-19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现阶段,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势头在不断减弱一方面,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制度安排和规划,导致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出现了零星、散乱、各自为政等问题;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及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深入推行,许多农民对参加农保没有信心。另一方面,随着集体经济的减弱,特别是乡镇、村办企业转制后,享受集体补助的人数越来越少,农保“集体补助为辅”的政策无法…  相似文献   

14.
各种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如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之间的衔接转换,是目前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待遇都应做适度调整,并且同步调整时点,以此来解决关系衔接矛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在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新的服务.经过这么多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不断增多,在农村的覆盖面积也在逐年上增.根据这些年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发现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引导激励机制欠缺、基金管理不够规范、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都有着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从而帮助广大农民达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总人口37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59.4%。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年人均2560元。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养老,辅之以社区养老、五保制度和社会救济、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计划生育补贴等形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统筹城乡试点城市,成都市自2007年起,先后出台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耕地保护基金,2009年出台《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与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接轨,历经5年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起,苍溪县劳动保障局推行务工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首先将该县赴新疆务工农民4.5万人(占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的30%左右)纳入了实施范围。保险金筹集坚持务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所在企业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并建立务工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凡年满18至55周岁的所有农民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已逐步趋于完善,但究其初衷,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农村、农民的社会而言,推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意义是在于为农村老人创造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真正的农村"养老保险"不仅仅涉及到制度与金钱物质补偿,还应该着重于老人真正的内心与真实生活现状的保障与提高.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社会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真正落实完善"养老保险"、为农村老人生活幸福保驾护航的角度,通过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揭示部分农村老人生活面临的窘境现象,并提出关于改善这些问题的相关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蔡跃进 《中国劳动》2004,(11):68-69
近年我国对农民养老实行社会保障已进入试验和探索阶段。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养殖业等)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逐步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一、苏州市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做法(一)实行农村劳动力分类参保,尽可能扩大覆盖面。苏州市根据本地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