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由于地缘政治、日本东亚战略、“台湾帮”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始终没有放弃干涉台湾问题的政策,致使台湾问题复杂化,增加了中国和平统一的难度,台湾问题已制约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中日巨大的经贸交流、美国以及日本国内因素对日本的对台政策也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使得日本不敢在干涉台湾问题上贸然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日本侵略中国初期阶段奉行对日绥靖妥协政策,而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启和坚持,促使了美国远东政策向积极方面转化,最后确立了对日抗衡政策.  相似文献   

3.
罗会钧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中,均势外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表现出全球性、霸权性、灵活多样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美国之所以热衷推行均势外交,这是因为:第一,现实主义理论长期影响着美国的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而现实主义历来推崇均势外交;第二,地缘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国力为美国推行均势外交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均势外交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与对外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后中国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11事件发生后,中国安全环境的压力在短期内除恐怖主义威胁将有所上升外,将因为美国注意力的暂时转移而有所减轻,但从远期看,中国地缘战略空间将会受到进一步压缩,周边安全的压力将会更加严重美日联盟进攻性的增强和美印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将会对我国的安全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美日关系一直处于激烈的争斗之中,美国在日本的挑战面前,一直是退让、妥协、犹豫不决,尽量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冲突。正是由于美国对日政策的无所作为,助长了日本政府的侵略气焰,并让美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大败笔。  相似文献   

6.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冷战结束以来现实主义理论流派中出现的新理论 ,在美国学术界的影响比较大。本文运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进行了严格的评估 ,认为其理论是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 ,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极端 ,在学术上也存在许多逻辑缺陷。最后 ,本文认为作为该理论政治产品的“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战略文化本质上是进攻性还是防御性?这是一个对于领悟中国对外政策行为很有意义的问题.江忆恩(Alastair Johnston)认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强势(parabellum)文化导致了中国的进攻性行为模式,但这一分析难以充分解释在朝鲜战争、中印战争以及中越战争期间中国的防御性模式.通过对毛泽东外交政策的公开讲话进行行为代码分析,并运用自动的文本动词体系 (VICS-Verbs in Context System)进行内容分析,以图判断出毛泽东的信念体系反映的是防御性还是进攻性战略文化,并将研究结果与江忆恩的分析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江忆恩对文化现实主义的论证并非全然正确,而需要在重要方面予以考量.对毛泽东进行的行为代码分析比江忆恩的分析揭示出更为复杂的事实,其结果部分证实了江忆恩关于毛泽东是一个进攻性现实主义者的观点,但无法适用于所有情况,这源于行为代码分析显示战略信念并不是静态的.毛泽东的信念同样是自身人格与国际历史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1875—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从各自的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形成了其相应的朝鲜地缘价值观,使朝鲜成为双方的必守与必夺之地。清政府的战略守势与日本的战略攻势构成了各自对朝政策的基本取向,由此形成了中日之间的20年国际纷争,其结局是中朝宗藩体制的终结并由日本开始独霸了朝鲜。清政府的朝鲜地缘价值观具有封建性,而日本的朝鲜地缘价值观则有明显的殖民性。对于此时期清政府和日本所推行的控制朝鲜的诸政策,应当给予必要的批判和谴责。  相似文献   

9.
“帕内号(Panay)事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美日在华的一次最大冲突,这是美国对日本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美国对日本的退让妥协,决定了它在以后的美日交涉中处处被动,最终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0.
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种权力政治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在经典现实主义和防御性现实主义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本文旨在比较以上三种权力现实主义理论,并由此理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继承。  相似文献   

11.
论1941年中国政府及舆论对美日谈判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于1941年曾与日本进行8个月的秘密谈判,试图对日本作出局部让步,以缓和太平洋局势,避免美日战争发生。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美日妥协一旦形成,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美日谈判开始不久,中国政府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反对,中国报界也迅速予以严厉批评和谴责。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曾已决定对日妥协,中国政府和报界予以强烈反对和严正警告,成功阻止美国与日本妥协计划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进攻性现实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导理念.这一理念在9·11事件后促使美国政府出台了"先发制人"战略.在"反恐"成为其国家安全战略主要目标的前提下,美国在东亚实施了以扮演"离岸平衡手"角色遏制潜在对手-中国的新安全战略.目前,小布什政府利用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钳制中国的对华政策正是"软""硬"遏制战略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3.
地缘政治作为国际关系的核心理论之一,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的制定。二战后初期,美国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制定了利用欧亚国家来遏制苏联的地缘战略,并选择了北约作为主要战略工具加以迅速推动建立。中苏结盟使战后欧亚大陆的地缘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美国大幅度地调整欧亚地缘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北约功能冷战化,由此加强了与苏联在欧洲的争夺。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冷战的终结以及冷战后世界政治走向进行了探讨。其中现实主义理论系谱中演化出来的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流派尤为突出。对该理论进行概述、理解和系统、深刻的批判,我们发现它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当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作为现实主义在冷战后的新发展,其理论的若干启示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在世界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日本自1997年以来逐步加强其中亚外交。2006年8月小泉首相在卸任之前出访中亚两国,更标志着日本中亚外交的深化。除了能源安全这一地缘经济因素外,加强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油气竞争,遏制中俄以配合美国的中亚政策也是日本积极发展中亚外交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是一个在太平洋战争期间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战后初期,澳大利亚主张对日实施惩罚性措施,使其军国主义不至于死灰复燃,即所谓的硬和平。然而,美国在处置战后日本问题上的近乎垄断作用、亚洲冷战局面的加剧以及澳大利亚渴望与美国缔结安全防务条约,使得澳方不得不接受美国主导的对日软和平条约。澳大利亚对日战略的这一转变标志着现实主义逐步取代理想主义,成为其外交和防务战略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战后以来,由于战略利益的驱使,美国选择日本作为远东的核心盟国。冷战后,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在对华政策层面,美日两国对中国都采取了政经分离的两面性政策,但在具体举措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在保持其对华原则分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将中国纳入其中的“利益攸关者”政策。日本则在美日同盟关系的框架内,强化了对华政策,安倍新首相则提出了“战略互惠”的中日关系的架构。基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今后应加强中、美、日之间的战略对话,推动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对日本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攻性心理战与文化渗透是冷战初期美国对苏东地区的两种不同策略,民主德国骚乱暴露了心理战的内在矛盾,美国不得不改弦易辙,在苏联的对外政策出现松动的情况下,转向了文化渗透演变战略,波匈事件后这种演变战略完全定型。1958年美苏双方达成的文化协议奠定了美国对苏东地区文化渗透的合法基础。此后文化渗透战略被美国历届政府延续下来,最终在苏东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1933至1937年,英国在远东推行对日妥协政策,希望缓和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日矛盾和英日矛盾,维持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均势,维护“9.18”事变后的远东现状。英国一方面企图迫使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发展英日在华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与日本妥协,使日本同意延长将于1936年满期的海军军备条约。日本宣布废约后,英国又谋求与日本达成新的海军协定,未成功。1937年夏,英国希望签订一个太子洋条约维护其远东利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国远东政策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0.
1933至1937年,英国在远东推行对日妥协政策,希望缓和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日矛盾和英日矛盾,维持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均势,维护“9.18”事变后的远东现状。英国一方面企图迫使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发展英日在华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与日本妥协,使日本同意延长将于1936年满期的海军军备条约。日本宣布废约后,英国又谋求与日本达成新的海军协定,未成功。1937年夏,英国希望签订一个太平洋条约维护其远东利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国远东政策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