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重神经衰弱者经常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对于那些本来就患有神经衰弱的人来说,经常使用手机有可能使上述症状加重。癫痫病患者使用手机时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可诱发癫痫发作。白内障患者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能使白内障病人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会加重病情哪些老人不宜用手机@高君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1,(Z1)
有专家指出,八种人不宜用手机:1.癫痫病患者。手机在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少数劣质手机产生的电磁波超过空间电磁波百倍,可使脑电图异常,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2.严重神经衰弱者。3.白内障患者。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可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4.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正常是与钾、钠、钙、镁离子产生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手机的电磁波,一直是让人担心的问题。而手机的设计,为了在收讯较差的地区仍能保有相当的通话质量,会加强手机的电磁波发射强度。当收讯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  相似文献   

4.
3月特别提醒     
《新天地》2012,(3):1
关于生活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老年耳聋患者,耳聋导致老年人缺乏人际交往,性格变得孤僻、古怪,并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专家提醒,不少老人喜欢"煲""电话粥"、"手机粥",殊不知内耳是人体的娇贵部位,长时间"煲粥",这些通讯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可使内耳的毛细胞产生变性,对  相似文献   

5.
康瀛 《社区》2003,(16):46-47
电磁波污染各种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电磁波的类型多种多样,既有波长短,高频率的 x线、紫外线,也有波长很长,超低频率的家电中产生的电磁波等。手机和传呼机也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隐患。电磁波辐射将使人体内分子发生振动,时间长了会破坏分子结构,导致生物功能紊乱,诱发多种疾病,使人变得敏感,烦躁,身心不宁,还会给大脑和心脏带来损害。传呼机的寻呼台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会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损害。手机对人体的影响在于手机本身的发射天线。在接听电话时,手机紧贴人的耳部,其电磁辐射直接作用与人的大…  相似文献   

6.
刘树雄 《老友》2015,(4):56+61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美国8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约是20多岁年龄段人发病率的5倍,死亡率几乎是100倍。我国老年人的肺炎发病率为0.5%~15%,超过年轻人的2倍。所以,关注老年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显得特别重要。一、为什么老年人易患肺炎老年人易患肺炎主要有以下原因:1上呼吸道黏膜和腺体萎缩,黏液、唾液分泌减少,黏膜功能下降,病  相似文献   

7.
时刻不离左右的手机到底有多脏?近日,英国一项对手机采样的调查结果令人咋舌,四分之一的手机携带着的细菌,是厕所冲水把手上的18倍之多,像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可影响其它老年病的发展、诊断和治疗.其他老年病的存在、诊断和治疗亦可影响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治.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老年人糖尿病.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老龄相关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易感性增高,低血糖所致心、脑损害易发生且病情严重,治疗上更需家属配合,治疗目标有别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计费方式的数字手机日益增多,手机已逐步走向平民化,不少老年人也开始了无线漫游。那么,对于工薪阶层和老年人,如何在使用手机时更好地节约费用呢?电信人士教你几招。 在手机上设置50 秒显示。由于手机通话时间是以分为单位,不足1 分钟按1 分钟收取费用。利用大多数手机可设置每50 秒发出提示音的功能,通话时可掌握时间,这还有助于养成说话简洁的习惯。 充分利用来电显示功能。身边如果有固定电话机,手机响了之后先看看来电号码,如果是市内电话则关机或拒绝接听,再用固定电话回拨。这样以每通话3 分钟计费,至少可以节约1 元钱。 漫…  相似文献   

10.
温心 《老友》2014,(9):34-34
正迎江路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除了每天迎来锻炼、活动的老年人外,不少新老"老人机客户"也相聚于此,调试手机,交流使用心得。他们手中拿着的,并不是普通的"老人机",而是江苏镇江市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信息呼叫服务时免费配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乡城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农村老年人福利状况更加复杂,然而,目前仍缺乏对老年群体有针对性的贫困监测。文章提出老年贫困测量应衡量经济条件、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多个维度,并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视角,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健康和心理三个维度进行了贫困决定分析。分析表明,子女数量对老年人的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都有显著的影响;独居的老人陷入三种贫困的风险更高;而无退休金的老年人陷入经济贫困的风险比是有退休金老人的22倍。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家居产品调查与无障碍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老年人家居产品设计角度出发,就家居产品如何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相适应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1.老年人文化程度、收入、居住环境等基础调查;2.卫生间盆浴和淋浴、坐便器、洗手盆设施调查;3.老年人上下楼无障碍设施需求调查;以及产品设计细节、使用方式、使用过程满意度等方面调查。运用SPSS进行规范的数理统计研究,对老年人在使用家居产品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产品使用功能、人体尺寸和老年人心理因素等方面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的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随之增大,有关资料表明:1950到2025年的75年间,世界总人口将增加二倍多;同时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将增加四倍多。那时,世界上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祖父母将比婴儿多一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已达一亿,预测到2000年将增至总人口的10.4%,从而进入“老年型”国家。这一形  相似文献   

14.
亚亚 《人力资本》2008,(12):90-91
办公区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台电脑和手机,再加上各式传真机、复印机、空调机,以及每个人口袋里功能繁多的磁卡……电磁波扎堆带来的辐射危害,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现代手机通讯技术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手机的过度使用也产生了手机依赖症。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也逐年增加,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危害。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手机依赖率呈上升趋势。“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使用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患者手机在身边时,经常查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手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手机出现问题后,会异常的焦虑和烦躁。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EHPT)是指60岁以上患者发生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高的老年人患心衰的几率为正常血压老年人的7倍。本文根据临床实践的粗浅体会,结合最新文献拟对EHPT的特点及其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刘杰  郭超 《调研世界》2021,(8):3-10
本研究基于CHARLS 2018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中老年人手机支付的使用率仅7.9%.中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支付与其人口特征、家庭和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健康状况有关,生理和心理健康上的弱势状态对中老年人手机支付的使用有抑制作用,而家庭支持、社会交往与社会经济状况上的优势则有促进作用.部分因素对中老年人使用手机支付的影响作用大小呈现出年龄上的趋势变化,即随着年龄段的增大,受教育程度、有同居配偶、社交活动参与、党员身份、职业培训经历、家庭人均年收入以及心理状态对中老年人采纳手机支付的影响逐渐增强.本研究对促进中老年人使用手机支付、推动个人完成再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澄 《山西老年》2009,(3):60-60
牙齿松动的老年人患痴呆、记忆力衰退和认知性疾病的概率比牙齿坚固的老人多3倍。英国科学家据此认为,老人应该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牙齿健康,因为  相似文献   

19.
王易 《山西老年》2011,(11):41-41
关键点一:是否配备“一键通”功能 老年人对于手机功能的需求与年轻人相比大相径庭,手机上网、音乐播放等功能可能无关紧要;相反,如何能够通过小小的手机,来帮助老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无疑是老人手机最为关键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制问卷,对N市2017年4月新签约居民进行电话调查,以有效应答样本中9 362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N市主城区与非主城区老年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与利用情况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人口学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非主城区老年人签约知晓率是主城区的1.467倍,服务内容了解率是主城区的1.717倍,人均服务利用项目比主城区多0.630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城区与非主城区老年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与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如何发挥好家庭医生服务的作用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