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城宁都的废品收购站仓库和旧书摊点,人们经常能看见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在那里翻翻看看、寻寻觅觅,这个老人就是被人称为"红色收藏家"的宁都县人民医院退休干部李艳生。李艳生老人是1999年退休后才开始搞收藏的。初始,收藏的东西五花八门,不成系统,品位也低。一次,李老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红  相似文献   

2.
金镝 《新天地》2012,(6):45
作为一个藏龄三十多年的老年收藏爱好者,我这些年来一直秉承一个收藏理念:收藏要藏出"趣"来。三十多年前,我刚刚涉猎收藏领域时,实事求是地说,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搞收藏的。因为那时我听说很多人通过搞收藏而获利不菲,有些人甚至"平地一声雷,转眼富家翁",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活三年"!于是,我涉足收藏时,心里激动着却又一路小心翼翼,唯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每每遇到一件藏品,  相似文献   

3.
消费新时尚     
时下,以往只求吃饱穿暖的老人们已由对物质条件的需求升为对老年生活情趣的追求,营造文明、温馨、健康、多姿多彩的生活。因此,老人消费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花钱买"健康",健身消费成时尚。以往打预防针是幼儿的专利,如今老年人无病先防,防疫站正成为老人心目中的保健站、平安站。预防流感,预防肝炎病毒……老人们说:每年花100余元搞预防,就是给自己买个"平安",今日花钱,明日省钱,又少病痛,这种钱花得值。而有针对性地开  相似文献   

4.
收藏灯泡:捷克老人斯坦尼斯拉夫·斯拉比霍克迄今已收藏了近4000只灯泡,其中最珍贵的一只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1881年制作的。收藏酒瓶:日本一位老人收藏了20多万个玻璃瓶,其中大  相似文献   

5.
连环画(小人书)收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流收藏,很多老年人加入这个队伍中而成为"连友"。家住辽南地区的七旬老人冯宝贵就是老年"连友"中的一员。在多年的收藏实践中,老冯探索总结出了独特的连环画收藏"套路",这些"套路"独出机杼,对老年"连友"不无借鉴和启迪。套路之一:不"求全"。有些老年"连友"受电视讲座、相关书籍介绍的影响,把品相作为连环画收藏  相似文献   

6.
阿宏 《山西老年》2009,(11):53-53
辽南民间收藏协会原会长于仲老先生今年八十又八,老人从事收藏50余载,是辽南一带有名的高寿者。谈及高寿的秘诀,于老赋诗曰:"天地有功造精神,高寿赖有四味珍"!  相似文献   

7.
收藏之乐     
老渊 《老友》2008,(3):42-42
老人爱收藏,或是习性,亦为乐趣。近日阅报,见何君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收藏活动是完全建立在自己兴趣获得满足的基础之上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的满足,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是极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无论古今,都会有文人在搞收藏。周作人在《谈龙集》中的一段话,也许能很好地说出文人的收藏情节:“我是一个嗜好颇多的人。假如有这力量,不但是书籍,就是古董也很想买,无论金,石,瓷,瓦,我都是很喜欢的。现在,除了从旧货摊收来的一块凤皇砖,一面石十五郎镜和一个‘龟鹤齐寿’的钱外,没有别的东西,只有翻弄几本新旧书籍,聊以消遣……”苦雨斋老人所说的“假如有这力量”,应该就是缺钱的意思。但对如今市场经济下的很多出名的文化人来说,钱已经不值得担忧了,那何不搞收藏?温州著名作家戈悟觉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9.
老人健身之道有几多,但千变万化以乐为本。在老人天地里,不乏其乐,诸如天伦之乐、旅游之乐、收藏之乐、垂钓之乐,甚至连洒扫庭院、养花种草、厨房烹调都会乐在其中。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我看来,笔耕亦为一乐。 我的前半生一直搞机关文秘工作,“爬格成癖”。1993年离休后,忍痛割爱放下握了四十年的笔,卷  相似文献   

10.
京城玩瓷器的人里,有位研究收藏的"那王爷",其实"那王爷"本名叫李有臣,是个士生士长的北京人,搞瓷器收藏已有30多年,多年的收集和潜心钻研,使他从一个普通职工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和鉴赏家.  相似文献   

11.
杨洁 《今日南国》2007,(24):76-76
在南昌市洪都航空集团7区住宅区内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收藏了一屋子的报纸,屋里找个下脚的地方都很难,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办一个报纸展览馆,让人们共享他的收藏成果。他叫罗来辉,人称老罗,1997年从街道办事处退休,今年71岁。他有个特别的爱好:收藏报纸。记者想采访他的时候,他去外面"淘宝"了,等到了下午6时,他还没回家。邻居说,你想找他,事先要跟他约好。  相似文献   

12.
与老一辈搞收藏不同,80后的收藏爱好者们不仅是北京潘家园的常窖,还是流连于北京798这一类艺术街区的“艺术青年”。  相似文献   

13.
苏堂珍  李菊泓 《中华魂》2012,(16):62-63
七旬老人柴时兴退而不休,坚持收藏红色物品,他用收藏这种形式,表达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他通过展览红色收藏,让更多的人直观地受到教育,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幅字,是柴时兴老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别用毛主席像章制作的。在柴时兴老人的家里,像这样的像章多达4000多枚,毛主席各个时期各种画像300多张,各种红色书籍500多册,他收藏的这些红色物品让他家里摆放得满满当当。在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饱含着这位七旬老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多年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工作,提出了健康养老的五要素,认为健康养老的核心是健康维护;主要方法是依托"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的服务体系,科学应用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因此,提出了如下健康养老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的区域化医养结合模式,医院主导的院中院医养结合模式,企业主导的风景区医养结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承担大约90%的普通老人、7%的高危老人和3%的活力老人服务,即所谓新9073模式。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艺术品收藏,是2010年回国探亲时与一位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叙旧的时候。老友在搞艺术,自己创作同时也做收藏。他给我简略讲了讲近几年做收藏的体会,然后告诉我,要开始收藏尚未知名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一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二是因为这些年轻艺术  相似文献   

16.
老树 《老友》2020,(2):11-13
近年来,各种媒体上老人鞋的广告铺天盖地。很多生产厂商瞄准了老年人的脚,大力推销老人鞋,让一些老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不可否认,有些品牌的老人鞋对老年人的健康确实有帮助,但是老人鞋市场的乱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能,防范不法商家借助发展银发经济的热潮,销售伪劣产品,损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让"老人鞋"成为"坑老鞋"。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声音     
刘殿学 《新少年》2013,(11):24-25
为了迎接国庆节,班上决定搞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搞什么项目?几个班干部意见不统一。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国庆节前搞一次收藏展。  相似文献   

18.
萧吉州 《老友》2009,(1):61-61
肖正钱是我爷爷,今年84岁。2007年10月他荣获江西省健康标兵殊荣,出席省"百万老人万里健步行标兵"表彰大会。记者采访他的健康之道时,他说了四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N=2 681),利用公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和评估突发灾难事件对受灾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检验我国"老龄化社会"与"风险社会"两种社会特征的叠加对老人生存质量的伤害是否存在,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双重社会特征风险确实存在;突发灾难事件对受灾老人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有遭灾经历的老人生存质量显著低于无遭灾经历的老人。建议从制度创新、家庭照料与服务供给等多路径提供保障性措施,降低受灾老人的生存风险。  相似文献   

20.
卓然 《新天地》2012,(2):59
误区一:"吃肉有害健康"。其实,平时有节制地吃一点肉,多摄取一些动物蛋白质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可怕。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700名65至75岁的老人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将鱼肉与蔬菜搭配食用的人比只吃素的人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