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才买东西     
从前有个秀才,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屠夫案板前东瞧瞧,西看看。屠夫问他:"秀才先生,您要什么?"秀才慢条斯理地说:"不要肥不要瘦,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风俗习惯不同,人们各有忌讳与偏爱,单就对数字的忌讳与偏爱来说,也很有讲究。十三欧美各国人非常忌讳十三,根据基督教的传说,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吃  相似文献   

3.
伤到自尊时     
《北方人》2008,(2)
从前,村子里有一个地主。村里人见到地主总是必恭必敬,唯独一个穷秀才总是看也不看他一眼。"一个穷秀才凭什么  相似文献   

4.
捐官受讽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有一富家子弟,求官心切,但由于胸无点墨,只得巴结官府,挥金如土,三日一小饮,七日一大宴,终于弄了个七品官衔,乐得终日摇头晃脑。自认为这是名正言顺的"捐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日,他对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炫耀起来:"弄个一官半职,本公子易如反掌。何需寒窗苦读·"秀才意欲顶撞他几句,  相似文献   

5.
秀才巧对     
张功椿 《老友》2013,(9):55
从前,有两个秀才要到南昌城吟诗会友。他们从赣州码头上船后,顺江而下,吟诗作对,十分惬意。当船行至吉安城白鹭洲江面时,秀才甲看到一小木船拴在白鹭洲岸边的一棵柳树上,随波晃动,顿时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他对秀才乙说:"我有好句,我出上联,你对下联。我的上联是:‘白鹭洲,舟畔洲,舟动洲不动。’"秀才乙听后,连说"好句",却对不出下联来。一路苦思  相似文献   

6.
从忌讳语的概念界定入手具体阐述日本礼仪中的"死亡"忌讳语,通过对部分"死亡"忌讳语的具体分析,阐明忌讳语本身及其功能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进一步阐明忌讳语受重视的程度及其存在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发展等而逐渐淡薄,但仍将长期存在。通过探讨发掘隐藏于忌讳语背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把握日本民族心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古人的解梦     
分析困扰本身是表层的基础心理技能,激发潜在能量才是最终的解梦之道不久前,朋友说了一个关于梦的故事:"有一个秀才去赶考。这个秀才去的时候,心里很忐忑,一直想会考成一个什么样子。结果就在赶考的前一天,他做了三个很奇异的梦,第一个梦是他在墙头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他在雨天出去,戴了一顶斗笠,还打了一把伞;第三个是梦见他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女人,跟他背靠背地睡在一张床上。那么他觉得这三个梦都不同寻常,于是就去找算命先生解梦。"  相似文献   

8.
以前的学者谈司马迁的思想时,比较喜欢提出他对儒家和黄老的意见。本文则重点考察司马迁怎样通过多样化的撰写技巧,表明自己对于汉武帝时政的评价,指出司马迁既反对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反对武帝任用酷吏。他所采取的是一种委曲批评的方式,即所谓"继《春秋》"之"忌讳之辞"。  相似文献   

9.
吕斌 《华人时刊》2013,(1):20-22
当今中国,能够在科学与人文两个领域同时取得卓越成就的,应该非杨叔子莫属。他是中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者杨叔子;爱党爱国痴迷事业1933年9月,杨叔子出生在江西湖口的一个书香世家。杨家十五代人,代代秀才不断,被称为"一线穿珠秀才杨家"。父亲对杨叔子最大的影响,是爱国。1938年夏天,日本鬼子进犯  相似文献   

10.
要是鲜花不生气,如何怒放?我妈是他的继母,他爸是我的继父。在他14岁、我12岁时,我们被父母硬生生放在了同一个家里。他叫冯凯,我总是厌恶地叫他"二马子"。他也不客气地喊我"糖包子",因为我姓唐。  相似文献   

11.
付欣 《新天地》2011,(7):75-76
没有材料的作文最难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他要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秀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安觉。他的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谓然长叹:“你生孩子虽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做的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蜀汉时期秀才孝廉的具体实例的考证,认为蜀汉时期秀才孝廉察举制度一直在实行,并表现出与曹魏和孙吴的异同.文章还对蜀汉"特重察举"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瓜农难秀才 有个秀才去赶考,在路上感到口渴。忽见前面有一个菜园子,一个白胡子老人正在看园。秀才上前问道:“老伯,我很口渴,能给我根黄瓜解解渴吗?”看园老人看了看他说:“看样子你是个渎书人,那我考考你,答对了就送你黄瓜解渴。”秀才答应了。老人说:“身穿红袍,头戴绿帽,坐在泥里,呆头呆脑。”  相似文献   

14.
正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游泳的话,你学划船就特别容易;要是你会潜水的话,即使从来没见过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轶事     
总理与老马老马全名马库诚,是一名经历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南下江西后,他做过省级领导的随身警卫,后来调入江西省公安厅警卫处工作。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中央庐山会议时,他都随江西省公安总队总队长到周总理身边做保卫工作。老马农民出身,为人纯朴率直又恪尽职守,为总理和邓大姐喜爱认可,他们都亲切地喊他"老马"。总理外出活动忌讳为他的安全保卫兴师动众,要求轻车简从,说他在山上外出,只要江  相似文献   

16.
飞鸿 《新天地》2012,(7):35
16岁的雷宗兴是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二学生。他和姥姥郭庆萍感情甚笃,从小就缠着姥姥讲故事、讲历史。姥姥绘声绘色的讲述极大地满足了他的求知欲。上高中后,雷宗兴更是对家族传承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渴望知道一切与自己家庭成员相关的事情。姥姥自然成了他最好的访问对象。不过,让雷宗兴困惑不解的是,姥姥总是叹息说"出身不好"。姥姥的祖父叫"郭葆霖",是一个民国官员,在济南和青岛都有房产,两个儿子留学日本,后开办实业,显赫一方……姥姥偏偏很忌讳提起自己的祖父。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3,(1)
"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先后应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关心民瘼,因得罪豪绅而罢官。郑板桥罢官后回到扬州,卖画谋生时,自书了"板桥润格"张贴在门口,避免买画人讨价还价时作过多无益之谈。"板桥润格"  相似文献   

18.
第一种方法:改变态度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古时候有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结果乙秀才果然金榜题名,甲秀才  相似文献   

19.
"秀才秀才,错字布袋"类句式(以谚语为例),在形式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价值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形式特征是句首词语连续复现.句子前段("秀才秀才"部分)是一个词的连续复现,不是重叠,也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连续反复辞格,它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具有指称性;句子后段是对前段所指称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作主观解释,大多是对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概括;该句式是具有一定生成能力的格式;典型地体现了谚语在言语形式、语义传递、语用价值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城子 《新少年》2012,(Z1):16-17
你要是问米可: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读书!"你再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仍然会告诉你:"读书!"是的,丹东市汇才小学三年级男孩儿米可的童年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在上一个寒假里,米可读书还"读"出了一个令他十分快乐和难忘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米可那个最快乐的寒假是怎么度过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