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庐山不仅是一座地理概念的大山,它也高在典籍中,高在中国历史上。历史的庐山,政治的庐山,宗教的庐山,文学的庐山,建筑的庐山,名人的庐山,在岁月的沧桑里依然光彩照人。那曾经烛照过几千年时光隧道的庐山也依然在湿润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当年的苏轼,曾经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作出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今天,一个从小居住在庐山脚下、一如庐山的婉约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影视传媒来营销旅游地是当下旅游业与影视文化业的亲密互动,老电影《庐山恋》是先驱。庐山人毕必成倾情奉献《庐山恋》剧本,将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风景结合,成就了庐山的旅游事业。《庐山恋2010》以"庐山恋"为宣传重点,借助媒体造势,但和庐山旅游之间并没有很好的互动。庐山旅游需把握机遇,在传媒之间选择好的影视作品来展示自我新形象。  相似文献   

3.
朱熹深爱庐山,他写的庐山诗有80多首,或写庐山风貌,或咏庐山人文,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对研究庐山山水文化及书院文化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两次游庐山,一是三十六岁时经鄱阳湖至南康军游庐山南,二是五十八岁时过江州游庐山东林寺.两游庐山,创作诗歌近20首,为庐山文化在两宋时期的鼎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以"人文圣山"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历代诗人多达3 500人,诗歌总数有16 000余首。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庐山文化研究的兴起,庐山诗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解读庐山的文化底蕴和山水审美价值,有助于庐山诗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诗僧题咏庐山的诗歌作品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现将二十一位宋代诗僧吟咏庐山的四十五首禅诗予以揭示,并作简要的考证说明,补充《庐山历代诗词全集》的缺漏,供读者采择。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她耸峙在九江市区南面。气吞壮阔的扬子江,影落浩渺的鄱阳湖,控大江与大湖交汇之处,东下直达宁、沪,西上可通汉、渝。庐山的自然风光以绚丽多姿著称,危峰秀峦,奇云诡雾,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盛夏如春凉爽宜人。庐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从古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与庐山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以之为各种活动的场所,顺应各个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把庐山对象化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的庐山文化。所谓庐山文化,就是人们为庐山所吸引并与之发生对象化关系的结晶。简单说,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沉积在庐山的文化蕴涵,也可说是以庐山为对象或载体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东晋以来,庐山逐渐成为文化昌盛之地。六朝庐山诗至今保存有20余首,这些诗歌的主题是佛学、神仙、隐逸三方面。慧远等人的庐山诗阐发了佛理的感悟,已有出色的山水景物描写;湛方生、鲍照等人的庐山诗有着神仙色彩,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陶渊明的诗歌展现了隐者的愉悦。六朝时期庐山主要是遁世诗风,又受到玄学影响。诗人们也刻意营造庐山与世独立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李凤高虽为湖北人,但其一生事业主要发生在江西境内,特别是与庐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仅担任庐山董事会董事,致力于庐山自治事业,而且着力发掘庐山的历史底蕴,参与编修《庐山志》,开辟人文胜境“花径”等等。本文试对李凤高之生平事迹进行梳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10.
庐山作为千古名山,它的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文化内涵似可用12个字概括:畅融三家,并蓄中西,蕴涵政治。从东汉起,儒、释、道相继进入庐山,互争雄长,竞相发展。近代以前,庐山中西文化并蓄集中于佛学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染指庐山,出现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庐山与政治发生关系,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将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庐山社会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产物,是典型的植入型社会。近现代庐山系统的规划建设促成了庐山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早期庐山社会是出于避暑度假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以外国侨民为主的机械组合的西方社会,但中外居民结构变化和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使西方人在庐山社会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社会权利更迭与社会有机融合促进了庐山社会转型,使其最终演变为以中为主、中西杂糅的混合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庐山游记     
早闻庐山风景秀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庐山,地处九江市南鄱阳湖畔。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苍劲挺拔的雄姿和神奇的魅力闻名中外,素有千古名山的美誉。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高达1474米。宋代文豪苏东坡早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庐山地貌的显著特征。奇特的地貌再加上丰沛的雨量,促成了庐山云雾缭绕、气候宜人的特征,使庐山有了凉岛、避暑胜地的美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庐山的灵气吸引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此建院,数不清的文化遗迹使庐山成了集政治、文化、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千古名…  相似文献   

13.
庐山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学价值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闻名于世,先后被评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是一座文化名山、生态名山、科学名山。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庐山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进一步打造庐山生态旅游品牌,扩大庐山的国际知名度,特别是促进庐山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庐山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庐山的名牌效应得到进一步延伸。庐山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呢?本文认为,保护好旅游资源应是庐山今后工作的首位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以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了两个问题:第一,新旧《庐山恋》反映的爱情价值观对比:对于1980年版《庐山恋》大家褒大于贬,《庐山恋2010》大家贬大于褒。第二,新旧《庐山恋》反映的权力对爱情造成的影响:1980年版《庐山恋》是政治绑架了爱情,《庐山恋2010》则是物质诱惑了爱情。通过讨论影视旅游中的爱情主题,认为爱情主题需要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的情节。  相似文献   

16.
庐山风景区的民间传说,在庐山的旅游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提高知名度、增加吸引力、打造庐山形象及传承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朱熹之于庐山的贡献,一是复兴了庐山儒学文化秩序,二是打造了白鹿洞书院作为南宋理学传播中心的学术平台,三是有力助推了庐山滨湖理学优势带的发育,最终抬高了庐山的文化层级,使之成为继武夷之后的另一座理学圣山.故庐山与鄱阳湖,不仅是山水的呼应,还是理学的交响.  相似文献   

18.
贺伟 《老友》2008,(1):11-12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来庐山。在70多年前的1937年,周恩来两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先后三次上庐山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周总理在三上庐山期间,他的崇高品行,在庐山人民中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故事许许多多,每个故事都像五老峰的朝霞那样明丽,像仙人洞的清泉那样晶莹,像含鄱口的松涛那样蕴藉。这里介绍的仅是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庐山别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美学特征而言都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庐山别墅的美学价值是从实用价值逐渐发展而来,并最终形成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庐山别墅的美学意蕴体现在其形式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以及形式中所体现出的当代审美观念的追求.从美学观点来看,只有到了当代,庐山别墅的形式与内容才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致力于研究、弘扬地方优秀文化的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8年成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白鹿洞书院文化、陶渊明文化、青阳腔戏曲、庐山旅游文化、庐山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