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林少华 《可乐》2008,(6):63-63
谁都晓得美国的摩根公司够"牛",近年在日本开设的银行同样"牛",且容我道出三个证据。其一,摩根雇员用的信用卡称为"黑卡"——而非一般大款炫耀的"金卡"——可以无限透支,轻轻那么一下子,就能刷出一架波音777,"牛"吧?  相似文献   

2.
高德刚  张卫华  蔡玉玲 《社区》2013,(27):25-25
“您好!您是师家珍吗,您的养老金卡,人社局已经发下来了,过来取吧。”  相似文献   

3.
交流     
《北方人》2006,(7)
自本刊成立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关注,我们的杂志在日趋成熟。在此,我们对所有关注《北方人》杂志,给以我们中肯建议的广大读者表示深深地感谢!我们会一直努力把这本杂志做得更好!为了满足个别读者的愿望,给广大读者更多回报,本刊现召集读者俱乐部会员。从2006年1月起,热心读者交10元会费,就可以得到金卡一张,即成为本俱乐部会员:马上订阅《北方人》杂志将免费赠送一张金卡,也可成为本俱乐部会员。填妥本刊的"读者俱乐部会员申请表"(复印有效)并寄往:哈尔滨市东大直街195号《北方人》杂志读者俱乐部收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开始,是北京市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改造的更新期,北京市金融业明年将进入金融自动化的高速发展期,这为大力推行代号为“金卡工程”的全国统一的金融交易卡发行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奢华的诉求、尊贵的权益、全面的服务……面对各家银行的白金卡广告攻势,好几次 Steven 都产生了申办的冲动。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区域运营总监,Steven 持有的信用卡是金卡,这些年信用额度一直上升,但他还想拥有一张更好、更合适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6.
“三金”工程指“金关”、“金卡”与“金桥”。“金关”工程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外贸系统的电子联网,开发外贸专用网的应用系统;远期目标是建立外贸业务网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增值服务系统,实现外贸专用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扩  相似文献   

7.
“我今天没带现大洋,只有张银行卡,美国花旗银行海地分行的金卡,您这儿能刷吗?” “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咱们老百姓得罪不起年轻干部。” “说股票已经出现了拐点,结果,股民都去买拐了,全被套得一息尚存.”  相似文献   

8.
试想拥有一张令用人单位信任你卓越的英语能力的金卡、一张通往理想人生的通行证和一张颇有“底气”申请高薪的申请书你该多么自信!三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上海市高级口译岗位证书的魅力,这是记者专访该证书考核办公室(?)海副主任后最突出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正看看什么叫土豪。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更新,附上我的某张信用卡消费记录截图:两笔消费相隔仅10分钟,分别花掉741000元和967948元。此图让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你怎么申请到那么高额度?""这必须是无上限黑卡的节奏!""真正土豪!"我当天一口气刷了7笔,总额超过5000万元。这只是一张普通信用卡,连金卡都不是,信用卡系统也没出错——很简单,消费的货币单位不是人民币,是印尼盾,1元能兑1870印尼盾。如果你想一夜暴富,最简单的办法不是打劫银行,不是买彩票,也不是跟汪峰老师去澳门豪赌,  相似文献   

10.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条很宽的信息通道,可以供人们大量、并行、高速地传输信息。“三金工程”是指“金桥”(信息化基础设施)、“金关’(实现电子交易)、“金卡”(实现无纸贸易)工程,这些工程全面启动,将会把昔日满天星式的专用电子信息系统组建成全国大系统,使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  相似文献   

11.
《大宗师》篇的"真知"是"真人"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有"真人"才会有"真知"。"真人"与道同体,天人合一。"真知"也就是"知道"。要知道"道"乃是化生万物之根本,人的生死为"道"之所化,死生存亡本为一体,而"得道"则是一个不断剥离物欲的过程。要想获得"真知"必须打破对生死的迷执,必须摆脱仁义是非的束缚,还要经过"坐忘"的过程,最终达到"不知之知"的境界。"安命"是获得"真知"后的无奈的选择,但正是因为"命"对人的限制才促使人们不断对"道"进行追寻与探索。只有"道"才能引领人们找到心灵的安顿之所,才能找到真正的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2.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歌诗叙述"的出现,既丰富了巾舞、长袖舞的情感表现能力,又为巾舞、长袖舞以"形体叙述"而演绎"故事情节"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叙述"的"角色化"转变成为可能。"戏楼"的"前台"和"后台"的设计,为演员在表演空间上的转化提供可能,作为"专业性"的"表演舞台"意味着舞台条件的成熟。东汉中晚期巾舞、长袖舞艺术表演形式,已经具备了向"歌舞戏"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演变的态势已然出现。  相似文献   

13.
汪太贤在《现代法学》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古汉语"宪法"是"宪"的一个衍生语词,二者词义有很大程度的同一性。古人训"宪"为"法",多直解其义,未能尽疏其意。他们用"宪"称"法",初为特指先王之法或旧典,意为恒常有效、世代遵之法。后词义扩展,"宪"多泛指各种法律,成为对"法"的一种尊称。在先秦,"宪法"有两种构词:一是"宪"与"法"同义连缀,泛指国法;二是"宪法"是"显法"或"常法"之义,但无"根本大法"或"最高法律"之义。秦汉以降,"宪法"皆属同义联合语词,泛指"国法"、"王法"、"法制"、"刑法",有  相似文献   

14.
"道"的本义无他,唯"名"而已。"名"的有无,构成了道的体系,"无名"以言道本,万物之始的状态;"有名"以言道功,万物由生的功用。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抽象地涵盖了天地无极,万物皆在无名与有名间出入往复,而其中妙理,可见于"欲"字。"无名"即无私、无欲;"有名"即有私、有欲。"恒无欲"与"恒有欲"对应的主体非体道之人,而是"无名"与"有名"。观欲而知欲之所由,于无欲中体"无名"之妙,道法即在这个"欲"的有无中隐藏,因此为"众妙之门"。老子道义的确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而"名"的概念是这个逻辑过程的关键。"名"非人为命名之名,表示的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无名"、"有名"是贯穿老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元素,知"名"才知"道"。  相似文献   

15.
"情"和"气"在传统唱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功能。情是"音"的本源,气是"声"的本源,音乐是"音"与"声"的统一,歌唱是"情"与"气"的统一。因此,处理好"情"与"气"的关系是决定歌唱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后税时代乡村干部关系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税时代乡村干部关系从"保护"、"逆保护"关系发展到"冲突"关系。具体来讲,税费时期乡干部充当了村干部的保护者,反过来,村干部对乡干部实行逆保护。税费取消以后乡村干部不再存在保护关系,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为"与"不作为"的冲突也端倪初露。这种逆转性变化源自乡村干部之间目标取向的分异。展开来说,就是乡干部"疏农民"、"维稳定"与"竞升迁"的目标,与村干部"亲村民"、"促发展"与"保连任"目标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其矛盾化解也被非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汉代史书中多有"故事"记载,原有"旧事"、"先例"、"旧业"之义。这在秦汉子书中也多有记载。汉代的"故事",除了严肃意义上的"先例",还有"滑稽"意义上的"旧事",前者是"成例",是文学题材中被引用之"典故"。后者具有一定的"叙事"色彩,非常接近后世的"小说"。另外,作为"旧例"、"典章制度"之义的"故事",也没有消亡,而是逐渐与汉代应用文体如诏书等发生了关联。  相似文献   

18.
情范畴是正确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主流是"性善"论,对孟子"性善"论,前贤多从先验、天赋的维度来理解。但此类论证有一致命缺陷,是"一种推论"而非实际内容。随着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先秦儒家心性思想的另一重要范畴"情"受到关注。"情"是中国哲学、先秦儒家重要范畴之一,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性"就必须把"情"作为基点。孟子是从情感的维度来看待人之本然,作为人之本然的"情"为善,率"情"而发,扩而充之,则"性"为善。"性善"之"性"由"情"所构,由"情"所生,这正是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为政以德"开宗明义指出了政治以实现正义为圭臬。政治的正义品质依据自然法则。"为政"卷开篇给出了两个自然,第一是"譬如"句作为明喻揭示的宇宙的自然,其运行依据"道";第二是第二章作为暗喻描述的社会的自然,其运行依据"德"。"道"与"德"都是正义的体现,然而"为政以德"却有两种情形,即第三章所展示的"德""礼"之治和"政""刑"之治。"德""礼"之治是"礼治","政""刑"之治是"法治",两者都是"德治"。"德治"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不比"句多义性动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比"句从形式上看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但在意义上是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不比"句不仅从形式上看是"比"字句的否定式,同时从意义上看也是"比"字句的否定式。"差比"本身包含"胜过"和"不及"两个意义空间,"不比"句在否定"胜过"义时必然留下两个意义空间:"等同"和"不及";在否定"不及"义时也必然留下两个意义空间:"等同"和"胜过"。这是造成"不比"句多义性的根本动因。"没有"句的功能是表示"不及"义,是从"不及"的角度去说X、Y之间的差比关系,因此,严格地说它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不具有否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