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羡慕孩子     
李真 《华人时刊》2009,(1):19-19
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外行走的日子里,我总能遇见一些让人喜爱的小家伙,他们或听话得坐在身边不吱声,或调皮得使"歪招"逗你生气,但对我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可爱。而在尼泊尔,这些小家伙大多不怕生,甚至是过于热情,有主动上来介绍自己的,有邀请我加入游戏的,更有从对岸游过来翻上船抢糖吃的……常常是我这个大人被一群孩子弄得有些羞赧局促。  相似文献   

2.
徐卿 《百姓生活》2008,(12):54-54
现代人都吃得细吃得精,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健康。研究发现,"细"、"粗"都要吃一点,这样才是最有营养的吃法。"粗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以及各种豆类在内的粮食,那些没经过精细加工的粮食,也算做粗粮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读者:你们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27岁,公司招聘时是不是以"校招"为主?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你们的青睐?姚欣:"校招"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招聘方式,公司里的很多核心员工,都是通过"校招"招来的。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在挑选企业时,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这对刚刚进入社会的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也在挑选学生。有些学生简历写得越来越花  相似文献   

4.
闻华 《老友》2010,(9):60-61
民间俗称:"冬吃萝卜夏吃姜,省得医生开药方。"生姜不仅可做菜调味,还是药中佳品。一般食用选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生姜味辛性温,主要含有姜醇、姜烯、姜  相似文献   

5.
正民谚云"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夏天是瓜的海洋,各类瓜应有尽有,饮食专家介绍,冬瓜、西瓜、南瓜、黄瓜、丝瓜还有苦瓜等,最适宜夏季常吃。夏日里人们脾胃功能减退,更应少吃肥腻辛辣的食物。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  相似文献   

6.
朱闻慧 《社区》2011,(2):41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提示大家在寒冷的冬季要多吃萝卜,而眼下正是吃萝卜的最佳时节,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吃萝卜对病情的治疗也有很大好处。说起萝卜养生,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和水萝卜究竟怎么选择,又有哪些饮食要点呢?  相似文献   

7.
正古时无钟,夜间就用更鼓报时,从黄昏起(相当于现今的19点),直到平旦(凌晨五点),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正是人一天最宝贵的休息时间,所以俗语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人参不是人人可吃,夜间的睡眠却是人的生理需要,可见俗语颇有些道理。古人有诗日:"夏新绢衣,秋新米饭。安稳眠睡,直千直万。"直道安稳睡眠的宝贵。前人亦有"千金难得买酣睡"、"不觅仙方觅睡方"的箴言。夜间睡眠对人究竟有什么重要之处呢?清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颐养部》对此说得更为透彻:"养生之诀,当  相似文献   

8.
宗禾 《社区》2009,(14)
民以食为天,无奈"病"从口入已经升级到"毒"从口入的不争现实。如何才能吃得安全呢?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抽丝剥茧悉数美味入口前的逐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吃得安全。  相似文献   

9.
"百好如意、得金得银"——湖北团风人新春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示"百好如意";湖北荆沙一带,新春第一餐要吃3个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含"银包金,金包银,得金得银"。"生活甜美、年比年高"——湖南湘西苗族人的新春第一餐很是特别,吃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美、五谷丰收"。湖南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年糕,意指"一年比一年高"。"日日红火、年年长久"——福建漳州一带的人,新春第  相似文献   

10.
振兴 《老友》2006,(11)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省得医生开处方。萝卜很早以前就被誉为"小人参",是一种绝好的餐桌佳品,一年四季都与我们为伴。萝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纤维素、葡萄糖、蛋白质、淀粉、木质  相似文献   

11.
会吃不胖     
正不知不觉,我成了所谓的"食家"。说起来真惭愧,我只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人,什么事都想知道得多一点。做人嘛,有什么事做得多过吃的?刷牙洗脸一天也不过两次,而吃,是三餐。问得多,就学得多了。我不能说已经尝遍天下美食,但一生奔波,到处走马看花,吃了一小部分,比  相似文献   

12.
莞彤 《新天地》2012,(11):22-23
我老爸发病前说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要不然,我也吃一点儿麻酱烧饼吧。"当时我们家正吃中午饭,母亲刚买回的麻酱火烧,我爸看到了,馋了,才说出了这句话。他的要求当时就被拦了回去,我妈皱着眉头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吃!又是红糖又是淀粉的,吃一块火烧你的血糖得升多高?"我爸的手马上缩了回来。其  相似文献   

13.
药膳与养生     
平昭  刘静 《北京纪事》2014,(2):70-71
正前不久,在北京小汤山疗养院举办的"关爱先行中国百名院长讲健康"活动,来自全国省会或地市级城市三甲医院的100多名院长参加,目标是组建健康科普的"国家队",打造健康管理的"领军人"。活动中安排了科学饮食现场指导,其中药膳占了一定比重,不少院长对药膳发生了浓厚兴趣,有院长饶有兴味地谈到了"冬吃萝卜夏吃姜"的问题。其实,这就是中医的药膳。民间有一句谚  相似文献   

14.
"趁热吃"是中国人的一种饮食习惯,不过,这种习惯似乎应该改改了。近日,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夷夏互补"和"礼失诸野"的角度考察苗族"吃牯脏"和侗族"吃相思"为代表的"饮酒歌唱"习俗,提出其不但同样体现了"兴观群怨"的礼乐特征,同时还蕴涵着"礼"、"野"互动的文化意义。文章指出,面对当代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性知识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对西南族群保存至今"集众饮酒"食俗的田野分析,再来重温中国饮食文化"和而不同"的多元功能,当别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
朱圣福 《中华魂》2014,(10):34-35
正读《东坡志林》,发现苏东坡对穷人的疾苦很不理解。《措大吃饭》是他写的一则讽刺小品。措大,旧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文中说:两个寒酸学子在一起"言志"。一个说,我这辈子缺的只有吃饭和睡觉,将来发达了,我一定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另一个说,我与你想法不同,我当吃了又吃,吃个不停,根本没工夫睡觉。为了加强讽刺效果,苏东坡又拿现实中"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来反讽他们:"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奥妙)也"。  相似文献   

17.
<正>关注理论热点突出民族特色2015.1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人类学本期文化遗产栏目,徐新建教授《"饮酒歌唱"与"礼失求野"——西南民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义》,从"夷夏互补"和"礼失诸野"的角度考察西南少数民族"吃牯脏"与"吃相思"的"饮酒歌唱"习俗,认为这些习俗不但体现了"兴观群怨"的礼乐特征,同时还蕴涵着"礼"、"野"互动的文化意义,指出"礼失求野"的前提在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该如何搞,学生收效才最大?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教师的“招”就应点在学生的“窍”处。否则,炒作得再热,讲得再妙,也是纸上谈兵。笔者躬身实践,悟得作文教学之五招,愿在这里跟大家切磋。  相似文献   

19.
贪吃的妹妹     
我有一个贪吃的妹妹,只要是零食摆在她面前,就会被她一扫而空。妹妹长着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显得十分精神;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向别人要吃的呢,一个嗅觉灵敏的小鼻子把我房间深层的零食找出来了;一张大嘴巴恨不得把地球都吃了;我的妹妹爱吃零食导致了许多蛀牙哦!有一天,她又来我家当"零食警犬"了。一进家门她就开始用她那"狗鼻子"来找零食了。这招可让我受不了了,我只  相似文献   

20.
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企业家请教成功之道,企业家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您吃哪块?"企业家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企业家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后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企业家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企业家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