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作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所显示的艺术审美蕴涵了一定的哲学意义。通过对山西具有代表意义的佛教建筑群、民居建筑群等古建筑的考察研究,认为山西古建筑的哲学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一、蕴涵了古代“上下有序”的伦理观念;二、蕴涵了古代“不偏不倚”、“尚中”的人生理念;三、蕴涵了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2.
在人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主体之间作用的社会活动中,及主体自身的精神观照中,作为以观念表现为核心的建筑艺术,经历了实用、文化到艺术的发展历程。定居的开始是建筑艺术之雏形,文字的产生是观念艺术之滥觞,教化的时代是建筑艺术之成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其美学文化鲜明反映了现实,有较强的刺时救世的教化作用。文章从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发展轨迹切入,探究其外具偏执、否定之形,内蕴"中和"之美,从美学角度和文学史的视角论述"中和"之美辩证和谐的理性精神在讽刺文学体式中的艺术风貌和表现形式,以期对文艺美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齐康院士建筑艺术的哲学境界与伦理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师通哲"是学问之道的实然与应然。建筑作为"表现的艺术",在智慧与意义的层面与哲学和伦理一体相通。齐康院士的建筑艺术,透过深邃而富有创造性活力的哲学境界,和以神圣与永恒为主题的伦理气质,臻于真、善、美贯通之化境界,呈现出一派由艺术而哲学而伦理的"大师气象"。这种特殊的真—善—美贯通之道,对我们这个时代理解大师、呼唤大师、化育大师,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兴盛不衰。与之相应 ,山西的传统戏场建筑数量多 ,价值高。在山西戏场建筑发展史上 ,元代 (1 1~ 1 2世纪 )是第一个高潮 ,该时期戏场建筑型制初步成熟。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剖析了山西元代戏场的建筑形式、空间特征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悟"是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特有的"整体性"的审美思维,它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者对生命的本真性的把握。它的本质是生命个体与宇宙生命的创化精神的契合,映射出中国古代艺术所具有的生命境界。"悟"使中国古代艺术家将生生不息的精神作为艺术真实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建筑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壁藏是我国辽代的一座大型木结构建筑,其恢宏古朴和悠久的历史无与伦比,著名的古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海内之孤品”.这座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所蕴藏的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理念尤为突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思想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线”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多重审美特性,本文从情感性、装饰性、时间性、时代性、民族性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认为正是这些审美特征使中国古代艺术之“线”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沈坤 《老友》2016,(4):68
中国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因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有此名。赵州桥  相似文献   

10.
古琴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而发展,同时,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刻地反映了儒家"中正平和"的音乐理念,文章通过对琴乐教育历史的总结和对古琴琴体寓意、制作工艺、音色与演奏方法、曲目的审美标准以及古琴音乐的功能指向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古琴艺术中体现的"和"之理念.  相似文献   

11.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极其兴盛。与之相应 ,山西的传统戏场建筑数量多 ,价值高。在山西戏场史上 ,清代又是最辉煌、最普及的时期。就全国来说 ,山西也是留存至今清代戏台数量最多的地区。这些戏场的建筑型制和建筑艺术颇为成熟。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了山西清代戏台在中国戏场建筑发展史上的特殊意义 ,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介绍了形态各异的山西清代戏台 ,剖析了其建筑形式、空间特征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戏曲家的文学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古代戏曲的诗乐教化倾向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众多,其主要原因则是中国古代戏剧家的艺术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戏曲家艺术价值观的产生影响的重大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戏曲家的特殊的社会地位所形成的双重人格;二是中国古代戏曲家所接受的儒家传统文化观;三是中国古代戏曲观众(既包括下层民众也包括统治阶级上层贵族)对戏曲的矛盾需求。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虽然复杂,却可以用一个原则将之统一。这个原则就是《毛诗序》中提出的"风化"和"风刺"。这二者的结合,形成中国古代戏曲矛盾、复杂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艺术图案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古代,曾有大量艺术图案被运用于工程建筑中,分析这些图案所展现的美感和包含的文化意蕴,有利于推动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进一步运用。  相似文献   

14.
墨子的辩论艺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他的辩论朴实无华,论证严密,说理清晰,讲科学,重实践。本文从"假"、"譬"、"援"、"止"、"推"五个方面来探讨墨子高超的辩论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中,传统艺术观念中"雅"与"俗"的关系极为复杂: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转换,既彼此互动又相互消长,不断规正着传统艺术发展的走向。在儒道观念影响下,传统艺术理论均尚雅抑俗、以雅为正,但其贬抑之"俗"绝非民间艺术中质朴淳厚、直白率真的"质""野"风格,实质上乃是直接表现人的感官欲望、放纵无节制、恣肆恶俗的艺术形式。在求"雅"的追求中,传统艺术理论总是在寻求不同于世俗感官表现的艺术方式,试图突破"人欲"的束缚,达到具有超越性的雅化境界,并由此产生一套独特的艺术理论,作用于画论、琴论、曲论等各个门类艺术。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书籍艺术作为中国古代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是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其艺术形式蕴含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书籍版面设计中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书籍开本和相关元素体现着艺术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的有效统一,即传统文化"文质彬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美学方面,明清书籍推崇端庄稳重的美学品质,与西方同时期追求装饰之美的书籍艺术相比,显得素朴无华,更显书籍艺术的本色.  相似文献   

17.
意象与艺术     
"意象"即"表意之象".它通过"象征"或"浪漫"的手法,实现"立象以尽意"之目的.故意象又有"象征意象"和"浪漫意象"之区别.象征意象在于暗示,浪漫意象在于表现.相对而言,西方艺术偏于象征和暗示,中国艺术偏于浪漫和表现.象征意象和浪漫意象是两种不同艺术形态之反映,它们均为"表意之象",即"意象".  相似文献   

18.
鼓不仅是远古时代宗教祭祀的法器,也是征战沙场传递命令、助威奋进的工具。由于锣鼓敲击时气势磅礴,能够极大地鼓舞士气,所以古代人们将锣鼓广泛用于战事中。山西历史上战事频繁,锣鼓具有特殊的军事价值,战争中的排兵布阵极大地影响了山西锣鼓艺术的表演特色。  相似文献   

19.
对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目前面临的外观、构件、嫁接和"外买"四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价值,认为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认为传承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要善于提取和加工徽派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元素,并应用于现代建筑,进行新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尝试。最后,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彩塑是中国特有的雕塑品种。山西平遥双林寺的彩塑艺术享誉中外。在双林寺彩塑艺术的表现中,"寓动于静,破静为动"的动感艺术尤为引人注目。形体与线条的巧妙结合、抓住"力量"特征的表现手法、传神眼睛的塑造、强烈原色直接涂绘的对比效果,为彩塑注入了无尽的生机,将静态的艺术表现得活灵活现。双林彩塑动感艺术是中国彩塑艺术的精华,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