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绍英 《可乐》2011,(6):49-49
菜一盘一盘端了上来。小月局促地坐在餐桌前,两只手不断地交替揉捏着。姨娘拿了双筷子递到她手里,她接了,红着脸默不做声。姨娘又递了双筷子给富贵。富贵嘴角浮起微微的笑意。"小月,你别紧张。"姨娘给小月盛了饭,敲了一下她的碗。小月低着头,开始慢慢地吃饭。姨娘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小月吃饭了。小月的挑剔令她有些恼火。亲朋好友介绍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2.
正去美国出差,和一群中文老师聊天,说到现在的中文热,别的族裔也都热衷学中文,会讲中文的人特别多,大家在公共场合也要注意隔墙有耳。一位中文老师说,她有一次在中餐馆用餐,看到邻桌几个洋人很会用筷子,便说:"现在会用筷子的老外越来越多了!"有人接着说:"那些老外不但会用筷子,还会点菜呢。你看他们不再只会叫甜酸肉、春卷,还会吃鳝糊韭黄。"她一直盯着人家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见一个已吃饱喝足的老外慢条斯理地走到桌前来,用极其标准的京片子说:"你有没有弄错啊,你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一个家庭是一只碗,那么夫妻就是一双筷子,一根筷子是男人,一根筷子是女人,两根筷子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家。不管这双筷子是否漂亮,材质如何,只要用着顺手,能够把饭菜挟进嘴里,就是好筷子。有时候,一双筷子用着用着,可能多了一根或者少了一根。  相似文献   

4.
王芳 《今日南国》2007,(22):40-41
一双筷子值多少钱?在张军的筷子专卖店里,最贵的一双筷子标价1万多元,最普通的筷子一盒也是好几百元,他们一年卖筷子的收入是5000多万元,但张军似乎并不知足。"现在我们卖的筷子还只是使用,什么时候大家开始收藏我们的筷子了,那才算成功。"  相似文献   

5.
张军霞 《老友》2012,(4):9-9
梅保玥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唯一的女儿。从小就被父母宠爱。父亲梅兰芳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有一次.六岁的梅葆碉随父亲外出吃饭.在餐桌上看到一盘自己最喜欢的卤肉丸子。因为菜放得离自己太远,她就站起来,伸着筷子去夹菜。身材矮小的她,费了好大的劲,依然没夹到那道菜,急忙向父亲求助。  相似文献   

6.
黄思路,一个具有一点传奇色彩的女生,众多被保送到北大的学生之一。但是她的故事有一些特别,在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她没有给我们列举自己得过的竞赛的奖项,而是讲述了很多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故事--小学时候,因为比对手会削梨而最终赢得了学校的"全能大赛",5年级时和初中学生比赛,规定选手们要先用筷子从玻璃杯中夹出两个玻璃珠子,才能站起来抢答问题。她因为两岁起就开始拿筷子,所以虽然大部分问题的答案她不知道,可是只要她知道的,十个人当中绝对是她第一个回答。她因此得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一切也就是她所说的"功夫在诗外"。而这一切却促成了思路被保送进入北大。 但是,看完黄思路的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保送北大绝不是终点,对于黄思路这样的学子来说有了这些诗外的"功夫"人生才开始扬帆起航。不知这些是否能够给予那些梦想着被保送北大的孩子和家长一点启示。 --编者  相似文献   

7.
生活资讯     
《可乐》2006,(8)
家里筷子怎样放细菌最少?据检测,一双不干净的筷子上可能带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个细菌和病毒。人一旦使用了这样的筷子,就容易染上相关疾病,如肝炎、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一双筷子用久了之后,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经常搓洗易使筷子变粗糙,上面细小的凹槽里就会残留许多细菌和清洁剂,在这种情况下致病的机会就会有很多。建议家中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由于筷子经常使用,特别是我们在洗刷筷子时往往把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龙头下搓,筷子上就极易残留细菌、病毒。为此筷子要定期消毒,最好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防霉菌污染,放筷子的盒子也要定期清洗、消毒。选购筷子时,竹筷是首选,因为它无毒无害,而且  相似文献   

8.
陪母亲吃饭     
学刚 《老友》2006,(12)
母亲病了,肌肉萎缩症。她骨瘦如柴,胳膊瘦得皮包着骨头。从前读过的小说里描写穷苦人的情景,在我母亲身上真实地出现。她躺下自己就起不来,吃饭拿不了筷子。父亲是母亲的手。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儿子。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怎样用乳汁喂养饥饿的我让我不再哭闹,怎样把窝窝头嚼碎了送进我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我国木制一次性筷子最大的出口市场。该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对日本出口木制一次性筷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对日本出口木制一次性筷子的利弊得失,并对我国限制出口木制一次性筷子的相关政策效应做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出访日、韩归来,便一直想对筷子发点议论。筷子虽小,不可轻觑,它使人们的餐食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筷子文化开始发生变化,一次性筷子盛起来。此次出访,感受  相似文献   

11.
金婚已过,七旬老翁背着老伴逃生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的足球场上,老太婆李银芳端着一碗绿豆稀饭,筷子不停在碗里搅动,却始终没咽下一口。地震时,她受到惊吓,神智已经不太清楚了。老伴姜德福看着脸颊凹陷的妻子,满脸心疼。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埃塞俄比亚遭受一场空前饥荒,700万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加拿大记者布莱恩·斯图尔亲眼目睹2岁的玻函·沃尔杜自她父亲的臂弯中滑了下来,掉到地上,不远处,她的墓穴已经挖好。  相似文献   

13.
夹黄豆比赛     
随着马老师一声令下,夹黄豆比赛开始了。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充满了"加油"声……这次比赛可不像平时吃炒豆子那么容易,必须一手拿一支筷子,两手配合,这样难度可就太大了。虽然教室里喊声震天,但女队的王晶同学还是十分冷静,沉着应战。她两手紧握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8,(Z1)
《魏书》中有一则筷子的谜语:"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贪如豺狼,赃不入己,与其说筷子不如说人性。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用筷子的国家,但筷子各不相同。中国的筷子后方前圆,这种款式最早见于明朝,是当时理学盛行的一个见证:天圆地方的格物致知在筷子上的运用。日本的筷子比中国的筷子短,头是尖的,据说是因为吃鱼方便,骨肉容易分离。  相似文献   

15.
张钰芸 《21世纪》2013,(7):64-64
演员黄渤日前在微博上吐槽遭遇劣质一次性筷子,在热水中涮了一涮,就泡出了一杯黄汤,引发网友的广泛热议。 食品包装专家表示,正规厂家生产一次性筷子用的是质地较好的木材或毛竹,筷子本身含有木素,遇水会溶解一部分,水略微变浅黄算正常,对人体无害。而黄渤发布照片里的筷子,可能是被硫磺熏制过,残留量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我对孩子,原来也是挺专制的,常虎着脸,像个老干部。有一天,为了考察女儿“发散性思维”是否发达, 便问她:“筷子有什么用处?”她很干脆地说:“吃饭。还有,可以用来打屁股!”那一刻,我被震住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已投下了“暴力”的阴影。从那一天起,我努力去改变“严父”的形象,开始蹲  相似文献   

17.
筷子     
《社区》2008,(24):60-60
小时候爷爷曾告诉我,只需到厨房看看筷子就知道这家的家境了。筷子越长,多半这家越富裕,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起远处的菜。爷爷的话有道理,那时没有转盘,站起来夹菜又失礼,如果没有长筷子“武装”自己,多好吃的菜也吃不到嘴里。时过境迁,现在恐怕再也没人凭看筷子来猜测人家的家底了。中国筷子多半是平头或圆头的,主要就是“夹”。爷爷曾告诫我,吃菜时夹得起就吃,夹不起就别吃。有一年吃猪肉丸子,丸子表面滑溜溜的,我夹了几次也夹不起来,一急就用筷子扎起丸子放进嘴里,当时爷爷一巴掌就打了过来,呵斥道:“谁让你扎的?”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的老家,只有祭奠死人时才用筷子扎菜。我这一巴掌挨得不冤。  相似文献   

18.
筷子是我国传统的餐具。走南闯北时,在品味各地名菜佳肴之余,收藏沿途的各类筷子,别具情趣。筷子,古称"挟""箸"。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使用象牙筷了。汉魏六朝时,各种规格的漆筷也生产出来了,且漆筷制作精良,光亮如镜。汉武帝曾以一双珍  相似文献   

19.
读者广场     
从学生拒用方便筷谈起 据报道,青岛化工学院4000名莘莘学子签名承诺:保护森林资源,拒用一次性方便筷。其举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一次性方便筷也叫即弃筷子,据说是日本人发明的,80年代初这种筷子的生产技术传入中国。日本是世界上即弃筷子的最大进口国,占世界总销量的80%以上,但他们从不砍自己国家的树造筷子,而是让中国人砍中国的树生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其著名小说《祝福》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地)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地)说。她讪讪的(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地)说。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地)走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