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1,(2):23-23
沙子收藏意大利医生奎多·奈布洛尼,20多年来,在漫游世界的旅行中,广泛收集巴西、英国、印尼以及利帕里群岛、威尼斯等地的沙子,在热那亚第五届“个人爱好”展览中,他的收藏因最有特色而获奖。  相似文献   

2.
年过花甲的南京钟山学院原动漫系教授贾美孙,是一位非常特殊的爱“龟”人.10多年来,他从全国各地收集到200多个古今中外的龟形艺术品。在自家居室建成了金陵首家“奇龟陈列馆”。他不仅收藏的“龟”奇奇怪怪,而且藏“龟”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12):109-112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  相似文献   

4.
一个感察历史的有心人用"向下看"的眼光和平实的笔调,忠实地记录了那些可能被掩埋的旧纸片上的历史许善斌,北京的退休报人,名片上的头衔是"收集旧纸片的老汉"。他是北京最早致力于证照收藏的民间收藏家,十余年来蛰伏于潘家园旧货市场和报国寺文化市场"淘宝",北京市场上有价值的证照大多都被他搜入囊中,因此赢得"中国证照收藏第一人"的美誉。在其近两年出版的《证照百年——旧纸  相似文献   

5.
凤鸣 《山西老年》2011,(12):29-29
李维义是山西省水利厅的退休干部,多年来,他钟情于红色收藏,他收藏了规格、形状、材质各异的毛主席像章达数百枚,不同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数册等。  相似文献   

6.
每天早上,爸爸总拿着个剃须刀对着镜子剃胡子。你瞧,他一边剃,一边还悠哉悠哉地哼着小曲儿呢!那"吱吱吱"的叫声在他听来仿佛是支优美的圆舞曲。此时此刻,年幼的我心里总是痒痒的:这么好玩的东西让我玩玩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7.
飘雪 《北京纪事》2015,(10):15-19
65岁的老林是一个资深邮票收藏爱好者.多年来,收集邮票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事.以前,他就住在海淀区,对马甸邮币卡交易市场有着深深的感情,更是那里的常客.认识老林的人都知道,你千万别跟他谈邮票,一谈上,他的话滔滔不绝,拿着他心爱的邮票本,可以跟人聊上个一整天.  相似文献   

8.
鞠九江 《百姓生活》2011,(11):26-28
享有“中国神剪”美誉的陈耀今年49岁,多年来,他先后有200多幅剪纸作品在国内参展获奖,1900余幅剪纸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有的剪纸精品还被国外博物馆收藏。从2001年开始,他靠剪纸创业。如今,“陈耀剪纸”已形成品牌使他成为“创业明星”。谁能想到,30年前,他是一位3次高考的落榜生;14年前,他因车祸成了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9.
在古城沧州,有一名普通的职工,6年来耗尽自己的全部积蓄,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日军侵华用品,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有他收藏的抗战文物,他个人收藏的抗战文物已近500件,比沈阳9.18抗日战争纪念馆还多300多件。他多次自费举办展览,教育青少年勿忘国耻,《羊城晚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等10多家媒题报道过他的事迹。这名普通的工人就是沧州炼油厂的李俊波。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我接诊了一名特殊的眼疾患者小明。小伙子念高二,平常日子很注意爱眼护眼,视力保持正常,但近段时间眼睛却时常发干、红肿,还伴有间隙性头晕,经检查,发现他患有结膜结石。而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却是他平时忽略了用眼卫生。俗话说:"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其实眼睛里不仅进不得沙子,比沙子更微  相似文献   

11.
京城玩瓷器的人里,有位研究收藏的"那王爷",其实"那王爷"本名叫李有臣,是个士生士长的北京人,搞瓷器收藏已有30多年,多年的收集和潜心钻研,使他从一个普通职工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和鉴赏家.  相似文献   

12.
李润英 《老友》2015,(4):55
当下,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收藏更多的古钱币,但由于精力有限,要想收尽天底下的古钱币,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也是一名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多年的收藏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尽管花钱不多,但趣味盎然,受益匪浅。1.编年收集法。就是按历史上朝代更替的线索收集,每个朝代收集一两枚,从贝币到宣统通宝,不分大钱、小钱,挑价格合适的。如先秦部分可收明刀、小型方足布、战国小半两,宋钱中小平钱贵的可换成便宜的折  相似文献   

13.
青石     
藏家邓茹斌桂林市税务部门干部,爱好收藏,主要收藏邮票、印花税票、奇石、门券、粮票和普洱茶等,尤其是在奇石收藏方面造诣较深。在十几年的奇石收藏中,共收集了几十个大类的石钟,且精品颇多,多次在全国性、地区性石展中获大奖和在许多奇石收藏报刊上刊载,并获好评。他的收藏感悟是:收藏可以恰情、悟道、增值、健体、丰富知识、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杨大爷年轻的时候喜欢收集烟标、火花等小东西,但自从老伴去世之后,这种收藏的爱好发生了剧烈变化。他除了收藏过期的食品、报刊杂志外,还收集一些免费发送的宣传册、广告单和一些捡拾来的杂物等等。他把这些东西像宝贝一样堆放在家里,以至于屋里连一点空地都没有。杨大爷的子女想把屋子清理一下,但每次都惹得他大发雷霆,甚至  相似文献   

15.
《新天地》2007,(8)
年逾花甲的陈郴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交通局退休干部,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偶然机会结识了大名鼎鼎的"军统特务头目"沈醉,成为忘年之交。从此以后,陈郴便一直用心收集、收藏"沈醉写的和写沈醉的"文物,近日,陈郴将这些藏品公之于众,并抖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西冷 《新天地》2012,(1):30-31
2005年10月下旬,北京顺义区杨镇沙子营村的乡亲们发现,村民张松山的老伴邵玉珍神秘地"消失"了。3天后,邵玉珍才在村里出现,手上却多了个村民没见过的  相似文献   

17.
柴海亮 《今日南国》2007,(18):78-80
今年5月,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高中学生王少伟,因利用"黑客"技术攻击湖北省某政府网站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警方抓获并被刑事拘留。这名内蒙古某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钻研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梦想成为一名计算机网络专家,并已初现网络专长。但是,他的梦想之旅,没有走在人间正道上。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疯狂地"黑"掉了境内外2200多家网站,攻击网站数量之多,全国罕见。他的犯罪之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潘岳 《山西老年》2008,(3):30-3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收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品位的收藏者呢?收藏首先是应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未免有"舍本逐末"之嫌,容易丢失了品位。一个成功的收藏者,不能失掉品位。在金钱世界中把握艺术的脉搏,在投资获利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这便是收藏理财所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唐老鸭新传     
"收鸭毛!收鸭毛!高价收鸭毛!"听到喊声,唐老鸭看着自己全身丰满漂亮的羽毛想:"如果把鸭毛卖了,买件大衣,再上饭店吃上一顿多好呀。"他卖掉鸭毛,美美地吃了一顿,穿上新买的大衣,高兴地走在街上。这时,传来鸭子们欢快的叫声。原来是鸭子们在池塘里游水。唐老鸭走到池塘边,甩掉大衣,跳进水里,可是,不但没有游向前,反而慢慢沉下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布里亚特喇嘛寺的情况在民族学家纳佐夫()收藏的资料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但这些资料还从来未被研究者使用过。纳佐夫的事迹比同时期其他的僧侣要出色得多,他有佛教学者的水平。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和在他哥哥——一名共产国际的积极工作者——兹·邵伊热纳夫的支持之下,纳佐夫退出了佛教界,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成为了一名无神论者、民族学收藏家。他到过许多地方,从而收集到了与喇嘛寺有关的各种资料。在布里亚特社会科学研究院手稿部收藏有纳佐夫的手稿276部。它们是从一、两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