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太顺 《老友》2014,(11):41-41
正老伴一向勤劳、朴实又节俭,这是她几十年来的一贯表现。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她渐渐"精明"起来了,这"精明"主要表现在她上街买东西所显露出的一种机智、与商家讨价还价的"计策"。老伴买回家的东西,不管是吃的、穿的和用的,不仅质量好,还总是便宜,有时候与别人买的价格差额还挺大的,左邻右舍十分羡慕、好奇,纷纷前来向她讨教其中秘诀。每  相似文献   

2.
俞季 《老友》2008,(4):45-45
老伴养的一只乌龟名叫"老黑"。乌龟本来就动作缓慢,懒洋洋的,养了几年下来,它变得一身赘肉,四肢肥厚,脖子粗壮,双眼滚圆,越发懒得动弹。说起来,都是我们宠坏了它。别人家的乌龟,米饭、菜叶什么都吃,老伴养的那  相似文献   

3.
王玲 《新天地》2011,(10):42
老张和我是多年的邻居,她与新老伴老李都是再婚,双方各自有一个女儿,均成家单过。老张和新老伴一起生活已近4年了,关系一直还不错。可是前几天发生的事让她很别扭。上月5日是老李的生日,按惯例,都是大妈做一桌菜,请上双方孩子家庭的所有成员前来"赴宴",大家热闹热闹。可是这回,老李的女儿说要在饭店请客,他们买单。可新老伴的女儿只邀请了他们老两口,没有邀  相似文献   

4.
赵倩 《社区》2005,(9):50-51
王莲香与年长她10岁的老刘结婚时,对方已有一男三女四个孩子。夫妇俩含辛茹苦撑持一个家,把孩子培养成人。如今,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对王莲香也很孝顺,十多岁的孙子和外孙子也围在她身旁,奶奶、姥姥叫个不停。可王莲香却心事重重,常常在老伴面前流泪……“后妈”成了她的心病前几天,王莲香的老邻居去世了,她跟着去开追悼会,回来后就在老伴跟前哭。老伴问她为什么哭?她说,要是哪天你先走了,我怎么办?孩子不是亲生的,他们能管我吗?这使老刘想起了半年前邻家张老太太病故了,她也是后妈,办葬礼时,王莲香见到她养育的孩子们都没哭,回家就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5.
历琴 《社区》2012,(13):21
小杨是90后,充满朝气。她原以为自己年轻又是大学毕业生,从事社区工作应该胜任有余,然而半年社区工作的历练,让她感触颇深,也感受到了其中的苦与乐——小杨刚到社区工作时,正好赶上春季入户大清查。我们社区共有居民3000多户,每人都要调查走访500~600户。由于小杨是新人,实际工作经验少,我便安排她和我一起入户,这样我们两人就要走1000多户。晚上是居民在家最多、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加班加点走访是在所难免的。一天晚上,我和小杨入户到王春家,他家附近的平房多,共有4户居民。为  相似文献   

6.
老伴会做饭,平日家里饭都是她做的。一日下午,老伴外出不在家,不会做饭的我想要为老伴做一次晚饭,来个蝎子虎掀门帘——露一小手。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08,(11):61-61
编辑同志:我和老伴今年均57岁,因身体都不好就都病退了。老伴几年前因脑溢血而半瘫痪,我也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由于每月都要有一笔不菲的药费开支,加之经济条件本身不好,所以现在生活很困难。虽然我们的一双儿女均已成家立业,经济收入还可以,但  相似文献   

8.
小杨是一个打扮新潮、发色金黄的女孩,当她走进指导室时,我被她刺眼的黄发吓了一跳。在沟通中,我发现小杨似乎颇为自己一头靓丽的发色自豪,但当问到其希望从事什么工作时,小杨立马显得信心全无,只是简单地回了两个字:“随便。”她在交谈中甚至还  相似文献   

9.
周明 《老友》2009,(1):64-64
一是爱订。五年前,老伴就与《老友》结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和缘分,《老友》成了她的精神食粮,每年订杂志的时候,《老友》都是老伴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拉长幸福     
前不久,老伴的一篇稿子获了奖,稿费加奖金一下领了300元。为了表示祝贺,我亲自下厨烧了几个她最爱吃的菜。老伴品尝着我为她烧的菜,不停地说好吃,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相似文献   

11.
入夏闻粥香,老伴下厨忙。每年夏季,我家都会吃到老伴熬制的"防暑降温粥"。老伴在妇幼保健中心工作了近30年,退休后,依然把日常保健作为晚年生活的头等大事。她常对家人说: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一不存在,其他都没有意义。每年夏天,家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苦夏"症状。这时,老伴就会下厨为家人熬粥。她熬的粥品种很多,但都具有防暑降温、驱除"苦夏"症状的保健作用。这些粥包括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藿香粥等。  相似文献   

12.
尹远敏 《老友》2012,(3):55-55
《老友》法律顾问:我是一个已84岁的老翁,有一件几年都想不通的事。特请求你的指点和法律支持。我的老伴在1999年脊椎骨折、2001年臀部骨折、2006年跌断了骨头.分别在骨折当年做了相应的接骨手术。她现在已是半瘫老人(76岁),行动靠轮椅,说话吐字不清.声带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03,(4)
前几年,我和老伴贷款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老伴的工资全部用于还贷款。今年初,老伴一退休就想出去打工,被我阻止了。我对她说,你不如给我打工算了。妻子给丈夫打工,是我从报刊上看到新的流行时尚,心说,这个点子好,正迎合了像我这样的人。老伴勉强同意了。可是她说,我们要约法三章签协定,首先不能拖欠我的工资,其次不能克扣,再有要根据工作表现经常进行物质或金钱奖励。我满口答应。说实话,有一点我没给她讲明,  相似文献   

14.
陈火胜 《老友》2014,(6):40-40
正有人说,夫妻是一根藤上结的瓜,是一对同命鸟,同风雨、共患难,这话一点儿不假。1952年,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失去了母爱。1974年,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村里的媒婆带我相过几次亲,对方都因为我家里穷,又没有亲妈,所以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直到我遇上现在的老伴。她不嫌我家穷,也不嫌我没有亲妈,心甘情愿地嫁给了我这个穷小子。1975年上半年,我和她结婚后不到半年,就与父亲分了家,另起锅灶。当时,父亲只给了我几斤米,几双碗筷。我和老伴找了一只破箩筐,用泥巴垒了一个小灶,  相似文献   

15.
李丽华  晓红 《新天地》2012,(7):36-37
近日,一位母亲在网上讲述了自己支持女儿女婿"裸婚"的故事,她的观点引来很多年轻网民的共鸣,亲切地称她为"新潮丈母娘"。她就是李丽华。女儿爱上南方小伙子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里喜欢种菜种花做做菜。其实,女儿和女婿刚谈恋爱那会儿,我和老伴都不同意。女儿介绍说,她交往的男朋友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家庭状况不好,父亲早年去世。我和老伴听了都有点不乐意,两个  相似文献   

16.
孝子黄集金     
李秋秋  黄永东 《老友》2012,(10):30-31
有这样一个老人,她很不幸,年轻时生养了几个子女,都夭折了;老伴去世后,自己又于1998年瘫痪,卧床至今已14年之久。然而,她又很幸运,虽然她没有亲生儿子,但却有一个待她比亲生儿子还好的养子。在老人瘫痪在床的日日夜夜,养子每天为她端屎端尿擦身更衣,每餐一口一口地喂她  相似文献   

17.
丁老师:我是个刚刚退休的机关干部,老伴也退休了,儿子在外地。本来我和老伴终日相伴,生活挺平静的。可是这半年,老伴突然迷上网络,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刚开始几天一上网,到现在天天都上,从玩游戏,到现在跟网友聊天、联系。只要一上网,老伴就来了精神,人家都说不相信她是一个退了休的老太太。老伴就更高兴了,那劲头快赶上上班了。  相似文献   

18.
老伴爱糖画     
甘文清 《老友》2014,(9):41-41
正老伴是一位糖画民间艺人,对糖画情有独钟。10多年来,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她天天起早摸黑,蹬着一辆三轮车,奔走在学校与公园之间,为孩子们画糖画。老伴的糖画摊子很简单:木柜、煤炉子、画板、勺子……画板上的十几种动物,都是她亲手画上去的。我很惊讶,老伴只有小学文化,竟能把动物画得如此  相似文献   

19.
郭甲虎 《社区》2012,(34):37-37
69岁的宋大伯因病需要买一个轮椅,他的老伴跑了几家商店,发现轮椅的价格都很贵。老两口都没有固定收入,只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于是,宋大伯的老伴便来到社区居委会,想请社区帮帮忙,看居民家中是不是有闲置的轮椅,她愿意出一点钱将其买下:  相似文献   

20.
邻居王老师是个小学教师,跟谁说话都是和风细雨般,楼里老老少少见了,都称呼她“王老师”。斗转星移,如今王老师退休了。前几天她很高兴,浇浇花,看看书,午觉睡到下午三点,可没多久就长吁短叹。一个人呆在阳台上,若有所思地盯着街边闲谈的老人。一天,吃晚饭时,王老师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对家人说,自己想在楼下摆个茶摊。说完小心翼翼地察看大家的脸色。老伴很惊奇,揶揄她:“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校园,现在要‘下海’了?”儿子激烈反对:又不缺吃缺穿,受那份洋罪!别人怎么看我们小辈?只有儿媳虽然不吭声,但心里是支持婆婆的:什么也不干,人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