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正确到失误的过程,即从民主革命时期把知识分子判定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知识分子判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失误的产生,既与时代环境有关,也潜藏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认识和判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50年代中后期党在阶级矛盾认识上三个方面的失误: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剥削阶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党内有阶级斗争。最主要原因是以政治思想为标准划分阶级,这就必然得出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剥削阶级的结论,这个结论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把党内不同思想的斗争说成是“党内阶级斗争”,直至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要求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政党是领导阶级去进行斗争的工具。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过资产阶级政党领导资产阶级和其他群众(包括劳动者、工人)去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起去反对封建阶级和以后同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受到深刻教育,懂得要反对资产阶级必须要有自己政党的  相似文献   

4.
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并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阶级意识指作为整体的阶级对本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历史使命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性认识。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各种阶级的历史考察,卢卡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阶级理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具有落后、保守性;资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具有虚假性与虚伪性;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具有革命性与先进性。要想打破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束缚,实现人类的解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阶级斗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列宁指出:“我们要争取的平等就是消灭阶级。”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无产阶级平等观同资产阶级平等观的界限。 平等是一种法权观念,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束缚的全部斗争就是在“平等”的口号下进行的,曾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年以来,正当国内外阶级斗争严重化、尖锐化,我们国家在经济上遇到了暂时困难的时候,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思想便向无产阶级思想展开了进攻。邵荃麟同志等适应着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在文艺战线上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资产阶级反动主张,向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挑战。这一主张在政治上是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它为资本主义复辟提供了理论根据。这种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主要表现在邵荃麟同志等对待人民群众的看法和态度上。我们知道,蔑视人民群众,抹煞人民群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著作中指出,在我国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指出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为我们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续续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在“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认识和把握是一个从基本正确逐步转向错误的过程,即从与“八大”论断一致到把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最后把主要矛盾归结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中提出和使用“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一概念,对毛泽东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发生逆向转变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当前我国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问题时指出:“在人民内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封建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还将长期存在,针对这些影响还必须进行长期的斗争和教育.”怎样看待人民内部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呢? 一九七九年《红旗》杂志第九期、第十期有的文章,在谈到人民内部存在不存在阶级斗争问题时,有的说这种影响叫“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的反映”,有的说也叫“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此外,也有的说是“当前阶级斗争的对象”.究竟如何看待,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属于政治的范畴,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只要阶级存在,民主就只能是特定阶级的民主,没有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民主。在当今世界,不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列宁曾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制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241页)在这里,列宁首先把民主看成一种国家制度,它包括团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掌握全部政权,实行对广大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年,由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无政府主义的传入,现代意义的阶级观念与中国传统的表示等级身份的阶级概念相互渗透,由此产生了同盟会诸人与梁启超围绕如何看待“地主—佃农”、“资本家—劳动者”关系的争论,也出现了对阶级再生产、职业与阶级的关系的最早探讨和无政府主义的阶级废灭论。辛亥革命之后,由于举国对官僚、军阀统治的不满,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造成的民族危机,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的影响,使得国民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形成共情,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官僚成为革命的共同目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的阶级认知经历了第一个发展阶段,为此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进一步产生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面红旗——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提出三面红旗,本意是要搞经济建设的,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酿成了惨重的灾难。三面红旗的实践过程及其严重后果,在党的领导层中产生了认识的分歧和对立。毛泽东把三面红旗看成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创造,是容不得怀疑和批评的。三面红旗本身虽然不是阶级斗争,但却孕育了党内严重的斗争,亦即毛泽东心目中的党内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是斗争的最高峰和总汇演。三面红旗是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13.
阶级范畴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阶级概念贯穿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学说,因而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虽然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阐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但他们并未将阶级概念作为政治哲学的基点,更不可能将此概念作为终身的实践指南。阶级概念是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关键。抽掉阶级概念,整个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就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有共性,也有它的特殊性。道德与其他上层建筑同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这是共同的一面。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等,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阶级斗争的消灭而消灭;道德则不尽相同,它不随着阶级斗争的消灭而消灭,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而道德依然存在。所以道德从其发生到最后归宿将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决定、制约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过程及其发展阶段的总根源。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或者说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在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这个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什么关系呢?究竟是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中去找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还是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残余、碎片中去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阶级斗争,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特别时期的特别阶段”,是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 第一、在阶级关系上,昔日的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昔日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剥夺剥夺者”,消灭剥削阶级的私有制,致使没有人能够剥削工人和农民。由此,无产阶级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的阶级,而是掌有全部经济命脉的阶级。无产阶级又逐步改造小生产经济这个剥削阶级赖以存在和新的剥削阶级赖以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揭示了阶级社会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并为分析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阶级社会里,只有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透过扑朔迷离、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的阶级估量,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第一次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客观必然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指出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然而,囿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虽然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却未能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解决矛盾的手段和途径上,由于过高地估计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作用范围,他更侧重于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最终“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矛盾动力论畸变成阶级斗争动力论。深入地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转变的思想轨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改革动力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学界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提出了“毛泽东晚期思想”的概念,原本应是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作法,却引起不少反对的看法,也冲击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产生如此困扰的根由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界定不完备。大陆学界对“毛泽东晚期思想”有两项争议:(1)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晚期思想”的上限究竟应定在何时;(2)“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的适用性问题,就后一个争议而言,赞同运用“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对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作阶段性的研究。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探讨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毛泽东本人思想转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列宁的建党思想为指导,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建立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注意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相结合;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腐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的三大特点。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 基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破坏了民主建设;2. 毛泽东的民主政治建设探索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没能使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过分注重“民主手段论”,忽视民主体质属性;4. 过分推崇、迷信“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