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学者武部利男,曾就李白的诗歌对于日本的影响说过这样的话:“李白的诗歌在一农带水的我国,古往今来历诵不衰。‘白发三千丈’和‘月色满长安’等诗句,即使没读过李白的诗的人也耳熟能详。在西洋和东洋的诗人中,最受日本人欢迎的诗人,大概就要算是李白了”。无独有偶,他所说的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朝鲜。李白对朝鲜诗歌的影响。比起日本来,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要言之,李白曾经影响过朝鲜的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2.
<正> 近读廖仲安先生的《反刍集·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附注说:“近年,我读李白的《长干行》‘早晚下三巴’一句,才注意到这个‘下三巴’不是‘到三巴’、‘往三巴’,而是‘离三巴’,因而联想到杜甫这句诗中的‘下襄阳’,也未必是‘到襄阳’或‘往襄阳’,而可能是‘离襄阳’”。我以为:廖先生的解释既  相似文献   

3.
刘鹏 《新天地》2012,(9):25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给一双女儿写信,让女儿不要有"养子防老"的包袱。信中说:"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写信,讨论"养子防老"的问题,这实在是一  相似文献   

4.
<正>寻花问柳吃罢夜饭,我在上网,8岁的儿子在看电视。突然,儿子跑到我身边,挺随意地对我说:“爸爸,‘寻花问柳”是什么意思呀?”我一愣,不知道这小子怎么知道这个词,又不好问他,想了想说:“‘寻花问柳’意思就是说,春天来了,人们出去看看花儿和杨柳。”“那太好了,爸爸,现在正是春天,星期天您也带我去‘寻花问柳’好吗?”  相似文献   

5.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杨荣 《社区》2002,(21):54-55
上海读者李金明来信:“通过《社区》我了解到一些新鲜的概念,如‘社区’和‘社会工作’,正巧,我表妹今年被一所重点大学的社会工作系录取,我想知道,我们国家目前在社会工作的高等教育方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社会工作者的认证和注册指的是什么?”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高鉴国博士。  相似文献   

7.
印度流传着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一天,一位老者来拜访阿利·哈费特,说:"你若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的全部土地;倘若能发现钻石矿,还能够让你的儿子坐上王位呢。"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满足了。这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这个念头,但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着他。老者只好告诉他:"你去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若能找到这条河,那  相似文献   

8.
谩骂与无知     
怡涓 《中华魂》2008,(10):37-38
读了近来报刊上的某些文章,不禁产生一个感觉:那些热衷于散布错误思潮的作者是不是黔驴技穷了?怎么堕落到依靠谩骂过日子了?这里试举一例:《随笔》2008年第4期刊登了一篇回忆文章,狠批"坏事变成好事"的辩证法,说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舆论导向’几十年来不是执著于这种‘坏事变好事’的混账逻辑,而是像小孩一样‘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甚至学一学梁山好汉的‘冤有头债有主’,也不至于是今天这样。"好一个"混账逻辑"!这种骂人的脏话都堂而皇之地搬到文章中来了!  相似文献   

9.
郭老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谈到元稹的《杜君(甫)墓系铭》时说:“这样抑李而扬杜,差不多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定论。……其实无论李也好,杜也好,他们的‘光焰’在今天都不那么灿烂了。用公平的眼光来看,李的‘摆去拘束’的乐府歌诗,比起杜的‘属于律切’的长篇排律来,要更有诗味,更接近于群众,更有生命一些。就是杜甫的好诗,也不属于他苦心惨淡地搞出来的排律。然而出乎意外的是解放以来的某些研究者却依然为元稹  相似文献   

10.
邵燕祥先生在《北京日报》(2004.9.6)撰文,披露了晚年郭沫若真实而痛苦的心灵。“过去我们总是从郭沫若一贯‘紧跟’这个大前提出发,由于毛泽东表示在诗中喜‘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于是认定《李白与杜甫》是逢迎‘圣意’之作,看来有失于简单化。”文中引述郭沫若因“文革”连殇两子,其中郭世英是周国平要好的同学,1968年4月在北农大私设的牢房里受了三天三夜的轮番批斗后,反剪双手坠楼而死。郭沫若在1969年1月写给周国平的信里说:“我在看世英留下来的日记,刚才看到一九六六年二月十二日他在日记后大书特书的两句:‘全世界什么最干净…  相似文献   

11.
小蚊子自从听人说讨"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的话以后,就想那飞禽的血也一定比走兽的好喝许多吧,以前叮吸的都是走兽,现在可要叮叮飞禽了!"叮谁呢?"小蚊子琢磨了几天,突然有了目标,"就叮蝙蝠,那家伙肥着呢!"老蚊子知道了,告诫小蚊子:"去叮蝙蝠,无异于自取灭亡啊!""怎么会呢?"小蚊子十分有把握地说,"蝙蝠会飞,八成和别的鸟一样,晚上就‘雀蒙眼’了!"老蚊子摇摇头:"我知道蝙蝠是专吃蚊子的,再说它也不是鸟,可不一定是‘雀蒙眼’呢。""我可不怕别人吓唬。"小蚊子没有听进老蚊子的话,天黑的时候就向蝙蝠飞去了。"哼!想来叮我?"随着蝙蝠一声大喝,小蚊子就被蝙蝠捉住了。  相似文献   

12.
老爸自从退了休,就天天奔居委会跑,敲锣、打鼓、写标语,忙得不亦乐乎。老妈对老爸说:“老头子,以后我就甭给你做饭了,你就‘长’在居委会得了。”老爸笑:“那不叫‘长’,应该说是社区活动积极分子。”老妈把眼一瞪:“我说是‘长’就是‘长’,别跟我咬文嚼字儿的!”老爸挤挤眼:“你倒想咬想嚼呢,只怕崩了‘牙’……嘿嘿。”  相似文献   

13.
包大人很忙     
汪令 《社区》2012,(13):51
网络上的热潮常常不知道从哪里就涌起来了。3月份"杜甫很忙",5月不知怎么就变成包拯"包大人很忙"了。作家"两色风景嘎"在微博上开写了"微开封":"包拯与展昭初见面。包拯拱手‘:在下开封府尹包拯。’展昭还礼‘:在下南侠展昭。’‘没人会把你当成女侠的啦。’"不知怎么触动了众网友的包大人情结,于是各种"黑段子"蜂拥而来。眼前版展昭给王朝和马汉讲自己的英勇故事:"那天我探逍遥楼,获得重要情  相似文献   

14.
李白《横江词》中横江所指为何处?肖士(斌贝)注此诗说:“《郡县志》:‘横江浦在和州,对江南之采石,往来济渡也’。”几百年来,各家(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近出版的《唐诗选》)都说: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隔江与南岸  相似文献   

15.
广笑府     
《可乐》2008,(5):50-50
秃字包山寺(在苏州太湖)僧天灵者,博学通文。有一秀才嘲之日:"‘秃驴’的‘秃’字如何写?"僧应声答曰:"把‘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弯弯掉转就是。"(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  相似文献   

16.
《渑水燕谈录》记载这样一则小故事: “贡父(刘攽)晚苦风疾,鬓眉皆落,鼻梁且断。一日与子瞻(苏东坡)数人小酌,各引古人语相戏。子瞻戏贡父曰:‘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座中大噱,贡父恨怅不已。” 读了这段文字,我们会忍俊不禁。对苏东坡的戏语,除了幽默的戏语令人捧腹发笑外,我们人都自然想起了刘邦在著名的《大风歌》中写的诗句:  相似文献   

17.
唐黎标 《老友》2008,(2):41-41
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本想去看你,但我没得闲。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一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并且说他父亲患了病,须臾离不开人。  相似文献   

1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们历来对李白的这首传颂千古的七绝推崇备至,然对其成诗时间尚存分歧,对诗句的理解也似未尽曲致,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一、创作时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这诗有人说是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初出夔门时所作,也有人说是乾元二年遇赦离白帝城东下时所作,都没有说准确。他们都忽略了第二句的一个‘还’字和第四句‘已过’两个字,那明明是遇赦东下,过了三峡回到了  相似文献   

19.
开心屋     
破译密码女儿怕小外孙在家偷玩电脑不学习,就给电脑设了个6位数的密码。前天我去做饭,见小外孙又玩起电脑游戏来。我问他:"你妈妈告诉了你密码?"小外孙摇头。我问他怎么知道密码的,他得意地说:"妈妈是开店的,我听她嘴里每天不停地‘发发发发发’,还听到有人说发就是‘8’。我在电脑上输‘888888’,还真把电脑打开了。"比赛吃饭小孙子吃饭很慢,有时我吃完了他还有大半碗饭没动。为了提高他吃饭的速度,那天我对他说:"今天爷爷和你比赛吃饭,看谁吃得快!"小孙子从小就争强好胜,听了我的建议就答应了。但他吃饭慢已成习惯,我故意放慢速度吃完一碗饭,他还剩小半碗。  相似文献   

20.
(一 )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指出 :“白璧微瑕 ,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风一’者 ,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 ,亡是可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他对陶渊明的《闲情赋》给予相当低的评价。他的评价来源于讽谏的概念。北宋的文学家苏东坡批评萧统的评价说 :“渊明《闲情赋》 ,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 ,与屈、宋所陈何异。而 (萧 )统乃讥之。此乃小儿作解事者。”他认为《闲情赋》有国风般的内容 ,和屈原、宋玉的辞赋一样有价值。从表面上来看 ,萧统和苏东坡的评价颇有距离。但 ,苏轼也未抛弃讽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