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区15241名再就业人员中,在社区实现就业的有7346人,占再就业总数的48.2%. 兴化市在认真展开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社区居委会在促进就业再就业上具有"二清一近"的独特优势,即下岗失业人员情况清、社区单位和居民家庭用工需求清,与下岗失业人员感情近,从而形成了再就业工作必须依托社区、社区必将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重要渠道的共识.促进社区就业,关键是开发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
截止2005年底,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开发就业岗位396个,组织劳务输出507人,656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率达94.7%,“4050”等救助对象再就业率达91.4%,社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周家巷社区聚居着综合食品厂、麻纺厂、绸厂、丝厂四个破产企业的失业人员,还有大量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压力很大。一次,社区工作人员到下岗老职工房开茂家里走访,刚说明来意,他就用讽刺的口吻说:“你能给我安排工作吗?你了解了情况又能怎样?”工作人员没有气馁,耐心与他沟通,讲政策、讲理解,终于取得了对方的信…  相似文献   

3.
蓬安县总人口68万.城镇人口12.5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376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近年来.县就业局抱着“总有一份工作适合你”的信念.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社区就业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巴中市巴州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有城市常住户73516户,总人口24.3万人,城区内有用人单位176个,现有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15400人,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1370人,零就业家庭438户。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中,巴州区坚持以"富民惠民,改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成都市锦江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创建成都市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的活动.各社区工作人员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特困人员提供思想援助、岗位援助、培训援助.使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泸州市纳溪区辖1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有238个村、20个社区居委会。今年1至6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551人,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1591人,其中“4050”就业困难对象59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5%;已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9184个。  相似文献   

7.
截止2005年底。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开发就业岗位396个,组织劳务输出507人,656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率达94.7%.“4050”等救助对象再就业率达91.4%,社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安市针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0万,就业和再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作为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平台。加大建设力度,有力促进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全市建立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54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62个。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286人,没有建立站、所的乡镇也都确定了负责劳动保障事务的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在开发就业岗位,加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资讯     
今年以来.巴中市充分依托社区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再对“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实施再就业援助.较好地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该市重点乡镇、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再就业救助站,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开发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1227.个.在巴州镇水井街建成的“再就业商贸一条街”一次解决了180名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10.
南江县准确把握社区服务与社区就业关系,坚持“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就业,促进社区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四个结合”,有力促进了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两年,全县7个社区就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746名,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609人。  相似文献   

11.
蓬安县城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万多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蓬安县积极探索社区就业的新路子,采取“一转变、二灵活、三开发、四保障、五规范”的措施,有效地建立起社区就业服务新机制,促进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我省社区就业工作是从1999年开展起来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社区就业的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到社区实现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立后。社区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有3116个城镇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聘任劳动保障协理员6360人。7年来社区实体不断发展,累计创产值67.4亿元,创税利4.1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7,4万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其中社区新增就业35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5.2%。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们对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湛江的社区就业和社区就业管理等进行了为期近40天的实地调查.调查发现,家政业是广东社区就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一方面使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另一方面也是吸纳农村及外省市下岗失业女工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如何培育这一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对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武侯区龙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狠抓社区就业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失地农民、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社区居民肯定,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初召开的四川省再就业表彰大会上,隆昌县大东街社区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小小的街道社区获此殊荣呢?答案很简单:爱是一个家。“爱是一个家”,支撑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也温暖着社区居民,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下岗失业人员。原隆昌城关粮站职工梁莉,几年前就已下岗。她在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帮助下,在隆昌鹅江花园开了个“味中鲜”饺子店,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及时通知她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使梁莉享受到了国家税收优惠的扶持,她店里的生意也日益红火。社区居民廖军从部队退伍后,一直失业在家,失望中社区帮他找到了一份物业公司的保安工作,当他与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双手紧紧相握时,心中的感激难以表达。截止到2004年底,社区失业人员3399人,实现再就业3048人,再就业率达92.3%,其中“4050”再就业268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55人。灵活就业政策是政府为下岗失业人员中特殊弱势群体搭建的一座“连心桥”。按照规定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对每一位申报者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张榜公示后上报县就业局审批。近期,社区内将有40多名申报者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优惠政策。爱的空间是广阔的,让每一分钟多一点爱的载...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17.
阆中市保宁街道内东街社区居委会通过“四借”方略,把过去门可罗雀的社区变成了商气旺盛的充分就业社区。到目前,已建成社区就业街道5条,开发实体、网点183个。实现产值714万元,在社区安置失业人员872人,帮助安置到社区以外及劳务输出的人员770多人.全部就业人数占社区总劳动力1720人的95.4%,帮助安置“4050”人员达到了82%。一些老人高兴地说:“社区就业就是好.子女就业了,我们跑路少。”  相似文献   

18.
武文 《中国劳动》2003,(5):52-53
近年来,武汉市积极开展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各种手段,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坚持把做好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一、建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目前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78条街道、883个社区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覆盖率达100%,远城区的建站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在已建成的所(站)中,共配备专用电脑70台、电话800部。街道和社区分别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的选配,由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共同组织,以区为单位,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营山县东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先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00余人,走出了发展社区服务与推进社区再就业相结合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在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中,东城社区先后开发了23个服务项目,安置和吸纳100余名“4050”人员就业。他们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商业网点,加大社区保洁、保安、保绿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大力扶持家政服务、商品配送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等适合下岗失业职工技能特点的服务项目的发展,力争使97%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并承诺只要“不挑不拣”都能在短期内帮助找到工作。牵线搭桥当好“红娘”。东城社区先后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和“爱心家政”公司等中介机构,积极为社区内外的用人单位推荐劳动者,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通过中介安排了近500余人次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他们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开办青年技术培训学校、居民学校、科普学校,对失业人员开展多种实用技能培训,使一批失业人员利用所学技能,过上了幸福生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失业人员特别是在社区就业的人员,由于邻里之间比较熟悉,普通存在“爱面子”和“放不下架子”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