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考察了玛哈图木·阿杂木其人其事与白山派的关系,其次着重探讨白山派的早期沿革史,重点放在阿帕克和卓以前的历史活动上.因这段历史比较模糊,易产生混乱,而阿帕克和卓以后的历史发展较清晰,且学术界作过不少研究,所以就这段历史略加叙述.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烤食文化初探●马兴仁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史书音译为“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吾儿”等。其族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贝加尔湖之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丁灵”、“丁令”)...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古称“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等。维吾尔族的先民是一个游牧民族,《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记载:“回纥……其象微小,其俗骁强。……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徙。”《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七上也记载:“其人骁疆,初无酋长,逐水草转徙。善骑射,喜盗钞……。”公元840年,回鹘举族西迁,遂逐渐由游牧型经济向定居的农耕型经济过渡,开始“除去其游牧生活,而成所谓城郭之民”。现在的维吾尔族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畜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已不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维吾尔族文化已粘附上了一层畜牧文化的色彩,畜牧文化在维吾尔文化中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对维吾尔族的畜牧文化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疆村”调查武仁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其居地处中西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为维吾尔族从事商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史料记载,维吾尔族商人与北京发生商业往来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建立于9世纪中叶的高昌回鹘王国经济比较发达,农业...  相似文献   

5.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即毛拉穆莎·本·毛拉艾莎·和卓·莎依然米(1836—1917年),是近代维吾尔族史学家和诗人。他一生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本文拟对其一生及其名著《伊米德史》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6.
卓,藏语原是舞蹈的总称,现在成为卓歌舞的专用名词。卓,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歌舞,有悠久的历史。据《敦煌吐蕃文书》,卓的历史可上逆到公元7世纪之前,那时有称之为“顾鲁”、“鲁”和“契”的三种歌,这三种歌的唱词中常提道“鲁郎呢卓冬巴”,即“又唱歌又跳舞”。其中的“鲁”意为歌,“卓”意为舞。此外,在敦煌的古藏文文献中,常把“誓词”一词写为“卓次”(此处的“卓”与意为舞蹈的“卓”字同,“次”为词),如译为汉文则应是舞蹈词。那么当时的誓词是边舞蹈边唱还是其它形式呢?这只有留做以后考证。但是,根据这些零星的记载,可以从中看出卓的歌舞与“顾鲁”等有密切关系,而卓的歌词则与盟誓的语言习惯有关。现在的卓歌舞,虽与“顾鲁”及誓词有关,但它做为一种完整的歌舞形式,其形成则应晚于公元6世纪。  相似文献   

7.
拉格 《西藏研究》2009,(4):18-21
文章通过对历史大背景的分析和珍贵史料的考述,对"卓仓"这一地名的由来进行了探讨,认为"卓仓"这一地名从最初的家族名称演变为一个族群及其区域的名称,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幅员辽阔,古称“西域”,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47个民族成份。横跨自治区中央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自然景色各异,风貌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天山南麓俗称南疆,坐落于南疆最南端的和田,古称“于阗”,和田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全地区总人口约150万,其中维吾尔族就占到了97%以上。  相似文献   

9.
初次与阿的江相见是在国家体委训练局,当时他和队友们正在为参加11届亚运会集训。在众多高大运动员而前,他的个子是那样的矮,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但正是这位小个子运动员,1989年在新加坡“鱼尾狮杯”赛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人称作“小泥鳅”。现年24岁的阿的江,是去年5月进入国家队的,也是国家男篮第一位维吾尔族运动员。他身高1. 83米,任后卫,是国家队重点培养对象之一。阿的江出生在新疆和田。也许是他那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也许是他要证明自己是一位真正的维吾尔族人,第一次与他见面就约我去他的宿舍玩。他说,到那儿你才能真正感到到了维吾尔族人家。说这话并不过分。阿的江虽然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人,但少小离  相似文献   

10.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新疆后,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度,任用维吾尔族人为三至七品伯克,管理南疆地区民事。乾隆二十四年,大小和卓亡后,尚有后裔流亡于巴达克山、浩罕一带。道光以后,其后裔在浩罕等国支持下,利用维吾尔族白山派崇信和卓的心理,多次骚扰、侵占南疆地区,相继发动了张格尔叛乱、七和卓之乱、倭里罕之乱等,为此清朝展开了反和卓后裔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维吾尔族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难达共识。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方法论问题,而不是史料的缺乏和理解的歧异,进而针对《维吾尔族简史》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源”与“流”、“形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辨析。指出维吾尔族的族源是丁零,而形成则是在回鹘汗国时期,喀喇汗王朝和叶尔羌汗国时期是维吾尔族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韩源 《西部蒙古论坛》2023,(3):107-113+128
“卓斡思”一词见于明代所编《华夷译语》和《鞑靼译语》等用于蒙古语汉译的词汇典籍之中,汉译的辞书之中,其编者大多将之汉译为“钱”,该词即现代蒙古语中的“?oγos”。由于蒙古早期社会的贸易多以贵金属为媒介,且相关史料中也未见对“卓斡思”的记载,故可推断该词应是一个外来借词。元朝以后,交钞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为了方便称呼,元朝官方和民间统一将交钞简称为“钞”。从“钞”和“卓斡思”两词的古音读法的比较及蒙古语的借词惯例来看,二者间应存在借用关系。时人应是在“钞”的基础上套用了蒙古语中表示复数的“s”,从而构成了“卓斡思”一词。该词的产生和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元朝时多民族语言文化相互交融借用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他用自己一生的全部积蓄,克服难以言表的困难,深入少数民族村寨,收集到一堆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破烂”,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文物陈列馆。有人说他是把“破烂”往家里堆的傻子,有人说他是文物抢救者,而他自己认为收藏的是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论妥得璘     
妥得璘是清朝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首领。为了反抗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民族歧视,他领导回族和一部分维吾尔族人民发动了乌鲁木齐起义,攻占了北疆大部分地区。对这一历史人物,过去史学界作了否定的结论。建国初,范文澜同志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1864年,新疆回族起兵反满”,“但在某些首领统率下,反满变为民间互相残害,结果只能是惨痛的失败”。1958年,包尔汉同志在一篇论文中也认为是“地方上的各种反动势力利用和窃据了人民起义”,其中妥得璘在乌鲁木齐建立的是“封建地主政权”。这两位前辈在文中都只是作了上述很简单的论断,并未展开论述,但却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后许多论著大都沿袭了这一观点,并给妥得璘加上了其他一些罪名。近年已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但尚未有专文详细论述。本文试从妥得璘发动和领导起义取得的成就、抗击阿古柏侵略势力以及就如何评价这一回族历史人物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十二木卡姆》是延续千年的东方音乐史上的瑰宝。是的,对这样一部以丰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及生活的巨型艺术百科全书,做这样的评价是公正的。“木卡姆”源于阿拉伯文,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意为“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大型套曲,共有十二大套,每套均由“大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它的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伴奏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独他尔、热瓦甫、艾捷克、卡龙、达甫、萨巴依等。歌词多属名诗、歌谣和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6.
湖南永州市道县一松树岭惊现石雕群,引得世人议论纷纷,推测不绝。有人认为,它可以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甚至年代更早;有人认为,它与神奇的女书文化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有人认为,它与“三皇五帝”之一舜帝有关,是崩葬之地、祭祀之所;有人认为,它是原始越民族与瑶族关系的文化遗存,等等。一座普通而平常的松树岭,邻近村民眼中的“鬼崽岭”,外界传说中的中国式的“复活节岛”,为何竟变得越来越神秘莫测起来了?近日,笔者冒着寒风冷雨,明知山有“鬼”,偏往“鬼崽岭”,去实地一探究竟。一片苍翠的松树岭车行在古老的永州大地,扑入眼帘的,除了黄土,…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其族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西北方的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四世纪时汉文史书上又称作“铁勒”,又以其使用的车轮高大,故又有“高车”或“高车丁零”之称。公元五世纪,“高车”中的“袁纥”部,成为诸部之首,也就是七世纪  相似文献   

18.
在藏族的历史典籍中,“霍尔”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民族称谓,但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指的民族就有所不同。“霍尔”在汉籍中译作“霍耳”、“互人”、‘猢”等。那么,“霍尔”究竟是指什么民族呢?对此,国内外专家都有考证。有不少学者认为藏籍中之是“胡”的直接音译。例如,任乃强先生说:“Hor恰是汉语胡字之音,今藏族称蒙古人为索波,称其他北方民族皆曰胡刚‘。「苏」罗列赫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西藏的‘伙尔’(Hor)一称就是汉文胡的直接音译。这一名称是汉族对伊朗和突厥——蒙古种族中亚部落的通称”。“我国从事文化人类研究…  相似文献   

19.
“霍尔”语源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语言比较的方法 ,对“霍尔”一词的含义进行了分析 ,认为“霍尔”是指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有一种专门为婴儿设计制造的“摇篮”,称作摇床(维吾尔语称“布休克”)。这种摇床很久以前就已经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中普及。维吾尔族的摇床因其结构牢固、工艺精致、普及范围广等特点而更为突出。维吾尔族的每一个家庭,都少不了一张小摇床。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摇床里的孩子是别克(有地位的人)的孩子。可见摇床在维吾尔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要找一个没有摇过摇床的维吾尔族母亲几乎是不可能的,维吾尔族人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婴儿时期大都是在摇床里度过的。摇床是维吾尔族母亲的第二个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