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有权制度是所有权观念的体现和反映 ,个人主义的所有权观念已为社会化的所有权观念所代替 ,所有权制度也已从以“所有”为中心转变为以“利用”为中心 ,私人所有权逐渐观念化和价值化并成为当代物权立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所有权制度是所有权观念的体现和反映,个人主义的所有权观念已为社会化的所有权观念所代替,所有权制度也已从以“所有”为中心转变为以“利用”为中心,私人所有权逐渐观念化和价值化并成为当代物权立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关于法人所有制,是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个法学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所有制,只有表现为法律上的所有权制度,才能最终得以确立、巩固和完善。因此,从法学角度讨论法人所有制,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一、关于法人所有制的含义 所有及所有权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明显地产生两种基本意义:一是所有人对于所有物的所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其产权制度,中心问题是它在财产关系和经济活动上能否真正独立,其本质是解决好全民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问题。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模式,在企业制度改革上应该突破两权分离的思路和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的观念,在公司化中建立企业法人所有权,国家将其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实行国家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互相独立与制约。这是全民所有制新的法律实现形式。文章评析了我国改革中的有关产权理论,并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制形式经过三次制度变迁,才形成现有的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二元”权能结构。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法律赋予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能不完整,从而束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的宅基地“三权分置”着眼于农村现代化改革的需要,促进宅基地所有权的权能结构从“二元”向“三元”转变,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遇到“资格权”创设法理依据不足、农民享有处分权能的问题存疑、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困局,通过宅基地“资格权”的具体化、“三权”权能结构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式,方可有效促成农村宅基地所有制改革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采纳洛克的自然法理论,对所有和占有作了规定并确定其上下界限。所有制乃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中对所有权的法律规定。由子交换规律,资产者通过货币为中介不断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被认为是他的所有物了。本文引用马克思的原文及其逻辑论证,阐明资产者认定占有别人劳动成果为自己所有的剥削实质。我国经济学界受其影响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占有条》、《资本论辞典、个人所有制条》等。本文举例指出它们在思想方法上只从概念类比的非唯物辩证法的错误:并阐明马克思讲到“否定之否定”的“个人所有制”,因生产力的发展,只能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等,只能共同占有实行公有制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其产权制度,中心问题是它在财产关系和经济活动上能否真正独立,其本质是解决好全民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问题。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模式,在企业制度改革上应该突破两权分离的思路和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的观念,在公司化中建立企业法人所有权,国家将其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实行国文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互相独立与制约。这是全民所有制新的法律实现形式。文章评析了我国改革中的有关产权理论,并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着法律与现实的悖论,因当前集体土地所有权同民法理论和物权法理论激烈冲突而处于尴尬处境,比较学界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建议,集体土地所有制进化的模式将是从“保留集体所有制,完善使用权制度”渐进到“与各地不平衡生产力相适应的复合型多种所有制结构”,而这是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特务分子张春桥,在丑化和歪曲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时,挖空心思地编造了一个“领导权决定所有制性质”的反动谬论。“四人邦”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完全按照张春桥的旨忌,竭力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厂元)理,大肆(宀一)扬这一反动谬论,妄图达到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是企业的领导权决定所有制性质?还有所有制性质决定企业的领导权?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领导权与所有制相互关系的基本(厂元)理来回荅。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资料所有制就其所体现的权利来看,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所有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与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  相似文献   

10.
论所有权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明 ,所有权是“绝对权利” ,具有“绝对性”和“完全性” ;所有权成为“绝对权利”的根据在于先于“所有”的“占有”。不具有上述特征的“相对权利”不是所有权。所谓广义所有权和狭义所有权与所有权的“绝对性”和“完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关于商品概念,国内学术界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1)从产品的“所有权”方面去论述,认为商品必须是、并且首先应当是一种所有物.这种观点在解释同一所有制内部的商品现象时遇到了困难.(2)从产品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对于“所有制”这一经济范畴,理论界有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或财产)的所有权,即生产资料归属于谁,并把这个概念当作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看成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历史出发点,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种传统观念发源于布哈林和考茨基,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初期,布哈林和考茨基都曾提出过类似的所有制概念。到了三十年代,斯大林则把它系统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自我分离、转化与实现的结果,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土地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大陆法系典型意义上的他物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起到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地所有权相类似的经济社会功能,承载着农民群体人权保障与人格发展的促进功能,在价值内涵和发展方向上与传统大陆法系永佃权制度迥然不同。因此,在检讨我国传统双层所有权制度及思想、罗马法绝对所有权观念及其演进、日耳曼法双重所有权观念及其发展、我国农地物权制度现实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应当继承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特殊国情而产生的双层所有权制度及其思想,扬弃罗马法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所有权中心主义思想及其物权体系,打破所有权中心主义,合理吸收日耳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是转变经济学范式,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格经济学必须让位于对称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的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从农村土地入手,把农村土地全部国有化,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和城市土地所有制并轨,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开,解除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产权瓶颈。  相似文献   

15.
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资料归属问题,而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经济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多次分析过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总体结构,提出了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概念,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法律确认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一种权利.马  相似文献   

16.
所有制及所有权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所有制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广义的所有制还包括流通中的产品所有制,分配中的剩余产品占有制,消费品所有制等。与市场经济直接关联的所有制是流通中的商品所有制或商品所有权。产权是商品所有权的转化发展形式,是联结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中介。那种简单地把产权等同于所有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发展形式。产权和产权制度使所有制和市场经济密切联系,并使两者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国企所有权分权构造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企所有权的构造性特征入手,考察了国企所有权的宏观权能和微观权能及其权能要素,论证了把宏观权能赋予国家和把微观权能赋予劳动者群体,从而重塑国企所有权制度——国企所有权分权构造原则,并阐明这是国有企业的制度根基和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三个有利于”思想,是为了阐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理解这一经济制度,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一调整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三个有利于”的要求(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经济制度的制定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在分析我国的商品制度时,明确指出:它“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主席的这个重要指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性质和特点,阐明了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必要性。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这些教导,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商品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法权,自觉地把经济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巩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表现,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所有制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客观经济制度,它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一切社会经济利益都必然要归结到所有制上来。马克思曾讲过一句名言:所有制是把生产关系的全部理论重复一遍。“任何所有制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中国古语亦云:天下万物皆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天上之清风与山间明月,可任尔享用矣。所以物质财产的归属,占有、使用、支配、都必须受特定的所有制制约。它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