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2年,高尔基写成了他的最著名的社会哲理剧《在底层》。高尔基说,他在这个剧本中发出了“起义的信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这个剧本的内在意义是“不惜任何代价以求自由!”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在苏维政权建立后曾因对革命后的现实不满而对革命产生过怀疑,这一情绪在他的创作中也有体现。他通过塑造人物,发掘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描述了一些人在革命中的表现。本文试通过对高尔基《1922-1924年短篇小说》中的《卡拉莫拉》这一作品的分析,研究高尔基在作品中的新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戏剧文学中,人物台词是表达主题、塑造典型人物、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尔基说:“要使剧本的人物在舞台上,在它的演员的扮演方面,具有艺术的价值和社会的说服力量,就必须使每个人物的台词是有严格的独特性和极富有表现力的……”(高尔基《论剧本》,见《文学理论参考资料》第七八六页,高教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十月第一版)高尔基所说的“严格的独特性”,是说台词要充分体现出人物的独特性格;所谓“富有表现力”,是说台词所体现的性格,不仅具有社会典型意义,而且台词本身应当是最具艺术力量,最能从艺术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①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蛮人》(1905)等剧作。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同时还深刻地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  相似文献   

5.
郭老的历史剧在他的艺术宝库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屈原》、《蔡文姬》和《武则天》都有代表性。《屈原》以浪漫主义见长,《蔡文姬》表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武则天》又以现实主义别开生面。这种表现方法的差异,就使它们各自的人物语言(台词)显示出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屈原》和《蔡文姬》侧重于主观抒情,《武则天》侧重于精细刻划。《屈原》、《蔡文姬》侧重于以抒情表现思想,《武则天》侧重于以议论表现思想。因此,探讨《武则天》的语言艺术,会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评价郭老历史剧的艺术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话剧剧本是说话的艺术,或者说是人物对话的艺术,或者说是通过对话写人的艺术。所以,高尔基就指出“用来写剧本的口语对于剧本具有多么巨大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剧作家创作剧本,总是服从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在认真开掘题材和编织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必然要十分注重人物语言的锤炼。郭老谈他写《武则天》的体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作为剧作家早已闻名全世界,他的剧作与小说、政论、文艺理论一样,成就是卓著的。仅在二十世纪初,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们》(1905)、《敌人》(1906)等作品。而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三十年代,高尔基连续创作了《索莫夫和别的人》(1931)、《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1931)、《陀斯契加耶夫和别的人》(1932)、《瓦萨·热列兹诺娃》(1935,新编本)等著名剧本。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表明了资产阶级家庭有如资产阶级制度必然灭亡的趋势一样,最终必然崩溃和瓦解。在苏维埃时期高尔基的剧作中,反映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激烈冲突的戏剧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艺术表现。作家在三十年代初创作的几个剧本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间从中学毕业而又没有读过高尔基《海燕之歌》(以下简称《海燕》)的人,大概是不多的。是《海燕》(或又加上《母亲》选段如《在法庭上》等)使新中国的一代学生青年最初认识了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的伟大代表者”的高尔基,并由此进而认识近代俄国和俄国革命。即使在“四人帮”横行的年月,《海燕》仍然作为“传统篇目”印在不少地方自编的语文课本中,没有中断。“四人帮”不是有一个“空白论”(胡说什么从巴黎公社到“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文艺的一个空白)么?江青不是曾经狂叫要“把高尔基倒过来看看”么?江青的一条“咬狗”(借用鲁迅先生语)不是曾经咬住高尔基不放,说什么《海燕》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么?然而有几个人去理会他们?!而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作为剧作家早已闻名全世界,他的剧作与小说、政论、文艺理论一样,成就是卓著的。仅在二十世纪初,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们》(1905)、《敌人》(1906)等作品。而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三十年代,高尔基连续创作了《索莫夫和别的人》(1931)、《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1931)、《陀斯契加耶夫和别的人》(1932)、《瓦萨·热列兹诺娃》(1935,新编本)等著名剧本。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表明了资产阶级家庭有如资产阶级制度必然灭亡的趋势一样,最终必然崩溃和瓦解。在苏维埃时期高尔基的剧作中,反映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新  相似文献   

10.
前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在二十余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本年表真实地纪录了这一友谊的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从“底层”中来的文学家高尔基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是如何景仰和爱戴;列宁对高尔基又是如何关怀、爱护和帮助。他们是革命同志,又是知心朋友。年表反映出高尔基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在伟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以后写道:“弗拉基米尔·列宁,这个世界的伟大的真正的人物死了。他的死在那些知道他的人们的心上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扑灭列宁在这个疯狂世界的窒息的黑暗里所举起的火炬。从来没有一个人象他一样真正值得全世界的永久的纪念。”作为列宁的挚友,高尔基当时的心情是十分悲痛的。列宁对高尔基的思想和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对高尔基的亲切的关怀和诚恳的帮助,成了高尔基前进的巨大动力。列宁与高尔基,一位是伟大政治家,一位是伟大艺术家,他们之间的亲密友谊,在世界革命史和世界文艺史上是令人瞩目的。出身“底层”、饱尝艰辛的高尔基,以一个憎恨压迫、憎恨剥削的革命者的目光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揭露社会黑暗,投身革  相似文献   

12.
《夜店》是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研究《夜店》的剧本改编,包括艺术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关的背景、过程。首先是从高尔基的剧作《底层》到柯灵、师陀的话剧《夜店》的外国剧作中国化;其次是柯灵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夜店》的舞台剧电影化。对《夜店》的剧本改编的艺术性、创造性有深入的、细微的解释,并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德伏列茨基的话剧《外来的人》,轰动了苏修的戏剧舞台和整个文坛。苏修的一些主要报刊《真理报》、《苏维埃文化报》、《文学报》,以及《戏剧》、《文学问题》等等,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吹嘘这个剧本是“苏联好久没有上演过”的好戏,剧本主人公切什科夫的出现是“时代的命令”,切什科夫是所谓“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旗帜”,是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文学的命题而乐道,有的还说那是高尔基的“著名论断”,比如《禁区·荒区·闹区——对文艺研究的一点看法》一文(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二期)。但是,高尔基在何时何地作过这个著名的论断呢?谁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根据。由于求知欲的驱使,我曾翻阅过高尔基的一些文学论文,也查阅过我国文学家编著的《高尔基论文学》之类的书,都未能发现这个著名论断。直到今年,在《书林》第三期看到钱谷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才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写下的著名散文诗《海燕》发表已经八十年了.一九○一年高尔基在黑暗深重的沙皇俄国,通过《海燕》直接呼唤革命暴风雨的到来,歌颂革命者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暴风雨之前》一文中,也直接引用了《海燕》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从此《海燕》成了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化身,而高尔基则无愧地被人们誉称为革命暴风雨的"报信者".从一九○一年发表《海燕》起到一九○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指出:“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其实,《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也同...  相似文献   

17.
一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称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为什么列宁如此高度评价这本书,说它“非常及时”呢?为什么列宁没有从这本书的其他方面来评价(尽管它无论从人物塑造、结构情节以至艺术语言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而单单强调它是“非常及时”的,那末,它又“及时”在哪些方面呢?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了解高尔基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写作与出版这部作品时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作家又是怎样处理、描写和对待这些历史事件并“非常及时”地正确理解和完成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所提出的历史使命的。  相似文献   

18.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马健翎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剧作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采取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生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九年,马健翎和边区民众剧团的同志遵照“以写新内容的剧为主”的方针,总共编写和演出了几十个革命现代戏。其中有的保留下来,流传开了,有的演出之后,剧本在战争中散失了。刚解放时,出版部门曾将解放区出现的优秀作品选编为一套《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里面就收进了马健翎创作的《血泪仇》、《穷人恨》、《保卫和平》、《大家喜欢》等四个剧本。周扬同志在第一次文代会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中,充分肯定和赞扬了马健翎在革命现代剧创作方面的成绩。一九六二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坐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时,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收进了马健翎在延安时  相似文献   

20.
《夜店》是师陀和柯灵改编高尔基名剧《底层》的成功之作。改编主要表现在:一、戏剧主题的改编,从人性的憧憬到人性的荒野;二、人物形象的创造性改动;三、为适应中国文化和观众接受习惯所做的改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