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现代中国深受内外多重强制力量的支配,实现国家和人民免于支配的共同理想,需要党自觉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并坚守其免于支配的根本要义。在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中,“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根本政治路线,构成争取免于支配的政治保障;“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根本组织路线,构成争取免于支配的组织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构成争取免于支配的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申永华 《南都学坛》2005,25(3):119-121
追问人的本质和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明确了社会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确立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唯物史观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在对流行的技术和人的本质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刻意义.文章强调,只有通过对人和技术的相互界定,通过二者之间的解释学的循环,通过一种历史性的眼光,才有可能对人的历史和本质、技术谱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南社酝酿和初创过程中,虽然高旭、柳亚子都有积极活动,但陈去病是首倡南社第一人,并且实际上被视为社长。陈去病还在南社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协助组织越社,参加长沙、北京的南社雅集活动。南社成立后屡生风波,陈去病劝导南社成员相互宽容、维护团结、避免分裂,因此,他在南社中的崇高地位和声望始终受到南社成员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批判诠释学把诠释学的理解、解释活动与批判、反思活动联系起来,突显了诠释学的实践、应用与沉思真理之功能,在理解的诠释活动中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式古典智慧,促使诠释学由意义的理解走向对遮蔽正确理解因素的深层解析,从而开掘出诠释学的理性重建功能,在现实层面上实现了理论批判与实践重构的对接。如此一来,批判诠释学被发展为一种综合了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用"实践"、"应用"和"真理"三个概念来表示。  相似文献   

6.
熊光炯  熊光林 《老友》2021,(4):8-10
熊大阅是从远近闻名的教授村——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走出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数十年来,他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多项造船工业与国防机械工业的重大建设项目,为共和国重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1989年,熊大阅被授予第一批全国工程勘察大师称号,成为工程勘察设计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专家,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作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民族与国家关系思想是当代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在当下也遭遇了时代冲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蓝本,可以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思想,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能非常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民族与国家关系思想对于现时代的指导意义,对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并非如一些社会语言学家所指责的那样,不关注语言的历史变化。他的理论实际上将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其共时与历时的二分法不仅不与现代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相矛盾,而且能帮助社会语言学家们量化他们的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并不存在徐大明教授所提出的所谓"时间深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以词典体的文本形式出现,背后隐藏着他对人性、人格的高度关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则从叙事者的角度出发,表达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两部小说有着相同的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描写丧失话语权的小人物,表现他们的悲苦命运;探索“人”的价值,表现他们在生存重压下人格的裂变;描写女性命运,揭示造成她们悲剧的根源。在小说创作上,二者也有着相同的表现手法,都运用了复调的结构,通过“我”和他人的叙述交叉推动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以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的错误思维方式为契机,内在地揭示了科学实践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在唯物史观的一系列主要原理中得到了验证和运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当代通俗表达,也是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森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就森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容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森林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盖娅"神话为例,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家园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对生态圈的影响.其中着重阐释了原住民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思想认识的角度 ,即从认识路线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在深化劳动价值理论讨论中“要素价值论”存在的问题 ,并说明理论研究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价值”“伦理”“道德”诸范畴的界定和区分在国内外学界并未达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意义辨析和范畴区分。从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视角对“价值”“伦理”“道德”进行溯源式的考察可知,“价值”的原初内涵是人类根据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事物或对象所进行的评价,其中对人的生活及行为的“善恶、好坏”评价是伦理维度的价值评价,对事物的“美丑”评价是审美维度的价值评价;道德的原初内涵是在特定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中自发形成或主动构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价值”“伦理”“道德”具有内在联系,同时也具有关注点和视角方面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5.
高清海先生的逝世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但他所创造的哲学与生命内在统一的思想和原则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集中体现在高清海先生生前所坚持和强调的"为人与治学的内在统一"、"哲学与人的本质统一"和"生命和哲学的相互映照"等观点和学说之中.正是这些观点和学说,构成高清海先生"生命哲学"的思想真谛,同时也成为我们解读高清海先生"哲学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