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半截花带     
前,苗家山寨有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叫黛香。一天,黛香到寨外的河边洗衣,被一条蟒蛇精抢到山洞里去了。寨上男女老少都争着跑出寨去救黛香。有两个后生,一个叫巴良,一个叫巴贵,他俩提起斧头、马刀追,追过了几十道小溪,跑烂了几十双草鞋,他们追到一个冷冷落落的寨子,听见一片哭声。巴良问寨子里的人:“你们哭得这般伤心,到底是为什么事?”寨上的男女老幼一齐回答说:“蟒蛇精每年都要我们苗家供它一个年轻肥壮的人吃,不然,就要把全寨人吃光。”巴良想:蟒蛇精是个大害,不除掉它,这一方人就不得安宁,更救不出黛香。他对寨上的人说:“父老兄弟姊妹们,…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绿春县坪河公社大头大队,有三个寨子。大头寨三个队全是哈尼族;老勇寨两个队全是瑶族;另一个寨子,住的是苦聪人。多年来,这三个寨子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跨越澜沧江中游的那条古老而又凝重的“西南丝绸之路”边缘,盘桓着一个月牙形的大江湾。大江湾斜斜地旁伸出两条矮小的山脉,远远看去,非常像是一双舒展开来的玉色手臂,臂弯里款款地搂定了一个约有三五十户人家的灵秀而小巧的白族寨子。 寨子名叫鹿鸣寨,后依云岭前临大江,进出寨子的门户全赖于一个狭小的岩洞,除此别无他径。因为与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比,鹿鸣寨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明清以来的许  相似文献   

4.
扼守山石     
鄂渝交界的崇山中高耸着一座石山岗,山岗上的寨子叫"鱼木寨",又叫"鱼目寨",是高悬于云雾之上的"世外桃源"。鱼木寨地形像一条鱼,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四面绝壁,多为缓坡台地,有六七百亩田地,几百人在上面生产生活。往日鱼木寨仅有从南面高山坡地进出的一条独路,后来在寨北、寨东悬岩上开凿出两条石梯路。现今从两处石梯路下山过涧就是国道,搭车可到湖北利川、  相似文献   

5.
有一道风景,让人留恋;有一处地形,让人惊叹;有一片产业,让人赞美;有一村家园,让人神往--这就是2013年被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细杉村,一个白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聚居的美丽村寨。  相似文献   

6.
花的红光     
正一条河流,一个山坡,一座山寨。那河流就叫洗车河,是酉水河的重要支流。河面较宽河水清澈,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不时地飞来些水鸟在河边觅食,毕竟是大山里流出来的乳汁——她就是那么的纯洁。这座山寨就叫红光。她隶属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离镇政府约二三公里。山寨建在山坡上,背靠大山。寨前一条清澈见底的洗车河,予山寨以灵气。前有长流水后有大靠山,按祖辈人的说法,这寨子风水好啊。的确,这寨子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岁月静好,那一栋栋依坡而建的吊脚楼、转角楼便是很好的映证。吊脚楼、转角楼是土家族特有的  相似文献   

7.
枇杷,给人喜气。 画家朋友说:枇杷,带来财运。 畲寨已不再是寨子,与6年前完全不同了。畲族山民们已从老树底下搬了出来,他们住着楼房、享用着电视电脑,公交车沿盘山公路一直开到了村口。但村民们还是爱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寨”。也许是他们的心仍生活在大自然中间吧。  相似文献   

8.
在滇南边防线上,有一位长年累月在那里战斗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白黑木,是个哈尼族干部。他时刻关心杂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和安危冷暖,却很少考虑个人得失。他的心是和边境少数民族紧紧连在一起的。绿春县南面靠国境线的地方,有一个叫马骑寨的山寨。一九七七年三月,寨子不慎失火,不到一小时工夫,八十三户社员的房屋、粮食、衣物全部化为灰烬。县武装部领导决定派参谋白黑木去那里帮助群众恢复家园。他以急行军的速度来到马骑寨后,发现这里领导基础薄弱,群众情绪低沉。确实是  相似文献   

9.
董胜 《民族论坛》2005,(3):16-17
作者小述:萝卜寨在成都西边的汶川县雁门乡,它是汶川最大、最古老的羌寨,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修建碉楼的羌寨。第一眼看见萝卜寨,脑海中就泛起疑问,为何不叫鱼寨或者玉米寨?寨子坐落在半山腰一块突出的坡地上(俗称凤凰岭,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背山面水,站在寨子前沿的晒台上,山川河流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13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新丰、骆团村70多栋木楼被火魔吞噬,变为一片废墟,令人痛心疾首! 新丰、骆团是一个大团寨,世人一直叫她骆团,有人说这里住着的是古代骆越民族的后裔,所以叫骆团,我不曾考证过,不知确否。因为人口多,这里分为两个行政村。但我们当地人一直统称之骆团。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2月13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新丰、骆团村70多栋木楼被火魔吞噬,变为一片废墟,令人痛心疾首!新丰、骆团是一个大团寨,世人一直叫她骆团,有人说这里住着的是古代骆越民族的后裔,所以叫骆团,我不曾考证过,不知确否。因为人口多,这里分为两个行政村。但我们当地人一直统称之骆团。我从小就佩服骆团人的勤劳能干。我们当地俗话说:  相似文献   

12.
正走马坪白族乡是张家界市桑植县7个白族民族乡之一。这里有白族、土家族、苗族、回族、黎族、侗族、瑶族、满族、壮族等9个少数民族,共8347人,占总人口的98.5%;白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白族664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9.6%,土家族156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8.7%。"走马坪,坪走马,舞龙除火(神)来化煞,薅草锣鼓大又大!"一句俗语,道出了走马坪白族乡特有的民俗文化。昔日的走马坪白族乡,是一条上四川、下洞庭的古盐之道。当年的骡马铃铛似乎还回荡在如今的山山寨寨,它也因络绎不绝的商人、小贩选择在此处给骡马添草、稍息而得名走马坪。  相似文献   

13.
傣家两姐妹     
在祖国西南边境上,有个名叫金水河寨的傣族村落。这个寨上有一对亲姐妹,都是五好民兵。姐姐叫梁美珍,妹妹叫刘淑芬。两姐妹为什么不一个姓呢?这是因为妹妹从小给贫农刘玉再做养女的缘故。说起两姐妹练武,寨上没有一个人不竖  相似文献   

14.
十月十五日,麦地坪赶庙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俊德 《民族论坛》2003,(11):16-16
农历十月十五日,到麦地坪赶庙会,成为金秋十月张家界白族人最乐意的去处。麦地坪是桑植的一个白族乡,庙会这天,家家户户杀猪宰鸭,用白族人的豪爽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到处人山人海,笑语欢歌,买卖繁忙。麦地坪庙会,也叫“本主会”,是白族纪念本主(即祖先)的一种祭祀活动。据《桑植县志》载:桑植白族始于云南大理。1271年,蒙古大汗对南宋大举进攻,忽必烈派大将兀良合台就地征募了一支二万余人的“寸白军”,不久“寸白军”遭到解散,不少军士流落长江两岸,湖南白族始祖谷均万、钟迁一、王鹏凯等人来到桑植,开荒斩草。三位祖先以狮子岩、錾子岩、…  相似文献   

15.
从前,靖州飞山脚下的东南方,有一个大寨,寨上住着三百三十三户人家,种着三千三百三十三担山坡地。这里粮食富足,尤其是这里的山林中生产木耳,是难得的山珍,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实在安乐。不料有一年,皇帝派来了一个县官,叫杜长南。他脖子生得又粗又短,脑壳又尖,心肠狠毒,一肚子坏水。他一上任,就派人到各寨,贴出了一张张告示,派捐派款。这天,又贴出一张告示,上面写道:“皇帝要木耳,每户一百斤;哪家没有交,就用人耳顶。”天啦!这怎么得了!每户要交一百斤木耳,全寨每年最多也只能收三千三百三十三斤,全都交了,也还差得远。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  相似文献   

16.
归朝这地方     
归朝位于云南文山州富宁县境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称"富州"。历史上,归朝被称为老街三寨,因辖有老街、长沙、登冒三个寨子而得名。清朝以来的千余年里,归朝的壮族人创造的"那"文化扬名于世。"那"乃壮族方块字,即"田"的意思,多见于壮族民间流传的山歌、散记、道书、契约等手抄  相似文献   

17.
拔茅寨     
寒冰 《民族论坛》2001,(4):36-36
拔茅寨是酉水上游一座依山傍水的土家山寨。寨前是奔流不息的酉水河,寨后是绵延高耸的白云山,寨子则在山之间有限的空间里顽强地成长着。在过去公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里曾是很繁华的码头。人们沿着酉水下凤滩、过沅陵、经常德、到洞庭、达江汉,一路通江达洋。将山里的木材、油桐、药材、野味等山货送到山外,又将山外的布料、瓷器等货物运进山里。拔茅的街市便红红火火,有了名气。拔茅的水手经过风浪,拔茅的汉子见过世面。拔茅的号子经过洞庭朝露晨雾的浸润,便象那酽酽的包谷烧,浑厚激越,诱人而有穿透力。  据说,拔茅寨原来叫…  相似文献   

18.
沈丽 《中国民族》2013,(7):6-12
潘年英,侗族,人类学家,出生于贵州省,现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多年来。潘年英一直关注贵州高原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注重对这些寨子的历史文化研究,更心系今天依然生活在寨子里的人们。潘年英将田野调查与现实采访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这些古老村寨动人的人文画卷。让我们走近潘年英教授。走近那些他心里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寨子。去感受和触摸别样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昔日胶坭坝胶坭坝在贵州省安顺县城南,离县城四、五里地,解放前是个有名的穷寨子,全寨六十三户人家,六十户是苗族,三户汉族,大口小口三百三十二人。到解放的那年,这六十三户人家,有四户中农,七户佃中农,四十九户贫农,三户雇农,耕种田土共有六百多亩,六百多亩田土中,属于本寨人所有的,不过二十亩,其余全部是向地主讨(租)  相似文献   

20.
闹寨     
闹寨“闹寨”,老土话,城里人管它叫“玩耍”。每每青山融尽缕缕炊烟,寨里的老人一个个端着老大的海碗,珊珊走出古色古香的木屋,三三两两来到寨子风口那几株根须盘’6通今的风水树下,或席地或倚石,你挟我碗里的菜,我吃你碗里的饭,那场面很“共产(餐)”,尔后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