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逸事     
佚名 《金色年华》2011,(11):48-48
纪晓岚答联戏太监 相传,纪晓岚刚进翰林院时,并不引人注意,连太监总管都不认识他。有一次,太监总管见他身穿蟒袍,手拿白折扇,觉得怪好玩的,便出一联道: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一生平易近人,曾与各界的不少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深得毛泽东同志的称许。两人常叙话时局、探讨学问。毛泽东每次致函,都亲切地称他“沫若兄”。一九四五年,郭沫若对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毅然亲赴陪都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十分敬佩,以“泽东”二字冠首,题一联云:泽色绘成新世界;东风吹变旧山河。到了晚年,郭沫若又题赠如下一联:泽及中华,十亿万人民皆波澜;东升红日,五千年瘴气尽收之。联首、联尾分别嵌入毛泽东的名和字,堪体妙…  相似文献   

3.
胡静怡 《老年人》2010,(4):46-46
我的老家是宁乡双江口。双江口濒临沩水,有一义渡亭。幼时,曾见义渡亭有一联,篮球大一个的字刻在麻石上。联曰: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居先。  相似文献   

4.
胡静怡 《老年人》2010,(2):44-44
古代戏台联,常多牧言,俗中见雅,意于言外。长沙朗梨陶公庙一联,流传甚广,颇有深意: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相似文献   

5.
文化宫     
《老年人》2002,(10)
郑板桥判案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有位教书先生来告状,诉说在财主家教书一年多,原定八吊钱的酬金主人赖账不给。郑板桥想:莫非这位先生文才差,误人子弟,主人才不付酬金?就想考考这位先生。他出了一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教书先生略加思索,朗声对道:“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一听,觉得这先生有真才实学,就毫不犹豫地判他胜诉。(彭文扬)名家名剧巧入联盖叫天是我国京剧界的武生泰斗,素有江南活武松之称。有一次,他的朋友吴湖凡看了他演出的京剧《三岔口》和《十字坡…  相似文献   

6.
画画·做饭     
我没有正式学过画。我父亲是画家,年轻时画过工笔画。中年后画写意花卉。他没有教过我。只是在他作画时,我爱在旁边看,给他抻抻纸。我家有不少珂罗版印的画册,我没事时就翻来覆去一本一本地看。画册以四王最多。还有,不知为什么有好几本蓝四叔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姓俞的农民,19岁时学会一门可以挣点小钱的手艺,22岁结婚。婚后他打算做工、种田,老老实实当一个木工农民。他还因此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做一本生意图薄利”,下联是“种二亩土地贪安逸”,横联是“得过且过”。可是有一件事却让他觉得这种想法不对,自己的命运必须  相似文献   

8.
《现代妇女》2008,(6):32-32
阿赛姆的同事中有一位青年售货员,他在工作时常常使用卡耐基的自我激励警句以控制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学生,只在暑假期间到保险公司去做出售保险单的销售员。在两周的理论训练期间,他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在有了一些销售经验之后,就定了一个特殊的目标——获奖。要想做到这一点,他室少要在一周内销售一百份保险单。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2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他引用了清朝大臣左宗棠的一副名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心忧天下”四字。道出了左宗棠御外辱、保边疆的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10.
结婚时,人们总爱贴个大红的字,这一古老的习俗,曾有过一段有趣的传说。宋代宰相王安石,20岁时尚未娶亲。那年,他赴京赶考途经马家店,见一飞檐门楼下挂一走马灯,上写“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对字联。王安石信口说道:“好对”,便扬长而去。此话恰波站在门旁的一家丁听到,即去禀报院主人身员外,等马员外闻讯出来。王安石已无踪影。翌日,王安石在考场顺利考完并交了头卷,受到主考官的赏识,又传他面试。考官带王安石走进~间房子,指着墙上挂着一面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让其对对子。王安石不慌不忙…  相似文献   

11.
推群独步功以才成──贺龙咏联的故事周保林贺龙常自谦地对人说:“我是个没喝过墨水的大老粗。”其实,他天资聪明,才学过人.尤其善作对联。他的统战对联,更令人叫绝。南北墩,是湘鄂边界上的一条土家族与汉族人聚居的小街,湘鄂两省便以街中心的“东西井”为界。19...  相似文献   

12.
蝴蝶是动物中的美学家,尤得古今诗人文人的喜爱。蝴蝶入联。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有一联:“蝶乃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清人郑板桥题扬州芍园一联曰:“移花得蝶,买石饶云。”清朝乾隆皇帝曾出一联“花间两蝶斗”,纪晓岚对日“水面一鸥游”。《笑联新编》中有一联:“听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4):62-62
以酒壮胆 有人牙痛,等到拔牙时,又害怕了。牙医让助手给了他一杯威士忌,然后问:“现在有胆量了吗?”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宫     
《老年人》1997,(1)
“五有”对联老有所养无儿照样能防老;有院自然好安家。老有所医送药延医,阵阵春风苏老树嘘寒问暖,潇潇时雨润虬枝老有所乐及竹菊梅兰,四时同乐;伴琴棋书画,百岁添筹。老有所学神游艺海千帆竞;习谱瑶园百卉妍。老有所为老骥愿驰千里足;春蚕乐献满腔丝。熊尚鸿老少对钓翁江边垂钓。有小孩脱衣挂在树上,下水游泳。钓绪不悦,匿藏其衣。小接见状,上岸求情。钓翁吟出一联:“高高古树为衣架”,叫他应对。小孩嘻嘻对日:“滚滚江河作澡盆。”钓翁喜其慧敏,和他结为忠于交。(王延林)年龄某翁鳏居,有人为他介绍老伴。几次接触,女方…  相似文献   

15.
战胜诱惑     
黄景祥 《老年人》2008,(6):16-16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画堪称一绝,索求者甚众。但他秉性刚直,疾恶如仇,从不屑为品劣之人作画。某盐商欲得他字画显众,屡以重金相求均不得,当他得知郑板桥有喜吃狗肉之嗜好时,便巧扮一店铺主人,设店路旁。遇板桥路过,即以美味狗肉相邀。板桥闻香驻足,食毕欣然为店主泼墨一幅。事后,郑板桥方知上当,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16.
对联亲情浓     
我刚读大学时,很喜欢对对联,于是便订了一份《民间对联故事》杂志。放假时带回家,父亲看见了,竟爱不释手,渐渐也成了一个“对联迷”。 父亲退休后,更加喜欢对联。那时的通讯并不发达,父亲常常给我写信。信中,他总要出些对联让我应对,而且联语中蕴含着对我的期望和关怀。比如,他有一次出的上联是“勤勤恳恳学,后进可  相似文献   

17.
甘蓝 《现代交际》2004,(5):30-31
金庸在中央图书馆当小干事时,怀着对文学的痴迷和热爱,在工作之余,他模仿当时一份叫《时与潮》的半月刊,和几个老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份名为《太平洋杂志》的刊物。他自任主编,其内容主要是刊登国外翻译过来的作品。他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料,每天上班时一有空闲就编他的杂志。下了班,他就  相似文献   

18.
镜子店联:“但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去眼同明。”家用电器联:“古今中外尽收眼底,喜怒乐发皆注心头。”煤炭铺联:“售人岂作趋炎态,知我常输献曝诚。”皮革店联:“狐裘卅年名相德,羔革五缄大夫风;”浴池联:“共浴一池水,分享四季春。”马车业联:“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理发店联:“推头剪发除旧貌,修面吹风换新颜.”粮店联:“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石灰厂联:“炼尽阴阳出火炕,留将清白在人间。”乐器店联:“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废品收购店联:“我岂肯得新忘旧,君何妨以有易无。”糕点店联:“…  相似文献   

19.
有奖征联     
笑尘 《老年人》2005,(5):50-50
顾名思义,喜庆联是为可喜可贺之事所作的对联。如家国的庆典、创业的成功、某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婚诞、寿庆、乔迁等,都足以让人们一挥生花之笔,一吐祝福或兴奋之情。与其他联语相比,“当事人”往往更乐于读喜庆联。因为喜庆联除了予人以语言艺术的享受之外,更能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非常讲究教子艺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砚铭教:宋代大文学家苏武的长子苏迈赴任时,苏轼送给他一方砚台.他在上面亲手刻有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于,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还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父亲的嘱咐.做一名勤政廉洁,爱民如子的清官。遗书教: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在52岁时始得一子。晚年得子,他当然十分疼爱,但他从不溺爱,而是经常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儿子的自立能力。儿子长到6岁时,特地做了个小板凳,让儿子站在小凳上洗碗。当儿子长至IJ10岁时,他又准备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