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火金 《学术界》2012,(2):177-185,287
吴文化孕育于古代吴越之地,在独特的内陆湖泊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的文化内核,呈现了趋水内敛、多元杂并、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吴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弘扬吴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进行关联和整合,对于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眷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眷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融合古今 汇通中西——略论吴文化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们讲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性大文化。它同中国其他区域文化一样,是中国文化的子文化。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最富开放、变革的文化,充满融合、辐射的功能。因此,它的覆盖区是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今最富裕的地区,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最有希望的地区。我们所说的吴文化地区,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太湖南侧的杭州、嘉兴、湖州,长江以北的南通、扬州等地区。吴文化地区处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它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地区和上游的巴蜀文化地区,构成了一条长江经济文化带。黄河哺育了中国的古…  相似文献   

5.
共生互动:经济与文化关系探析周志山,方同义,朱桂谦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当代已成为面临世纪之交的世人所瞩目的热点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我们认识经济与文化关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太伯奔吴,是中国古代中原与东南地区文明交流,华夏与吴越民族相通融合的重要标志。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丰富和弘扬,对于长江下游吴文化区域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一、以让季历,至德风范孔子赞颂:“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撰《史记》,作《世家》三十篇,列《吴太伯世家》为第一,在“太史公日”时,一开头就引述孔子的这句赞语。他们如此推崇太伯,是很值得后人认真思索的。在中国历史上,一次次频繁的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狼烟滚滚,刀光剑…  相似文献   

7.
1早在旧石器时代,太湖三山岛上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宁镇地区出现了北阴阳文化和湖熟文化,这些常被人称为先吴文化。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荆蛮建勾吴,最初中心在无锡一带,春秋时期迁到苏州,直到夫差败亡于越,这九百年的历史一般称为狭义的吴文化。以后的吴文化一般称为后吴文化。但是,我们将要使用的吴文化是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通史性的吴地区域文化。其区域是以太湖流域为腹心的宁沪杭三角  相似文献   

8.
总述吴文化博览苑(简称吴苑),亦称吴文化公园,旅游界称它为无锡民俗村。它位于江苏省锡山市堰桥镇西高山,距无锡火车站13公里;贯通长江南北的锡澄公路在苑门口通过;沪宁高速公路道口在吴苑东侧,堰玉、堰长公路通向周围乡镇;山前后都有河道码头,可以停泊游船;硕放飞机场距吴苑19公里,是交通便捷之地,与著名的徐霞客故居仅一水之隔。吴苑是国内由农民捐资创办的第一座文化园林,由中国名镇堰桥镇管理,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世纪文化工程(1984~2010),现已完成第二期工程,已开放17个展馆和建成相应的配套设施,其中有接待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吴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丰富内涵是多元复合的。疆土幅员的辽阔广大,人文地理的复杂殊异,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各种区域文化的产生,使得中华文化兼具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因此,对中华文化的研究,既要关注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统一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又要关注各有个性、各具特点的缤纷多彩的区域文化。吴文化就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括的地理区域西起南京,东至上海,南达杭嘉湖,北至扬州、靖江、南通、启东一线,是长江下游的三角洲地区,以太湖为腹地,以苏州、无锡、常州为核心地带。吴文化源…  相似文献   

10.
在对区域文化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不可缺少的基础,区域经济建设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证;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创新区域文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学研究所和《江海学刊》要我写点对吴学(吴文化学)的看法,我长期生活在江苏,又在博物馆接触到不少有关吴文化遗址和墓葬的遗物,一直在做文物历史和考古研究工作,对“吴文化”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因此不揣翦陋,略述己见如下:在谈本题之前,我想谈一下历史学和文化史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广泛的历史涵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目前所说的历史,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史学便是记述并探究人类社会进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按时代顺序,通过占有并处理反映历史事实的史料,阐明全部人类社会运动的过程及其规律;具…  相似文献   

12.
近代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许周鹣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在封建社会与近代社会交替之时,吴地女性较早地摆脱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宗法制度的控制,走出传统封闭文化的怪圈,跨入近代社会。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一方面与封建末世吴地女性文化的特点有内在联系,另...  相似文献   

13.
吴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吴文化是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产生了灿烂的现代文明。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形成了特定的吴文化学(简称吴学),江苏省锡山市农民兴办的吴学研究所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研究单位所成立的吴文化研究机构和广大的学术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刊将陆续刊载这方面的文章,以推动吴文化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前言吴学,是吴文化学的简称。这是吴学研究所建立以来以吴地区域性大文化为研究内涵提出来的学术概念。也是吴文化研究在当代的发展。本文研讨的内容,是以吴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案头放着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先后出版的2辑共18册《吴文化知识丛书》,这是无锡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主编的系统介绍吴文化的知识性读物。按规划,这套知识丛书总共有50册左右,分编为5辑,争取在5年内陆续出齐。吴学研究所是一个民间创办的社会科学研究单位,能向全社会作智力投资奉献出如此有气派的知识工程,确实令人赞叹、敬佩!高燮初先生说:“吴地不仅山明水秀,交通便利,在大量优美的景观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这套知识丛书,就是开掘多姿多来的吴文化宝藏的成果。正如中国社科院李学勤教授在《序》中所称道…  相似文献   

15.
五月二十日,在第三次吴文化学术座谈会期间,正式成立了“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一九八○年江苏省考古学会成立时,我省十三个文博单位联合倡议开展吴文化的研究,并建立了“吴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当时,考虑到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开始,因此在一九八一年省考古学会年会暨第一次吴文化学术讨论会时,先成立了“吴文化研究小组”。近三年来,“吴文化研究小组”在省考古学会和各文博单位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团结了很多热心于吴文化研究的热心人士,包括从事文物、考古、历史的专业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基本上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另方面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把吴文化研究推向系列化、专题化,使吴文化研究进一步为当前无锡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由无锡吴学研究所主办,得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协办的“’96吴文化研讨会”,于4月6—8日在江苏省锡山市吴文化公园举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先从考古发现上证明“太湖地区的吴文化直到春秋晚期才繁荣”这一现象入手,进而推出一系列考古学佐证,揭示宁镇地区湖熟文化与吴文化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并结合当时地形地貌的推断、“横山”“梅里”等相关地名的记载与传说、“吴”之名称的来源,从考古、史籍以及地理学、古文字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证,得出了吴国及吴文化应是以宁镇地区为发源地,继而不断向太湖地区扩张,最终繁盛壮大于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时期,三吴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三吴为核心的南方经济总体实力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由北向南开始转移。在此条件下,三吴的社会文化也向前迅速发展,并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宗教信仰是其表现之一。唐代杜佑的《通典》州郡十二以苏州、湖州、润州为三吴,稍后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25)中也以三州为三吴,说明唐人所指三吴主要为太湖流域。本文所指的三吴地区为唐代的苏州、常州、润州、杭州及湖州。此五州环绕太湖周围,中有江南运河相连。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与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即由多源头、多渠道、多民族长期交融汇集的文化。说多源头,不仅黄河流域,而且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说多渠道,不仅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而且异彩纷呈的各区域文化,乃至已被消化吸收了的域外文化,都为构筑宏伟的中华文化殿堂起过添砖加瓦的作用;说多民族,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换句话说,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共同创造的。多元一体,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同一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关…  相似文献   

20.
徐可 《浙江社会科学》2006,19(5):188-192
浙西新文学作家群是一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这片文化土地有着不可割断的精神联系;其在精神取向、艺术思维、审美表现等方面所呈示的共趋性特征,显然受到深潜的吴文化精神的浸染。透过浙西新文学作家群体的研究,可更全面地认识到隐藏其背后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滋养,可展示在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学现象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