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既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合理性超越,又实现了对它们的积极扬弃(即将其中蕴涵的唯物性和能动性引入自身),指明了新唯物主义与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区别,精辟地阐明了他的新哲学的实践原则及其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实践本质。如果用“唯实践主义”代替科学实践观,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诠释成“实践主义”,那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而是倒退到了他已经抛弃掉的旧哲学上去,对之作了退行性理解。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期,哲学界有一种倾向:借抬高实践的地位,以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有的同志称这种倾向为“唯实践主义”,笔者以为叫它“新实践唯心主义”更切当。列宁指出,对实践“可以作主观的解释,也可以作客观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关系;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去评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4.
新托马斯主义——这个现代天主教和梵蒂冈的官方哲学,是为数不多的现代资产阶级公开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流派。战后三十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宗教唯心主义的神学以致命的打击,使宗教的影响大大下降。同时,在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兴起了所谓“时髦”的哲学——结构主义、激进哲学以及西方马克思学等流派,也使新托马斯主义这个客观  相似文献   

5.
列宁写作于1908年2月至10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该书中,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恩格斯逝世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经验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该书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光辉文献。但是,由于该书主要是同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进行论战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反映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的德国资产阶级的需要,其任务实际上主要是对抗当时已广泛传播并对工人运动产生愈来愈大的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德尔班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也叫巴登学派或西南学派)的创始人,曾先后任苏黎士(1876)、弗莱堡(1877)、斯特拉斯堡(1882)、海德堡(1903)等大学的教授.他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史家,他的哲学史著作,如《古代哲学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揭示了七八十年代的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人类学、公有制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对“社会与人”之间关系所作的唯心主义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8.
感性直观是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主要工具,它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哲学的王座。直观贯穿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主题即自然和入,由于其哲学的直观性使他在社会历史方面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感性直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革命,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这一理解对马克思新实践哲学革命的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意识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灵哲学的各个流派都对意识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呈现出多元化的解释局面,但是这些解释存在很多问题。麦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神秘主义的心灵哲学思想。他通过考察对意识的取消主义式、二元主义式、唯心主义式、泛心主义式、新神秘主义式解读,指出我们不能解决心身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认识论、本体论、实践观诸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进行系统比较,据此提出把实践提到首位的哲学中包含着实践唯物主义与实践唯心主义的对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处于由多种哲学思想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网络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立足于实践观点反对传统的唯心主义井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又要始终不离唯物主义的基础,反对实践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终结了意识绝对确定性的哲学幻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又给予我们许多现实的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同历代机会主义的头子一样,长期以来,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搞修正主义。他们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为篡党夺权的思想武器,利用手中控制的舆论工具,大肆篡改、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搞乱了思想,搞乱了理论。因此,必须揭发批判“四人帮”在哲学战线上宣扬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3.
把历史唯物主义放在首位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理论领域的突出问题,也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但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都表明,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情况下,两者都不可能是彻底的,更不可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科学地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实践观,把它做为新哲学最根本的观点,从而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而又能够吸取其“合理内核”,于是便远远超出于费尔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研究中,对于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看待哲学党性原则的,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等问题,少数同志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认为,强调党性原则,就有可能使人们看问题产生“片面性”,不利于学术讨论的深入;有的同志甚至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主张把难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起来,而是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如此等等。他们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这就有必要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引言这期合刊集中介绍了资产阶级学者论述自然科学哲学的一些材料,其中主要是新托马斯主义者的文章,也有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和“苏黎世学派”代表人物的文章。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各个流派,特别是新托马斯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都力图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和现代  相似文献   

16.
1一39哲学1一4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 一:’’……_···……哀亚愚应该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 研究、·····,·····一,·文正部关于唯心主义评价问题的几点 看法·······……,,’’二贾顺先新托马斯主义为什么要标榜 理性············……赵炳寿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判断分类 理论述评······……张宝文古希腊公元前八至六世纪阶级 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卢剑波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 ............……哀亚愚试析实践的本质属性 ...··.········….…楼儿理想实验在…  相似文献   

17.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问题,不是一个局部性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各个方面的总体性问题;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问题,而且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义"问题;既不能用"马克思哲学"的提法来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也不能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阐述所谓的"超主义"、"超越本性"、"超意识形态"、"超党派性"、"超二元对立主义"的观点,不能回避或不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能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问题.与上述问题相联系,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当作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来理解.  相似文献   

18.
曾被恩格斯宣扬的哲学基本问题所意指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已经被左翼思潮所抛弃。马克思没有开创一种新的哲学,而是一种哲学的变革,而且后者与政治有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论战之交集处在于持有何种主体理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彰显了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传统对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是一种知识论路径的解释,这种解释遮蔽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思维变革的真正意蕴,只有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路径才能深切领悟其当代性意义;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知识论哲学思维的内部对立,马克思走出了知识论的思维路径,也就走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僵死对立;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新”,就在于它拆除了一切近代哲学出发的前提,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同质性之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哲学发展是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理论哲学是用理论方式,从理论领域出发探讨哲学问题的哲学;实践哲学则是用实践方式,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探讨哲学问题并改变世界的哲学。从理论哲学转化为实践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实践哲学是对理论哲学的超越。实践哲学有不同的派别,总的说来有两种实践哲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另一种是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是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是经验主义的实践哲学。以实践为核心,持实践核心论,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实践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实践一元论",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哲学",认为实践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本原。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又称为"实践主义",把实践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范畴。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和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哲学,实质上都是实践核心论,搞实践核心论或实践一元论很难与实用主义哲学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