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一是在于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二是在于它是在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中深化发展的;三是在于它是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理论使命的;四是在于它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以与时俱进为理论品格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将创新实践作为其创生发展的逻辑起点、理论源泉与原发动力,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学术品格及历史发展逻辑和客观现实依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宗旨的理论秉持.创新实践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自由精神的追求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不断拓展,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不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量.将自然生态美与人类生...  相似文献   

3.
李永根 《兰州学刊》2007,1(1):23-25
实践检验的客观效力有理论与事实的依据.一些科学哲学家否认其客观有效性是不符合科学史与生活实践的.只要我们并重检验的质与量,把握实践检验的整体性与过程性,就能不断提高实践检验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其理论核心正是这样的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这一实践论也中国化为具有特定辩证内涵的新实践论.它的形成过程是由毛泽东提出"具体实践"范畴,经突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实践批判论",到1992年以后,先后强调"实践创新论"和"人本实践论",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将这一历史过程逻辑化,人们看到:这一新实践论是以一般实践与具体实践、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实践批判性与实践创新性、实践的科学性与实践的人文性的四项辩证统一关系为其独特内涵和创新规定的.  相似文献   

5.
胡绪明 《兰州学刊》2009,(10):29-32
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我们党不断地进行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30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其概括为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党的理论创新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及其若干成果都集中体现在资本的“边界意识”这个核心问题的萌芽、形成和理论自觉的过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资本的“边界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实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一个总体性的价值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当前,存在着对现实的感性崇拜。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倾向把实践活动的双重品格加以割裂。实践活动由目的推动,由合目的的方法调节,而目的和方法则在认识活动中形成,在本质上属于理性范畴,因而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性品格;实践活动遵循着物质运动本身的规律,实践结果是物质运动合乎规律的产物,因而实践活动又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正是这种直接现实性品格,一方面使实跃活动的普遍性品格在物质形态上具体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使实践活动体现出盲目性和自发性。离开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来谈实践活动,必然忽视理论对于实践的反作用,陷入对现实的感性崇拜。在实践活动的两个品格中,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是自发地发生作用的,而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却是自为地发生作用的。因此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其基本途径就是实施理论对于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槽神就是揭示现实存在的内在否定环节,促使事物的发展。批判是理论的本性,为使理论对现实能真正地起到批判作用,必须使理论不断地成为在观念中把握的现实,必须尊重理论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旗帜.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自觉选择科学的发展之路,自觉消解非科学性发展问题,自觉实践人的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人的科学发展之理性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建构人的科学发展之理性价值在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的根本特质与固有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研究方法,该方法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纳入总的历史进程中考察,通过对这种总体性存在的把握,将世界视为一种总体性存在。美好生活需要在总体性意义和价值中历史生成与现实展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当代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存生活状况的社会历史过程,其核心范畴必然呈现出总体性的多维面向。它涉及人存在的根本性维度和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发展维度,实质是一种共有、共在和共享的总体性存在,完美呈现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智慧诉求和实践路向。总体性方法理路要求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多样化需求的价值选择,不断构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性方案;要求以自由时间、社会财富和真正的共同体为实践向度,自觉推进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性的价值实现,从而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宗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要问题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人和社会的关系做出唯物史观阐释,将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之中,明确了社会发展是人以自身力量不断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过程,历史地规定了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遵循人民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人民立场便内化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政治品格,凸显了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立场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归宿。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最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又着眼于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矛盾变化的需要,正是中国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中的"人民性"推向更高阶段的理论自觉,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