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必须开展一场平等权利运动和农民权利保护活动.为什么要开展平等权利运动?原因是现实的中国仍然存在着许多权利不平等的现实,如城乡不平等、官民不平等,等等.平等权利运动的宗旨是,敦促全社会关心农民的状况,从根本上争取农民的宪法权利和公民待遇,保护农民利益,改善政府治理.这个帖子进而倡导制定一部<平等权利法>,以便在法律上保证农民和其他各个阶层普通公民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一个公众权利更受重视的社会,一个权利平等的社会.本身就是社会工作开展的最基本条件。民主、平等、权利、公民意识等,构成了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设置”。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自然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主张的"平等权利"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权利是不平等的,所以马克思消除"平等权利",实现按劳分配占有劳动成果,推动社会实现真正的平等,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平等观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权利不平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其政治权利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但现实当中却存在着农民不能获得平等选举权的问题。农民选举权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理论层面讲,改变公民选举权不公平现象是必要的;从现实层面看,也迫切需要给农民平等的选举权。当然,实现农民选举权平等需要我们提供相应的保证,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艰难的起诉     
这是一些普通公民告状无门的事例,虽然这些案件实在不是第一次。也注定不是最后一次提出:老百姓告状无门的问题。公民诉权(即要告状有门、有诉必理)的实现,怎一个“难”字了得? 有案不收,有告不理,是当前司法不公的表现之一。有两句话在法律界耳熟能详。第一句话:诉权是权利保护的第一屏障。如果一种权利没有诉权的保护,就失去了本身的含义。第二句话:无救济即无权利。如果受到侵害的权利不能通过正当法律程序获得救济,就没有什么“权利”可言。写在纸上的权利再多也只能望纸兴叹。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民的诉权更具有主动性,是公民个体直接参与制度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03,(5):42-42
问:我是某公司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有权利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吗?答: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作为企业聘用的劳动者,当然同样有享受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你可以请求公司为你办理有关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在《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劳…  相似文献   

7.
曾虹 《职业时空》2008,4(4):104-104
在权利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就业平等权作为劳动权的一项基本内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人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要求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获得工作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不能因为种族、性别、民族、年龄、居住条件、受教育程度、政治态度等因素而受到歧视。其中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成为就业平等权实现的重大障碍,这其中农民的就业平等权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应对农民的就业平等权予以关注,消除就业歧视,以真正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宪法第46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接受教育是一项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负有进行开展教育并让每一个青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的义务。本文旨在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造成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问题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宋亦多 《现代妇女》2014,(6):259-259
公民概念发轫于西方,自古希腊城邦政体产生公民概念及至现代公民概念的确立,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但公民的本质精神始终是公民本身内含的伴随民主价值理念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权利义务。公民道德是限于政治法律领域之内的,并呈现三个特征:公民道德的主体是独立人格的公民;公民道德是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姓名权不仅是民法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姓名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否能够被行政权力所干涉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结合赵C案对姓名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上的性质、特点、地位进行分析,意图对姓名权的模糊概念作出进一步定义,使行政机关明晰其权力和责任,使公民的姓名权得到真正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一项长达10余年的跟踪调查显示,近期“社会公平”被关注的程度已超过了“腐败”问题,而“教育公平”正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每个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都秉承这样的理念:普及、民主、科学、公平。1995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公平指涉的两个方面——有毫不含糊的法条保证;而在现实中,教育的不公又切切实实地存在着,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中西部不同区域之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不同阶层之间、重点与非重点之间……教育本应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工具,如果教育本身也成为加剧社会不公的帮凶,那么,人民还能从教育中期待什么?在追求和谐社会的今天,决策者应把教育不公平现象作为常鸣的警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本质上是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冲突论流派"认为,社会冲突主要源于社会中财富、权利、地位等不平等和社会异质性的增加;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和结构的调整引发了许多问题: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非政府组织不发达;社会沟通、宣泄渠道不畅及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都可能导致社会问题激化,从而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关于胎儿权利的保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如何加以保护?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规定得很不充分。只在《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愿意再“被代表”,于是通过网络论坛聚合起来,行动起来,伸张自己的权利,努力打破现存的利益格局,这其实就是公民社会最基本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不平等现象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越来越突出。之如此 ,是因为此前中国社会实行的是单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社会不平等最大限度地被这一制度所体现的平均主义所替代。而 80年代开始的改革则打破了这种均衡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多元化分配政策拉开了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随后的各种制度变革把已经存在的差距制度化 ,造成原本无太大差别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巨大差距 ,造就了一批利益获得者和利益丧失者。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在社…  相似文献   

16.
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当前全国普遍推行的村委会选举中 ,农民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据国家民政部的不完全统计 ,各地的农民投票率一般在 80 %以上。对于历来被认为政治冷漠的中国农民表现出的这种变化 ,研究者给予了积极评价 ,并做出了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表现了农民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开始具有现代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 ,逐步以公民的身份投入村委会选举过程 (王振耀、王仲田、方炎等 ,1 995)。另一种解释从理性选择理论出发 ,认为因“村组织与村民的利益具有很大关系” ,农民出于对投票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成本的预期而积极参与选举 (胡荣 ,2 0 0 0 )。上述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标题涉及三组基本论题 ,这些论题在社会科学家中仍然争论不休 ,更不用说在一般公民中了。其中两组论题是概念或理论的 ,另一组既是概念的 ,也是经验的。首先 ,全球化是什么 ?应当如何对它进行理论概括 ?其次 ,可以区分出什么类型的不平等 ?什么不平等是关键的 ?在不平等的产生中涉及什么样的基本社会进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我们正在观察与经历的全球不平等的后果应当如何解释 ?什么力量与进程应当为它们负责 ?这三个问题中没有一个有直接答案 ,虽然人们期望获得这样的答案。本文目标是 :澄清可能的答案及其意义 ,论证某种概念—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尽管全球在扩展社会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大多数人口来说,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权利仍然尚未成为现实。全球仅有45%的人口被至少一项社会保护制度有效覆盖,仅29%的人口享有全面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缺口与社会保护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有关,特别是在非洲、亚洲和阿拉伯的一些国家。缺乏社会保护造成人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容易陷入贫困,遭受不平等和社会排斥,从而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倡全民普遍的社会保护。尤其是,各国有责任向全民提供起码保证基本水平的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护制度的组成部分。虽然多国已经实现全民保障,但放眼世界则尚需付出更多努力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确保充足的待遇给付。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教授长期致力于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研究,他积自己经验,得出一个结论:要认识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要研究中国的农民,不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是很难真正认识中国社会的。这一见解同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中国,任何革命运动,没有广大农民的参加,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没有一个大的农村变动,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历史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正面对着一个迫切的理论问题:市场经济是如何形成的?市场经济应该以什么为基础?最近几年关于市场经济的辩论,经常迅速演化为“口水战”,和这一理论问题没有获得解决多少有些关系。比如,一个相当“主流”的论调是:计划经济的后果是相对平等、绝对贫困,市场经济则必然导致不平等,但创造了财富。当今中国的经济成就,是少数“企业家”和“富人”创造的,工人、农民等等“都不算数”,因此要容忍不平等,保护富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才能发展经济,最后使全社会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