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城>寄寓了一种超越"围城人生"困境的处世哲学--目光放近,乐观振作!这来自于钱钟书一贯的人生态度.小说通过对方鸿渐在产生"围城"理念前后不同的人生态度及生存状态的叙述比较,指出了目光放远万事皆悲的人生困境,同时寄寓了"目光放近,自应乐观,以求振作"的超越理念,并以积极面世的典范人物引领方鸿渐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围城》寄寓了一种超越“围城人生”困境的处世哲学——目光放近,乐观振作!这来自于钱钟书一贯的人生态度。小说通过对方鸿渐在产生“围城”理念前后不同的人生态度及生存状态的叙述比较,指出了目光放远万事皆悲的人生困境,同时寄寓了“目光放近,自应乐观,以求振作”的超越理念,并以积极面世的典范人物引领方鸿渐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   相似文献   

3.
《围城》问世以来,对它的主人公方鸿渐的评价,众说不一。有的认为他纯粹是一个不学无术、内心空虚、以假文凭混世的骗子;有的认为他是一个不关心国事、沉缅于爱情追逐的无聊文人;有的则认为他前段荒唐,后段正直,是一个不谐调的矛盾的形  相似文献   

4.
人性的围城     
宣杰 《云梦学刊》2002,23(2):64-66
《围城》真正目的不是在批判社会,而是要挖掘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两面性,我们把这种两面性叫做人性的“围城”。我们从方鸿渐的婚恋、学业、事业和生活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中,可以把握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围城》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长篇,本文试图以小说中三位女性与方鸿渐的感情纠葛为基础,对她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个人追求等进行剖析,说明新思想花朵的种子想要在这积淀了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扎根、生长,是注定没有结果的。作弄、吞噬甚至毁灭新女性思想萌芽的城堡,是当时整个社会,这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冲破的《围城》。  相似文献   

6.
孙柔嘉论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这好象是一个普遍的人生铁律,方鸿渐这个具有犬儒性格特质的天生尤物身陷难脱,满腹心计的要强女性孙柔嘉同样也难越此辙。钱先生以杰出的智慧,发现了人类这一永久困境“围城境地”。在《围城》中,他又倾尽其心力才华,营构了爱情、职业、婚姻、家庭这一个个如蛇衔尾、环环相扣而又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围城世界”。纵观全书,孙柔嘉的“围城世界”主要是婚恋方面的。“每一个人物就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孙柔嘉的世界是一个围城被围,困城遭困的世界;是一个和方鸿渐矛盾迭起、错综交织的世界;是一个女性个性人格价值回归和失败的世界。有人把人们婚恋的过程归结为“追求——情爱——失意”,那么,表现在孙柔嘉身上的心理流程和失落运命的三步剧是:攻城,女性个性人格价值的实现;守城,女性个性人格价值的延展;陷城,女性个性人格价值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围城》是一部相当严肃的悲剧,它写出了“灰色知识分子”在人生、爱情、家庭等方面的悲剧性命运。《围城》同卡夫卡的《城堡》异曲同工。它的主旨是要表达人类最深刻的绝望感,作品未能为方鸿渐指出一条积极向上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鹅笼境地”的叙事情节及意义——《围城》的爱情关系设计刘绍信这里所说的情节是具有双重涵义的情节。即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同时,情节也具有抽象的情节模式意味。本文拟随《围城》而“赋形”,从具体的情节叙事入手,寻释这部名著的情节特点及其意义。方鸿渐无...  相似文献   

9.
学术是神圣庄严的,高校本应是一方净土.但越来越严重的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使庄严的学术面临失范和失衡的危险.文章列举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循吏是明清社会行政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从政理念上,循吏忠以事君、恭以事长;清廉施政、治事安民;敬以处事、自律正己。其施政活动,强调可"弃官以全政体",他们劝课农桑,发展地方经济,勤政尽职,决断狱讼,使社会公平公正,教化一方,传承文化,造福黎民百姓。明清时期的循吏虽然人数不多,但其行为理念对当时社会发展还是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围城》的哲理小说定位《围城》研究五十年,许多问题仍争执不清,我认为关键在于《围城》小说品格的准确定位。普遍的看法是,《围城》具有流浪汉小说的结构特点,或是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的采用与精神实质的反仿。最早执论者是林海,在《<围城>与“TomJones”》中,他指出:“这两部作品都是所谓恶汉体的小说……”并分析了此类小说的特点。夏志清也指出:“《围城》称得上是‘浪荡汉’(picaresquehe)的喜剧旅程录。”EdwardM.Gunn承袭这一基本说法,并将方鸿渐与传统浪荡汉形象予以比较。我认为《围城》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哲理…  相似文献   

12.
<正> 王玉海同志在《东岳论丛》1988年第1期发表了《论矛盾的形成方式》.王文认为:"从时间的角度看,矛盾的形成方式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矛盾着的双方在同一个统一体内同时产生";"二、矛盾着的双方并非同时产生,而是后产生的一方与先存在的一方构成了矛盾";"三、矛盾  相似文献   

13.
孙蕾 《学术探索》2013,(10):35-37
诉讼契约是诉讼当事人之间意思自治的产物,应具有合法性;当基于诉讼契约而受益的一方提出抗辩时,诉讼契约应对人民法院产生直接的拘束力.人民法院不能武断地认定诉讼契约为无效,或者虽有效但其对人民法院不产生任何的拘束力.  相似文献   

14.
《安阳甲骨学会论文专辑》第四集《殷墟甲骨拾遗·续》一文中的0 5 4号胛骨,其上的卜辞属于黄组征人方卜辞,虽然残缺,但根据其他相类的甲骨卜辞,可补齐其缺,使之完整。此版卜辞对了解商末征伐人方情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1.忌打沉默战 沉默的一方大多是男性,男性年龄越大越不爱说话,这也是沉默战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方不说话,不仅不利于双方交流思想,化解矛盾,还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16.
死刑案件中被害方诉求作为广义的民意,对死刑的司法控制有着积极和消极影响。被害方诉求的实现存在其诉讼地位和权利无法可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无法落到实处、法律缺失对其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等问题。实证调研表明,被害方的非正常诉求会阻碍死刑的司法控制,"绑架"司法人员对死刑的适用,造成死刑司法控制无力的状态。降低被害方诉求对死刑控制适用的消极影响的路径,一是在实然上充分保障被害方的各项诉讼权利、被告人向被害方积极悔罪道歉而获得谅解、发挥案例指导制度的引领作用;二是在应然上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明确被害方的诉讼权利、规范量刑合理控制被害方诉求对死刑案件的影响、赋予被害方当庭陈述权和量刑建议权、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通过以上两个维度的路径,使被害方诉求纳入法治轨道,降低其消极影响,达致死刑司法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熊光清 《学术探索》2007,33(5):29-33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十分明显。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产生着不断的侵蚀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房改房在法律和政策上与商品房不相同的特征,使实践中对作为房改房共有人的夫妻一方转让出卖房屋是否有效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如何对房改房的转让、出售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认定成为实践中应该统一的迫切问题.文章从房改房的法律性质特征及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法理及具体案例出发,提出房改房转让之法律认定意见,阐明房改房单方转让中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合理维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整部《围城》,从头到尾,主人公方鸿渐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一群女性。钱钟书先生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塑造一批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从女性的历史角色、社会地位和处身的社会环境着眼,剥离作者的富于暗示的语词、语气和充满幽默、讽刺的语言外壳,将人物的思想内核展露,从而完成对这些女性形象的重新诠释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试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之精神损害有离因精神损害和离婚精神损害两种.前者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构成侵权行为而导致离婚,从而给一方造成精神痛苦,受害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新的<婚姻法>确立了这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填补了我国婚姻制度的一个空缺.而后者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并无侵权行为,离婚本身即为构成精神损害之直接原因,如由于第三者插足、婚外恋、夫妻一方被判处徒刑等.这种离婚同样使一方受到精神损害,自然也应得精神损害赔偿.遗憾的是,新的<婚姻法>并未作此规定.因此,要完善我国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仅要使离婚之精神损失赔偿的权利义务主体进一步扩大,把第三者也作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而且还要将离因精神损害赔偿扩大到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将因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因配偶一方犯罪而被判入狱和其他原因导致离婚的情况作出规定,使精神受害者得到应有的经济救济和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