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冰 《今日南国》2006,(6):53-54
宋美龄在和蒋介石结识之前, 她的人生历程究竟有没有过初恋? 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宋美龄与刘纪文的初恋》,披露了这位民国第一夫人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何洪泽 《21世纪》2010,(4):42-44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玲,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一一护送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如今,她的人生也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3.
宋氏三姊妹中年龄最小的宋美龄,有与生俱来的智慧,高超的手腕,在中国近百年历史风云际会中,最有影响,最有魅力。 1927年12月,宋美龄与戎马倥偬的蒋介石缔结姻缘之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风靡一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她从1933年起至1948年,除抗日战争8年外,每年夏天,甚至春节,常在江西庐山“美庐”度过。她对庐山情有独钟,她在庐山演译的历史有政治上的失意,也有人生的温馨,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4.
张鸣 《社区》2009,(32):44-45
宋美龄走了,享年106岁。在二战期间的世界风云人物中,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整整比别人迟了二三十年。俗话说,盖棺定论,然而对于宋美龄来说,在她没有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历史对于她的“论”其实早就已经定了。正如她自称“蒋宋美龄”一样,她的功过事实上是跟她的夫君蒋介石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如今寓居纽约,寿逾百岁的宋美龄女士,依然为海内外的中国人关注又关切。《百岁寿星宋美龄》一文,说了她的昨天秘为人知的往事和今天并不那么散淡的心事。  相似文献   

6.
<正>宋美龄于2003年去世,寿命高达106岁。在世时,她曾经几度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即便在她定居美国后,曾给她检查身体的医生都认为她的精神状态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葡萄及绿茶令肌肤由内而外年轻葡萄和绿茶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能给肌肤带来强大的抗氧化功效。宋美龄每天起床后,以及晚上睡眠之前,都要喝上几口绿茶,用以润喉和漱口。白天,她则会把葡萄当零食解馋。  相似文献   

7.
张琳 《百姓生活》2012,(12):51-51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张学良首次进入上海。当少帅张学良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当时未婚,在上海堪称知名闺秀、才貌双馨的美女。两个人当时都只有20多岁。张学良与宋美龄一见面,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  相似文献   

8.
陈廷一 《社区》2003,(21):55-56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0月23日深夜,一颗流星在冥冥长空中,划了个休止符,坠落天际。宋美龄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知名女士,在纽约长岛家中在睡眠中静静地停止了呼吸,终于走完了她跨越三个世纪的人生路。  相似文献   

9.
最早离开中国大陆的是大姐宋蔼龄。1944年7月9日,她和宋美龄同机前往巴西治疗荨麻疹。宋庆龄到机场为大姐和小妹送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送行是她和大姐的永别。这年9月,宋蔼龄从巴西抵美,1946年正式定居美国.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宋美龄发挥了独特而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稳定南京政局、沟通宁陕对话、亲赴西安救蒋的举动,有力地促进了事变的和平解决。而她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在于她做到了情感与理智的有机结合,身份与素质的相得益彰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8,(5):53-54
1949年4月23日,南京被人民解放军攻克,使当时正在美国寻求援助的宋美龄惊恐万状。那段时间,她因担忧国内局势和丈夫的安全时常失眠。  相似文献   

12.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宋美龄对蒋介石劝勉、关爱、体贴颇多,成为蒋介石之“内助”。藉由“内助”的角色,“操流利之英语,兼善写作”“智勇”且具有政治远见 的宋美龄逐渐与闻政治,在抗战前十年参与了伤兵慰问、遗族学校筹建、航空建设等事宜,发挥了一定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底,蒋宋联姻.婚后的宋美龄广泛参与政治,十年内完成了从贤内助到政治人的转变.宋美龄是夫人政治最典型的代表.夫人政治与政治环境、制度建设联系紧密,它是在女权不断伸张,追求男女平等,女性政治复活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社会转型与权威缺失之下女性参与政治的异化.作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其政治参与,有利于弥补蒋的个性缺陷,树立蒋的个人形象,加速蒋个人集权的步伐.抗战及其后宋美龄的政治表现是夫人政治的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4.
接受感谢     
接受感谢是一种能力、素养和睿智,是善解人意的体现,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有一位女友很独立很大度也很细腻,她不爱求人,但很乐意助人,是一个乐于奉献不善索取的现代女性。她信奉“助人不图回报”以及“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她惧怕受“滴恩”,她害怕因无法回报所致的人生负荷,她要轻轻松松走人生。在人生道上,她潇洒随意地独行,但不忘随时给予友人以真诚的帮助。她原本以为朋友们在接受了她的帮助后定会与她友情永驻,未曾想到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的历史背景、过程、作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宋美龄访美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改变美国"重欧轻亚"的既定政策,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客居纽约十一载,心系台北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龄自己的说法,是自己一生最伤痛之事。此后,宋美龄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匆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  相似文献   

17.
帅子 《山西老年》2013,(8):20-20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要员。半个世纪过去了,尘埃落定,从第一个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后一个离世的宋美龄,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蒋介石——悬棺待葬。1949年逃至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使国民党政权有了自保的机会,并在岛内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她的人生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及文学追求,使她能够在才女如林的明清女诗人中占得重要一席,亦可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女性文学活动提供个案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王庆顺 《可乐》2008,(9):70-70
1931年仲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来南京黄埔军校本部视察,该校学生韩诚烈竞在众目睽睽之下,情不自禁地拉住正在检阅方队的宋美龄白皙温软的纤纤玉手。蒋氏夫妇恼羞成怒。回府邸后,为了弄清韩诚烈"犯上"的缘由,蒋介石命侍卫长王世和率兵将其拘来。"夫人安好。"韩诚烈来到宋美龄的豪宅,脚未站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十岁半的小女孩儿,乐琦已经开始在思考人生了。她脑子里填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渴望,她觉得她必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神奇力量,那力量必能让她驾驭自己的命运。乐琦每天课余时间坚持来广场拾弃物、扫垃圾,无名互助会的成员们常在这里举行活动,乐琦听来了不少有关人生奋斗的故事。硬土镇地处偏僻,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