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琼 《社会科学论坛》2007,29(24):130-134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实践,是毫无经验可鉴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是人民群众流血最少的武装暴动的典范.这场"特殊"的革命在恰当的时机爆发,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革命过程中争取民心、顺应民心和引导民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它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因此,我们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因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不同时期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不同的主题.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十月革命表达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关系协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世界和平的维护方面的政治诉求.改革开放后,十月革命的纪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构起双向话语支撑,既明确了中国改革的政治方向,又建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服务现实、彰显主体意识的鲜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为本位对这一道路的发展与创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强调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飞岸 《江汉论坛》2007,(11):11-13
十月革命不仅仅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而且是世界体系的边缘国家摆脱自身依附地位,改变束缚自身发展的世界经济结构的一种反抗方式.正因为如此,判断它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其是否建立了一个完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取决于它是否对束缚边缘国家发展的世界经济结构造成了冲击,它是否帮助边缘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工业,是否对中心国家的资本强势实现了遏制.我们可以预言,只要人类世界还存在着剥削和压迫,还存在着资本与劳工、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分化和对立,社会主义所蕴含的世界体系边缘国家的现代化价值就还会显示出其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在其实践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和阐释应紧密联系这种变化和发展进行.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是实践和理论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内含科学社会主义价值意蕴,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展望高度契合,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共享的实现是人从摆脱资本的奴役到支配物质生产再到人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相一致的历史生成,是从经济共享到政治共治再到精神共创的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实现社会共享,但必须在改革中坚守共享底线、拓展共享空间、把握共享节点。  相似文献   

7.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取政权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因此,落后国家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而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过渡道路.列宁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质上是承认落后国家不具备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条件;但新经济政策不是对十月革命的否定."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率先夺取政权与迂回过渡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后期,世界革命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俄、中两个封建专制大国,成为各种矛盾的聚焦地,都处于革命前夜.列宁和孙中山,虽然经历不同,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本国革命事业杰出的领导人.在革命过程中,他们相互影响,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辛亥革命鼓舞了俄国革命,在列宁和共产国际帮助下孙中山实现了革命思想的转变,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可以说,列宁与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是相通的.他们都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成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徐纪律一、科学社会主义“飞跃论”种种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问题,对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对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践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引起学界同仁的重视和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论...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道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带来了新的希望。毫无意外,十月革命与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反帝斗争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的影响两方面,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创新.然而,两者在创立的语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思想来源等诸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否定十月革命的言论和传统认识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一、十月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一传统看法的基本点是应当肯定的。但以往的阐释有片面性,表现在对这一新时代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估计不足,对新时代的起点和内容阐述不够全面。二、十月革命道路应按列宁的总结来认识,过去片面强调暴力革命并随意扩大道路的内容、范围,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做法视为普遍规律加以推广,造成了误区。三、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不容否认,但脱离事实肆意夸大,借此搞大国沙文主义,推行霸权主义,是极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的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俄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以掠夺和战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阶级对抗为主要社会呈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所带来的掣肘,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反思.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一种新的道路探索.十月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从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今日世界发展情况及中国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对探索现时代的主题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作出了新的杰出的巨大的理论贡献,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划时代的新高点,为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上,探讨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相似文献   

17.
李后东  赵明义 《学术论坛》2012,35(11):35-39,60
比较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方法,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两者的异同点合乎逻辑地分为基本层次和具体层次,有利于区分两者同点的教条与守成、附加与创新、单纯还原与勇于超越,异点的守成与创新、应然与实然、萌芽与成熟等不同表现形式,还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两者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及其双重辩证关系。而过时论、背离论却混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异、同点的层次定位和不同表现形式,忽视了两者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又与目前人们存在的“信念动摇”、“理想淡化”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进程所出现的曲折。作者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探索性、创新性、曲折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得出最终的结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雷云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4-9,155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下人们在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存在困惑、分歧和争议的症结所在。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个主义,需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上认识其逻辑前提,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上把握其根本要谛,从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上领会其哲学意蕴。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成为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命运"或"中国向何处去"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基本的时代课题.这个问题是与"儒学的命运"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且集中突出地体现在它与五四运动的深刻的内在关联之中.没有中国的崛起就没有儒学的复兴,这意味着五四运动的"反传统"在特定层面上、比如在制度层面上是合理的;同时,没有儒学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崛起,这意味着五四运动的某些"全盘"反传统、反儒学是偏激的、错误的.儒学的复兴是必然、应然而实然的,因为这是"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的内在要求;不过.复兴的儒学并不一定成为一种刚性的政治化的国家意识形态,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柔性的社会化的国家意识形态、而对前者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