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以来,国家对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广州、西安、青岛等几个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并在这些城市开展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对大城市实行计划单列,重新调整中央、省、市的经济管理关系,扩大这些城市的经济管理权限,这不论是在探索城市经济济体制改革的路子上,还是在恢复、发挥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当然,期望改革没有波折是不现实的.在城市计划单列的过程中,也普遍出现了一些矛盾和摩擦,这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江汉论坛》1987年第8期发表了陈胜利、陈洪博撰写的文章《对计划单列的回顾及其思索》,阐述了中心城市计划单列"是经济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偏差"的主要观点.本文一方面是对二位同志文章的商榷,另一方面是试图对几年来中心城市计划单列进行总结和探索,并对现阶段完善计划单列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1、198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广州、哈尔滨、西安、青岛、宁波等9个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并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四年来,全国上下都关注着这项改革.对其评价,见智见仁者不?,本文则是充分肯定的.中心城市计划单列改革是一项重大决策2、对中心城市实行计划单列,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自不待言,城市具有近代工商业发展最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从而成为近现代工商企业的发源地.城市是企业的母体,离开它所具有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计划单列到企业计划单列: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自198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广州、哈尔滨、西安、海南行政区、宁波等特大经济中心城市(地区)实行计划单列,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对这项改革措施的出台,设计者和决策者的初衷是:打破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发挥特大中心城市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形成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和经济网络,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的国内统一市场.计划单列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农业生产、固定  相似文献   

4.
继中心城市计划单列以后,我国从1987年开始,对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和基本建设集团项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如何看待企业计划单列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透视.一、脱节:从宏观调控模式链看企业计划单列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从过去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经济方法管理为主,从直接控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达城市的实践证明,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兰州要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缩小与东部发达城市的差距,就必须对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想法和建议.一、兰州城市应该如何定位广阔的西北地区,城市分布稀疏,大部分为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低.而兰州则无疑是其中的大中心城市——是中国15个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地位十分突出.特别是进入九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心城市的作用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在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初探阶段,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很好的讨论。现在就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问题谈几点看法,和大家共同商榷。 中心城市要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 我们讲的中心城市,就是从它的经济特点来讲的。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就是要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离开经济活动讲中心城市的作用,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载体,是现代经济运行和增长中心.现阶段我省的城市建设改革步伐明显滞后于其他部门,致使城市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新余市在如何加快城市建设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将对这一探索和实践作一初步介绍、归纳,并对新余城市建设的经验作了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次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化的道路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个别主要中心城市的发展;二是强调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中的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一般学者都还关注不够。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一种严重疏忽。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次中心城市的建设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9.
邢军伟  宋延旭 《理论界》2011,(11):41-42
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和发展实力较强的次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区或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次中心城市城市应具备四大方面的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产业结构,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适宜的发展环境。本文在分析明确沈阳作为沈阳经济区单核中心城市的基础上,认为鞍山的发展定位应是沈阳经济区的次中心城市,是在沈阳经济区以及中心城市———沈阳发展的关键一环、点轴式开发的主轴与优先轴和沈阳经济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研究认为鞍山与沈阳是主动呼应与接受辐射的关系。鞍山应该在接受辐射带动中构筑配套互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构筑一种互补叠加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上海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资源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动力引擎,是实现重塑动力机制、转变经济形态、突破城市功能的关键要素.当前,上海的人才发展既面临国际的挑战、国内兄弟省市竞争的压力,与此同时,自身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必须着眼于构建全球人才枢纽的角度来确定未来人才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加快人才结构的战略调整,强化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工会职能是中国工会职能在中心城市的具体化。理顺中心城市工会的职能对城市政治体制改革和工会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中心城市工会的职能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当前中心城市工会工作的现状对明确城市地方工会职能提出了新的课  相似文献   

12.
城市政府改革是政府改革的内容之一.本文从城市治理的视角,考察和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城市政府的治道变革和制度创新以及对中国城市政府改革的启示.研究表明,城市自治、制度分权、城市府际合作和多中心治理等是变革和创新的主要内容与趋势,我国应该加快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从行政分权向制度分权转变,并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合作治理机制,进而提高地方治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的唐宋都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之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重要转型期的唐宋都城的变化昭示了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城市作为社会的载体,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空间概念:一是地域空间,诸如城市区划、城市布局、城市建筑等;二是社会与政治空间,诸如居民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城市管理制度等;三是精神空间,诸如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城市观念等。可以说,我们关注的城市空间应该具有多重性和多维性。如果把唐宋都城长安、洛阳、开封和临安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变化进行梳理,它还可以分为有形变化、张力弹性变化和无形变化,具体表现在平面布局的突破、地域空间的拓展、功能区域格局的重新组合、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人口结构的调整、官府职能回应市场的探索与转变等方面。在城市社会经济空间拓展的过程中,都城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在城市社会结构变化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商品经济因素展示了其无处不在的穿透力。  相似文献   

14.
人口预测是城市规划、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于人口预测主要停留在户籍人口预测层面,但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应该是城市人口预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京为样本,从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对城市就业岗位的依附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就业岗位的城市外来常住人口的预测方法,并对南京未来城市外来常住人口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周裕锋 《甘肃社会科学》2007,(1):119-120,133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新形势下,中心城市应该进行有序的土地资源开发,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市的土地经营与管理重点首先在于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然后按照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市场调节土地二级市场的机制配置土地,并在开发中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对中心城市产业及其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城市具备参与全球性经济竞争的能力和条件 ,而中心城市发挥作用 ,实质上是通过中心城市的产业来体现。中心城市产业具有一般城市产业不具备的特征 ,即比较强的吸引和辐射功能 ,不仅对周边广阔的农村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 ,而且对周边其他城市经济产生明显的提升作用。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的发展 ,必须凭借中心城市在区位、经济、交通、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遵循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按照合理引导、调整产业布局 ;增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挥集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 ,实现中心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城市化水平相比是十分落后的,这已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城市数量、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结构、中心城市的特征、城市发展层次几方面对我省现有城市体系进行了较为深透的比较研究,指出目前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城市发展数量和布局的基础上,调整城市体系的结构,稳定昆明市的城市发展规模,适当地选择部分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历史基础较好,能带动区域经济起飞的县级市作为中等城市的发展对象,使我省尽快形成以昆明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较多的小城市为基础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城市集体建设用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转着,却又与目前的宪法、土地管理法规、物权法等相关规定相冲突。国家在不同的省市开展了集体土地流转的改革试点工作,物权法理论也支持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城市规划区集体建设用地在征收以前应该允许其使用权规范性地流转,城市建成区集体建设用地应当依法予以征收,但是征收的方式原则上应该采用"相当的补偿标准"征收。  相似文献   

19.
世界城市的概念主要由英国社会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关注都市化进程中通常属于国家范围内的政治、政策之外的力量,是世界城市理论提出的直接背景和这一理论本身着重思考和探索的核心问题.世界城市假说本身主要是一个研究框架,不是一个有关城市的理论或总体的叙述,而仅仅是一个研究的起点.世界城市假说第一个局限性是过于集中在一些相对较大的都市中心,第二个局限性是疏于发展城市理论本身.在都市化进程中,上海的经济和城市硬件走在了国内前列,甚至可与一些世界顶级城市相媲美.上海与西方大都市的最大差距不在GDP、城市空间与人口规模,而主要是落后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上,因而无论是在未来的全球城市竞争中,还是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上,上海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变文化上的落后现实.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区建设在调整城市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城市社区的利益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协调和理顺社区利益关系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从城市社区利益关系调节机制入手,应从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社区管理四个方面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