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杰斯·沃尔特的《零》聚焦后“9·11”美国的集体哀悼问题,不仅讽刺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忧郁图景以反思集体哀悼的政治、伦理实践,更展望了一种批判性的历史哀悼。两种关于丧失的主要叙事——关于“丧失”的理想话语与电视媒体的奇观哀悼——界定了媒介化的主流哀悼,并生产忧郁的主体以服务例外状态和商业主义。在话语表象宰制下,忧郁个体无法理性反思“丧失”并遗忘了本真的情感体验。然而自我具有抵制权力的潜能,废墟“零”敞开了去媒介化的历史哀悼可能,即通过想象与记忆感知本真的情感,并从历史维度审视被遗忘的暴力瞬间。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流传下来的三篇哀悼式散文,值得重视。因为,它显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哀悼文体的改造求新,使这种文体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哀悼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所反映的王维生死观的变化,可作为观照其思想信仰变化的补充材料。青年时重生轻死,中年时重死轻生,晚年时的看淡生、死,与之相对应的是王维一生由儒到庄、禅,再由庄、禅最终归向佛的复杂思想信仰变化历程。此外,王维的哀悼诗还具有独到的文学价值。这些哀悼诗具有情感真挚感人和语言典雅、蕴藉的艺术特点,这与其平淡、空灵的山水诗相异趣,是王维审美观中容易为人所忽视的异质部分,故而具有补充和扩展王维诗歌全体艺术风貌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开凿于中唐晚期,是雕塑和壁画融为一体的艺术杰作。壁画《举哀图》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表现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对佛涅槃后不同的反应和理解,与之主题一致的则是乔托创作的壁画《哀悼基督》。文章对两幅作品所表现的同一主题,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这些都根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5.
波伏瓦与巴特勒分属于女性主义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理论代表,二者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许多观念在很多方面具有对话性质,而他者这一问题一直是二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比较波伏瓦和巴特勒在他者问题上的看法、立场以及对现实关注的差异,可以发现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些话语或实践的大致趋向:波伏瓦视他者与自我是相互性的关系,这是一种经由对方而达至对自我认知的历程;巴特勒在他者问题上一直在思考“你是谁”的问题,以及如何践行“我”对他者生命的哀悼。如何哀悼他者的生命实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命政治秩序,而个体生命的反抗正是构建政治制度之外的另一种哀悼生命方式的内在体现。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刘彻仅存的两首哀悼诗——《李夫人歌》、《思奉车子侯歌》是汉代天人学和大一统政治的大生命观的反映,也是他对身国长生梦想质疑和感伤的集中体现,分别以疑问语气的恰当运用和人物仪态的生动刻画以及比兴传统的继承为特色。这两首诗深刻的生命内涵和帝王的强大垂范作用给后世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带动了后世杂史笔记的创作;推动了后代帝王婚恋诗歌、戏曲的发展;对辞赋题材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7.
风格分析法是现代西方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关注于作品的形式、手法和风格等问题的阐释。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提出了“线描与涂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与开放的形”、“多样性与同一性”和“清晰性与模糊性”这五对风格范畴,概括了文艺复兴风格向巴洛克艺术的转化。本文通过《哀悼基督》这一主题,运用五对范畴试图总结其形式分析的特点,并探讨风格学方法在不同阶段的适用性、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举世哀悼世纪伟人邓小平各国领导人哀悼邓小平综合新华社北京电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2月19日发表文告,对邓小平逝世向邓小平的亲属、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的哀悼。文告说,邓小平所提倡的改革开放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而且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朝...  相似文献   

9.
丧失是人类生命历程中最为深重的情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丧失与哀伤有着不同的言说,每个个体对丧失的理解不同,就意味着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也意味着面对丧失与哀伤的方式不同。本文通过对几个有关丧失的个案,讨论了如何在中国文化容器下安放哀伤与哀悼,促进当事人的稳定化。  相似文献   

10.
《文选》诗有“哀伤”类.共九题13首,前六首为嵇康、曹植、王粲、张载之作,是为人生、社会而衰伤.后七首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谢朓、任昉之作,是为他人死亡而哀伤.这表明,在死亡这个问题上,西晋以前的知识分子尚无很强烈的个体意识.与《文选》“挽歌”美叙写死亡的概括性与虚拟性相比,“哀伤”类突出的是具体性与真实性.《文选》“祖饯”、“咏史”、“赠答”、“咏怀”等类也有哀伤性作品.与其相较.可用哀悼同时代某人死亡来限定“哀伤”美诗作的界域.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加拿大总督戏剧奖获奖作品《猪女郎》是白人女剧作家科琳·墨菲根据真实的连环杀人案创作而成,该剧因揭示加拿大原住民女性遭受高风险暴力的事实以及警察的冷漠而备受赞誉,然而该剧却引起了原住民群体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争议的焦点有二:其一是性侵与虐杀能否在舞台上直接呈现;其二是该剧的剧名是否涉嫌对原住民的公然侮辱。针对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文章试图通过原住民艺术家在处理相似主题时普遍采取的方式,即以集体哀悼和集体治愈的形式凸显原住民的族群观来考察该剧引起的争议。文章认为,暴力主题不是艺术家不能逾越的禁区,但当涉及敏感事宜时,尤其是当强奸被白人殖民者视为殖民和种族灭绝的手段延续至今,其毁灭性创伤远未愈合的前提下,艺术家应该放弃一切傲慢以及捍卫自由创作的企图,始终将受害者及其群体的情感诉求纳入考量,并以合理的艺术方式将问题引入公共场域,才能更好地化解冲突,实现艺术改变现实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中农村的厚葬传统提供了反思汉人丧葬仪式研究的新视角。丧葬仪式本质上是“礼”的社会性实践,凸显了汉人丧葬仪式的伦理之维。仪式“礼”化的基础在于农民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即以无限的伦理生命超越有限的自然生命。这种超越在丧葬仪式的区隔化空间中最终实现,并通过死者与丧主、门子、村庄和娘舅等之间的伦理关系而得以表达和确认。在“礼”的表达与实践过程中,死者的伦理生命得以实现,家庭和社区秩序实现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中,众多的死者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小说中的生者赋予了死者生命,对他们寄予了希望,让死者履行了他们未能达成的愿望。生者如行尸走肉般无奈地苟活于世,死者却在生者的思想和记忆中获得了永生,生死就是一个轮回。乔伊斯成功地塑造了这些死者形象,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都柏林的精神瘫痪图像。  相似文献   

14.
《今日南国》2008,(10):22-24
汶川大地震造成数万人员遇难,数十万人受伤.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相似文献   

15.
《文选》将赋按照题材分为十五类目,其中"哀伤"一目选赋篇数最多;"哀伤"题材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的《诗经》;"哀伤"赋选文无论在内容题材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极富特色,具有代表性;不同历史阶段哀伤赋创作的不同特征,既呈现了哀伤赋的发展流变,也凸显了《文选》"哀伤"赋选文的合理性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诗中的死亡主题:一是谁创造了死亡;二死亡的恐惧;三死者的哀悼。从诗人们面对死亡时的痛苦、恐惧、蔑视、哀悼、神往、抵制等,关注他们灵魂骚动和颤动的旋律,关注他们面对死亡所完成的真正的人生观照。  相似文献   

17.
祭文是为祭悼死者而作,抒哀泄愤,感情沉痛,真切深入地表现作者的真实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苏轼有祭文44篇,内制祭文14篇,哀词6篇。这些祭文创作或为至亲椎天抢地,或为友人唏嘘叹惋,或为恩师痛贯心膂,或为无名枯骨伤吊绵绵;善于驰骋笔触,将叙事、抒情和议论自然融合,情挚意浓、技巧娴熟、独具风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第七天》运用“以死写生”的荒诞方式,串联起一系列的荒诞事件,呈现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出生者世界和死者世界,表层的荒诞叙事下是深层的荒诞意义.小说通过对生者世界、死者世界里的“死无葬身之地”和“安息之地”的矛盾化叙事,呈现了余华对社会荒诞的绝望以及对普通大众的同情与悲悯,以此构成荒诞化的奇观.但作者结构“荒诞奇观”的内在逻辑——简单的二分对立,使得“荒诞”缺乏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中的<伤逝>篇全写魏晋名士对死者的哀悼和恸哭.从<伤逝>篇及其它的感伤故事可以看出:魏晋士人不仅以有情、重情、钟情为人格理想,而且竭力追求情感表达的自然与真诚.魏晋士人情感价值的选择与建构是在无情现实的基础上,经由无数情感的冲突,在玄学的观照下形成的,是对儒道两家传统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少帝曹芳被废,使阮籍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波动和震荡,阮籍在<首阳山赋>中,既哀伤了少帝曹芳的被废,同时也自觉地对自己的人生出处进行了反思.在阮籍心灵史上,<首阳山赋>是一座不可忽视的心灵界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