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拉德圣经”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种完整的《圣经》英文译本,包括早期译本和后期译本。“罗拉德圣经”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约翰·威克利夫强调《圣经》的至上权威,“深信《圣经》应为所有人理解而倡导方言圣经的直接结果”。在威克利夫的倡导下,罗拉德派第一次完成了拉丁文《圣经》的英文全译工作,“无论在英国语言还是宗教的历史上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圣经》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宗教著作,也是英语语言文化的源泉。在学习、交流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圣经》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渗透随处可见。本文从英美人名、地名、英语习语如成语、格言、日常词汇等层面阐述了《圣经》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渗透,指出广泛了解《圣经》文化有助于深入掌握英语,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简要地阐明了英译《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巨大影响 ,并从语言与文化的依存关系说明了解《圣经》对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性。《圣经》中有的数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与四十相关的《圣经》典故 ,为数字串联《圣经》以便利学习记忆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圣经》是西方文化源头之一,对基督教文化和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从基督教文化语言与《圣经》渊源入手,以《圣经》中较为典型常用的数字、动物、习语或事件为例证进行说明,主要分析了《圣经》与基督教文化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寓意和关系,揭示《圣经》词汇的喻意对基督教文化的习俗、思想生活、人文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进一步探悉《圣经》与基督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了解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西方文化的经典《圣经》对英语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说明了解《圣经》典故重要性进一步说明学习语言实质是学习根植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英语教材中常含有《圣经》的句子或典故,学生们由于对圣经知识了解较少,对所学文章中与《圣经》相关的文化背景的理解难免会产生困难,因此,这也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从英语教材中的《圣经》典故的隐喻和语言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进行分析和介绍。希望通过对《圣经》典故的由来及引用的分析和讲解,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使其领略《圣经》语言风采,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达到英语学习和《圣经》学习相辅相通,拓宽西方文化的认知和提高语言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了解英语习语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圣经》中的习语,种类繁多、生动感人、富于哲理,它们在英语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现代英语的组成部分;《圣经》是英美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思想,不仅他们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体现了《圣经》的影响,而且人物的语言也充满《圣经》中的习语。因此,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研读《圣经》习语文化,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英美文化,而且有助于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基督教在其政治、社会、文化及国民心理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对美国政治文化影响深远。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中包含很多《圣经》内容和对《圣经》文体形式的借鉴,其本身就是为演说服务的。文章从文本类型理论出发,简要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中《圣经》文本的文本类型和主要语言功能,探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圣经》文本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9.
约翰·威克利夫(JohnWycliffe,公元1320-1340年)是14世纪英国著名神学家、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威克利夫生活的时代,英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首先介绍、分析威克利夫的生平及其改革背景。然后从五个方面重点论述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思想,即:(1)提出"神恩统治论",反对教会特权;(2)主张没收教会财产;(3)主张废除教会强行规定的繁琐仪式;(4)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廉俭教会;(5)提出以《圣经》权威来取代教皇权威;反对天主教基本教义"变体说"。这些理论和主张,不仅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的宗教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成语典故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积淀。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渊源,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文章将《圣经》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希腊罗马神话与三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加以比较,映射出英汉成语典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弗莱一直因原型批评而受学界瞩目,但同时,弗莱的《圣经》批评实则也是一种《圣经》诠释,甚至是一种“《圣经》诠释学”。弗莱通过分析语言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发现《圣经》所用之修辞实质是一种基于隐喻的布道。其中,隐喻是关联词语结构与其隐喻意义的单元,布道是进行《圣经》写作与解释所用的修辞;隐喻是诠释的“先在结构”,布道是诠释的“解释”活动。由隐喻到布道的修辞诠释理路,将《圣经》的释义引入字面意义与第二位的社会文化意义双重语境之中,弗莱的“《圣经》诠释学”实则是以修辞为视角、以文本为基点进行的《圣经》文化诠释。  相似文献   

12.
《圣经》不仅是一部神学经典,亦是一部文学巨著。突破传统的《圣经》研究方法,从纯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理论的框架下,对圣经语言的语气进行分析,揭示《圣经》魅力及其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圣经》英译本独特的大众化语言特色是其之所以能够对英语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圣经》英译本大众化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大众化的简单词语、句子结构以及简单连词and的妙用等方面。《圣经》原文语言的大众化是其英译本大众化语言特色的基础,而英语世界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注重忠实于原文大众化语言风格则是其英译本大众化语言特色得以生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经典,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文化.这里围绕《圣经》中的典故进行探讨,认为不同的典故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圣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本文以此为视角 ,探讨《圣经》对英语的巨大影响 ,提出《圣经》的英译促进了中古英语向现代英语的过渡 ,并发展和丰富了现代英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圣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有针对性,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圣经》文化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影响和策略,认为《圣经》文化对大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对世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和道德价值观都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渗透《圣经》文化知识、开设《圣经》文化公选课或《圣经》知识讲座,已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的戏剧大师,其戏剧创作的巨大成功源于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受西方文化源头之一——《圣经》的巨大影响。文章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细致的考证,诠释了《圣经》文化在莎剧中的具体体现和《圣经》典故在莎剧中的独特功效,进一步探寻了宗教经典《圣经》对西方文学创作的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8.
从创作论角度看,《圣经》的上帝创世神话是凭借具体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去寻找一切事物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易经》的宇宙起源图式是按照具体情景之间的比兴关系去揭示一切事物得以演化的基本法则。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看,《圣经》的律法走向了希腊和希伯来两种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整合,《易经》的阴阳则衍生出儒道两家的历史性拆解。从语言方面看,不同于《圣经》那种由理性内容所支配的叙事方式,《易》象和古代汉语都是一种具有动态性、主体性、灵活性特点的生成性语言。  相似文献   

19.
《圣经》汉译与文化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圣经》作为基督宗教的原典,其翻译是伴随着该宗教在中国的传布而发展的。在有据可考的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圣经》汉译已经形成为强大的文化资本,进而以文化资本的形式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共生、相融。透过《圣经》汉译文化资本化的分析,可以为《圣经》汉译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并对《圣经》汉译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根深蒂固,它对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哲学、文学,对西方人的性格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渗透到西方国家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明的主要支柱。对于学习英语,学习外国文学的人来说,对基督教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些基督教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对英语语言,对外国文学的理解更深入一些;鉴赏力更强一些,而且在浩如烟海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来自基督教经典著作《圣经》的题材、故事和典故占有很大的比重。西方文学和西方语言无处不打上它的烙印。许多优秀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纷纷从《圣经》中汲取营养,都受到《圣经》文体的影响,创造出丰富多采的人间杰作,例莎士比亚在其154首十四行诗中引用或化用《圣经》典故的地方就有14处之多。《圣经》对英语的影响,对英语的发展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英语中不少词汇、短语、谚语、格言、典故等来自《圣经》。如果不对《圣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疑会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象征手法和深蕴意义茫然无知,对英语语言的研究也难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