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存在的问题 1、短期再贷款与贷款规模不配套,主动作用难以发挥。按规定,人民银行贷款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实贷下放到二级分行,由地(市)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进行宏观调控。但由于规模是由专业银行条条管理,致使资金与规模管理脱节。在一个地区之间、行处之间、资金可以相互调剂而规模无法调度,从而使规模指标对贷款投放量有很强的约束“刚性”。因此,往往发生专业银行的规模调控人民银行的资金的怪象,使人民银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区域金融宏观调控,有必要创造以下三个前提:①信贷资金按调控区域切块管理;②区域中央银行有灵活调整利率、存款准备率等金融变量的自主权;③专业银行与企业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微观经济法人。显然,目前我省金融系统还不具备这些条件。鉴于此,本课题主要研究在中央银行总行对河南实行贷款规模控制、存款准备率、利率等金融杠杆由总行统一调整、专业银行还承担大量政策性业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区域中央银行对辖区内金融和区域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实施信贷资金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央银行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运用基础货币(即再贷款)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在诸多调控手段中最重要、最有效的调控手段之一。 ——通过中央银行贷款的发放与收回,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增加或减少,制约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从而达到控制全国信贷总“笼子”。  相似文献   

4.
浅谈再贴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郑州市人行开展再贴现业务的调查禄金山杨希泽张炎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新路子,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有关精神,提出中央银行要减少信用放款,逐步增加再贴现和抵押贷款的比重。199...  相似文献   

5.
中央银行再贷款,是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进行信贷资金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几年来,经过各级人民银行的共同努力,摸索和建立起了我国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运行机制。其主要特征有:1、由单项调节转向多项调节。中央银行再贷款是对基础货币的具体运用,它的发放或收回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6.
银行贷款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客观存在的,但对风险的防治又是可以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做到的,本文试从信贷角度上对风险贷款的防治略陈管见。 1、完善中央银行贷款管理,强化调控功能,堵住贷款的风险口。现行中央银行的年度性和短期性贷款,分别实行在条块结合下“以条为主”和“以块为主”的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在地方政府的上项目、上产值等行为影响下,容易引发贷款扩张和偏离使用方向。目前有相当一部份的风险贷款的形成大多都出于此因。另外一些专业银行也往往以短贷为借口,而要求中央银行调整或追加临时性贷款,但在事实上并未把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它既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微观经济组织(包括个人)的内在动力,又要求端正和优化他们的行为,即在国民经济“肌体”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一不可。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专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框架。与此相适应,各专业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必须向国家上交一定的利润,同时也应具有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权力,进而形成一种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约束与激励并存的专业银行经营发展机制。但是,由于下列矛盾的存在,这种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求专业银行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两权分离不到位的矛盾。目前我国的专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处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部分分离状态:(1)国家行使全部所有权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利率政策随机搭配的可能性金融调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运用。在我国现行信贷、货币管理体制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基础贷款量和货币投放的政策。因为流通中的货币(M_0)增减与基础贷款量的变动是同一的调控过程。当中央银行扩大(缩小)对各专业银行提供基础贷款量时,各专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贷款总规模和由此泄漏的现金(货币投放)随之变动。因此,本文指的货币政策可称贷款和货币投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为克服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 ,不利于履行监管职能和缺乏效率的弊端 ,大力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调控体制的建设 ,1998年12月 ,人民银行撤销省级分行 ,设置跨省区分行 ,在中心城市设置金融监管办事处 ,增强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统一性 ,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效率。在这次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中 ,总行、大区分行以及省会城市中心支行都设置了内审机构 ,专门负责对人民银行系统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和公务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内审工作重心由改革前侧重以中央银行资金、财务为主转移到对各职能…  相似文献   

10.
按照十四大的思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和发展公平、高效、开放、统一的全国金融市场体系;建立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逐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法律化、规范化的金融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使金融业务逐步同国际金融业对接。总的目标确定了;那么作为专业银行如何开拓新思路,拓宽业务渠道,发展新型业务?如何才能将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呢? 一、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扩大专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扩大专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是将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11.
对加强财政性存款管理的思考李增建,吴文武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财政性存款被专业银行蚕食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财政性存款流失,对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带来巨大冲击。任其发展,必将动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根基。因此,重视和加强财政性存...  相似文献   

12.
论完善我国金融宏观分层次调控体系吴光明一、金融宏观分层次调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考虑(一)分层次调控的理论基础1.金融宏观调控的系统性。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客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下辖若干...  相似文献   

13.
十年改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屏幕是: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胶着状态,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诸多措施实施不力,专业银行企业化步履维艰,进展缓慢的资金市场又止步不前,改革动力衰竭步入困境。现在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体制改革作一彻底反  相似文献   

14.
企业多头开户,始终是困扰金融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极不利于当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健康转变。多头开户现在对企业和银行来说是双面钉,两者都如芒在背,必须尽快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企业多头开户的成因 ① 多获取贷款。近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无论哪家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都处于紧张状态,在资金投放上存在供与求的矛盾,“僧多粥少”。企业为了多得到贷款,就到多家  相似文献   

15.
专业银行效用最大化与信贷限额管理张雪莹,张亦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专业银行实行贷款规模限额管理来进行的。本文在将专业银行作为经济人的假定下,采用效用分析的方法揭示出,专业银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影响了信贷限额管理制的实际效果。一、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均采用一级法人、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由于总分行法律上是同一主体 ,总行必须为分行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分行与总行效用目标却不一致 ,这种管理体制就不可避免地隐藏着较大风险 ,如何加强对分行行为的监控 ,减少或避免分行行为对银行整体利益造成的损害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来分析。一、一级法人体制下分行的法律地位及总分行的法律关系首先 ,可以确定的是 :分行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其民事责任由其总行承担 ,但总分行之间的授权管理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委托代理性质。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已由过去单一性的管理型银行转变为经营型的银行。这种转变,要求我们要有利润观点,因此,增加营业收入,节约费用开支,降低资金成本已成为专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权后,财政性存款结算户,成为专业银行代理人民银行业务。在代理业务中,由于金融措施不配套,还遵循过去的一贯做法——“财政吃银行”,使专业银行自身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就这个问题,浅谈我们的见解。一、代理人民银行业务的现状 1、科目帐户使用混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政体制的改革,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纷纷“下海”,其预算外资金还使用财政预算内科目及帐户。既逃避了专业银行监督,又享受到结算费用优惠“专利”。  相似文献   

18.
再贷款是我国中央银行实施信贷资金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目前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最主要、最有效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自1985年开始,再贷款逐步实行分层次管理。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的路子无疑是走对了,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管好用活中央银行再贷款,充分发挥其调控功能,应以便于操作,利于中央银行分层次调控和微观搞活为目标,具体改革构想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新华  常银 《学术研究》2023,(2):105-111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央行“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信号无法真正地释放流动性,原因在于准备金作为一国中央银行的债务,是一国最具清偿力的基础货币,其能否进入经济体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内生需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体的信贷需求自主地向有偿付能力的借款者提供信贷,贷款的同时创造存款,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债务,银行债务的清偿需要准备金。商业银行的信贷逻辑为贷款→存款→准备金,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准备金→贷款→存款。可见,准备金的多寡是由经济体内生决定,中央银行无法自由“裁定”准备金的供给规模,其外生设定的“法准率”也无法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因此,央行“降准”就必然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判断缺乏说服力,相反主权政府“量出为入”地加大财政赤字才是精准“净注入”流动性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专业银行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政策性银行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环节。关于中国经济生活中是否需要政策性银行问题,经济理论界特别是金融理论界,已经论证探讨了好几年。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