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的研究 ,是公共关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的融合 ,对于指导公共关系工作 ,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从可行性、必要性 ,必然性三个方面的论证 ,认为二者融合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关意识上与西方公关思想有很多一致性,但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公共关系在理论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上,呈现出复杂性。因此,商业公共关系要与民族文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公共关系本土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公共关系文化内涵的丰富、开拓和深入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探索和挖掘公共关系的文化内涵是公共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共关系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内求团结的企业文化,外求发展的形象文化和参与予市场竞争的营销文化等,由此出发可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社会各行各业对公共关系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构筑了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共生性是中国公共关系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其确认和深入理解,有助于在活跃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找到并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公共关系市场规模测定需要更加科学;有了公共关系市场的游戏规则并共同遵守,才能促进我国公共关系市场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公共关系基础平台是公共关系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公共关系业走过20年发展历程,并且成功申办2008年世界公共关系大会之后,全球最大的公共关系组织——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和全球公共关系联盟应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的邀请,日前抵京对我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开创了中美双方公关界高层交流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理论在美国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关系引入中国近20年,至今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关系在中国的良性发展。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的活动和学科体系,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发展无疑对中国的公共关系研究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公共关系实践和理论的沿革论述,析出美国重要的公共关系学家的思想纹路,这不但为人们对公共关系思想、模式和管理的进一步认识提供帮助,还有助于当前公共关系业界了解专业理论发展的轨迹,更有助于关注公共关系的各界人士能够从美国公共关系理论体系的变迁及发展过程中了解、把握公共关系学科的系统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关系,以期对全球化信息时代下中国公共关系实践和理论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综合新闻     
《国际公关》2009,(4):5-6
2009西部公关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7月24日,2009年西部公共关系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关公司工作委员会主办,宇修公关顾问机构承办,四川汉唐文化有限公司、黑格智慧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山水策划顾问有限公司、上海瑞联公共关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郭惠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职能,已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重视。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的研究,是为了极大地发挥人们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本文首先具体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辐射功能等五种功能,以及公共关系的三个特征: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在对二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而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运用公共关系艺术来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公关理论的有益探索──评《中国公共关系教程》罗东山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是80年代初期由海外传入我国的,先是在南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公共关系亦逐渐由南向北发展,从沿海开放城市向内地延伸,公关部也由开始的商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公共关系是一门新的学科、新的职业。本文概述了公共关系所具有的整体性、广泛性、人情性的特性和监测、导向功能对我国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阐述了通过建立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行为健康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东西方文化深入交流而"中国化"日益凸显的今天,伴随着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现代农村管理哲学的构建亦为时代所需。我国传统乡村管理思想有其内在发展理路与鲜明特点,富含管理哲学的诸多因子,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乡村管理思想,既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价值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当今的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出现了迷茫,对现行的一些硬性道德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不感兴趣且有逆反心理。而历史已经证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最有力的武器只能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其在高校的教育力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灵魂和中国精神,提升大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文章从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应在哪些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最后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几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和谐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以"和"安邦、以"和"治国、以"和"齐家、以"和"平天下,乃中国先人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强调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建设国家,按照和平、和睦、和合、和谐的精神办事,以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孝亲的传统美德,赋予孝道文化以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极强的穿透性与历史延续性的影响对现今公共权力制约造成一定的困境。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对公权力制约困境的表现形式;基于行政人格二重性和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的正负价值,分析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对公权力制约困境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困境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教育作为文化的生命机制,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文化,同时教育也深受文化氛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近年来,在西北回族聚居地区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回族业余教育,是回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的产物,是回族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相适应的结果,是回族群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的独特性,遍布于广大的城镇建筑与地理特征当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历史人文景观所体现出的清晰的主脉,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有所契合,即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佐证,这些理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理解为统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公共文化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方向。其逻辑性和可能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在民族性、整体性、群体性和全社会共享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其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文化挑战。在公共文化视域下,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时代性和世界性,使之扎根人民、服务时代、走向世界,将有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党对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连绵不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传基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有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需要加以研究和提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