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立场和态度,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它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培育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怎样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满足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需要的价值。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的价值实践路线,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从个人价值视角去分析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关切个人价值观的实现、融合和共通,个人价值观的价值结构和层次排序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冲突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要正确处理价值主体关系、明确合理的价值标准、坚持价值评价的导向,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与人类发展规律相一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根本对立的,更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反映和判断,制度反映的是一定物质生活方式下价值观念的要求。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统一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变迁是以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基础的,公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的统一性根源于社会主义本身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运动是围绕社会主义价值和制度而展开的运动,社会主义价值为社会主义制度注入改革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的政治逻辑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汇聚正能量。要汇聚正能量,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价值本质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所以必须重视价值本质问题。在价值本质问题上,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是满足需要论。这种观点认为,价值的本质就是满足需要,但是需要并非都是合理的,按照这种观点,不仅满足合理的需要是有(正)价值的;满足不合理需要,也有正价值。这就不利于汇聚正能量,不利于实现中国梦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应价值论认为,价值本质是善的,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积极效应,能使主体和客体发展完善,更加美好。坚持这一观点,有利于汇聚正能量,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人们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是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现开始的,大致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初创预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构想、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升华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基本价值现到核心价值观的跃迁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价值层面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的卓越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尚需进一步凝练.  相似文献   

7.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支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方面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具体关系展开论证,指出依法治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是统一的;依法治国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而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基础,依法治国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法治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道路建设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途径加以全新诠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新篇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价值哲学始终面向改革开放的实践,以价值哲学的理论逻辑深刻表达着改革开放的实践逻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首先探讨价值概念,揭示价值的本质,探究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深化实践标准的理解,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解决对与错的问题提供哲学基础;其次,讨论评价标准,探究评价的合理性,论述“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解决好与坏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再次,讨论价值观的变革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提供最根本的理念支撑和理论支持。立足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发展,不仅能够使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整体图景,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追求和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10.
面对着当今中国"官本位"价值观、"利本位"价值观、传统"奉献型"价值观和当代青年"消费型"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完全必要的,也是长期和艰巨的。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出现了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任危机,以及对待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并要求新价值观的产生。中国神州大地对价值和价值观的研究,出现了高潮。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对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普世价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既要承认普世价值,不能把它看成是虚伪和欺骗,又要承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宣传,而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普世价值的建设统一起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贫困化,传统哲学合法化,西方哲学边缘化,哲学被政治和经济冲击和打压。从哲学上讲,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前进,是一个伟大艰巨的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是社会与个体、传统与现实、知与行的价值互换过程.社会与个体的价值转换是输出和输入的双向循环发展,具有平等性、相互性和人本性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民族特色与世界共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本民族荣辱观、与其他国家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转换需要通过舆论价值导向、建立实践平台、启迪个人自觉性等方式,使社会和个人达到认知与践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具有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力量,以生态的视角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新时代发展的应然之举。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思想渊源以及国家层面的生态价值追求、社会层面的生态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生态价值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意蕴进行探析,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实现时代价值转换。  相似文献   

14.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普世价值思潮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明显制度诉求的错误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开放性和掩蔽性的相关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严峻挑战。从逻辑上看,普世价值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构表现为两种路径,即理论解构路径——以普世价值取代普遍真理;实践解构路径——以价值掩盖价值实现方式。这种挑战促使理论界进一步思考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当下的价值观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谬误,为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保障,进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观是我国居于统治、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是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的核心要素,将它融入我国学校教育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是青年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的基本条件,它合乎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预期。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使我国面临三方面矛盾:价值多元及其诉求多样化冲击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经济全球化、产业国际化危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消费主义文化消解我国文化安全意识。化解这些矛盾,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既有理论视角上的不同侧重,又有基本内容与理论内核上的相互统一,二者有机统一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深入发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才能在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进程中保持理论先进性,保持社会主义本真精神不丢失。  相似文献   

17.
学界关于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产生较大分歧,关键原因在于未能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理论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可以从“理论基础”、“显著特征”与“价值旨归”3个层面依次加以展开。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论基础,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分于其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规定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著特征的公平与效率,是对资本主义与毛泽东时代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规定与实践经验的双重超越,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集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内在理论表达,预设了以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作为最终价值旨归的理论定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可以凝练为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下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滞后性,只有在遵循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价值认同传播机制、建立价值认同接受机制、构建价值认同需求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公民价值认同,才能切实增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倡扬。  相似文献   

19.
经济价值观是以自然界的物质方面为价值对象,概括出的、对人的某些有用性的认识和观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可以从原始社会、私有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大阶段,做一番初步探讨。原始社会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他们生活起重要作用的生活资料的认识和利用上,私有制社会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是多元的,原因是他们的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观念上,有了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美学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形成和提出的基础与前提;二、“尽善矣,又尽美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三、“美是道德的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追求“跨越时代,超越国度”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