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主要集中于戒缠足、兴女学等方面,这也是近代妇女解放的起点。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爱国活动表明,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征程,是从踏上救国道路起步的,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觉醒的妇女,一方面在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中冲锋陷阵;另一方面反封建,为争取自身自由解放而拼搏斗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种近代化的转型不仅体现在政治变革层面,同样也体现在妇女解放方面。中国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妇女参政运动应始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这个时期兴起了以实现男女平权、争取妇女参政为主要目的的妇女参政运动。同时,因为处在辛亥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一运动注定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这种烙印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以后的妇女参政运动。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时期,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组织爱国团体,创办妇女刊物,从行动上、组织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婚姻自决,经济独立,从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六三”以后,无产阶级劳动妇女参加战斗,改变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方向,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向前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更从政治上、领导力量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整个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运动,肇始于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时期,早期维新派的妇女解放主张,起了推动妇女启蒙的作用。从妇女解放思潮角度来看,他们对妇女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已带有若干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秋瑾与中国近代妇女运动赵文静辛亥革命前,中国妇女在救国运动中已开始贡献力量。清末民初,妇女地位和角色已有改变,受过教育的妇女已不再足不出户;已有觉悟的妇女愿进校读书,并关心国事,参与爱国运动。这种变化,逐渐形成一股妇女解放运动的潮流,站在潮流尖端的是...  相似文献   

6.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对妇女文学的定义确认入手,探讨了我国妇女解放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妇女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认为妇女解放与妇女文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四"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和妇女文学发展的两个高潮期,妇女文学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成为妇女解放的奏鸣曲.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仍是十分漫长的,妇女文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韩国)尹美英一、维新派的不缠足运动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挟平等,恢复妇女的“自有之权”必须实现妇女形体上的解放与思想上的解放。他们认为,形体上的解放,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决条件;而思想上的解放,则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所在。戊戌时期维新...  相似文献   

9.
明朝中后期的李贽是中国最早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女人和男人同样重要,女人和男人的见识无长短之别,女人和男人在婚恋、受教育等方面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李贽的男女平等思想在晚明至民初被很多思想家广泛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近代山西有越来越多的妇女着新装、变发型、自由恋爱,并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参加革命,逐渐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教会女学是由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兴办的一项教会教育事业,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显著的特色。论文探讨了近代教会女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的阶段,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及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考察和初步研究,认为教会兴办女学是传教士开展传教活动、扩大宗教势力的需要;教会女学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上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并对近代女学运动产生影响;教会女学有助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转变,但不可能解放中国妇女  相似文献   

11.
秋瑾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自觉为民主革命、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献身的女性,她有比较系统的、彻底的妇女解放思想;她的妇女解放思想既来自戊戌维新派,又打上其强烈的个性烙印,富有强烈的实践性、战斗性,超越了维新派水平.秋瑾积极投身妇女解放事业,在中国男女关系千年一变的历史关头,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独特的历史贡献,至今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不愧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也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陈望道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先驱在这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入研究中国妇女问题,也研究了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关于婚姻自由、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的观点,尤为珍贵的是他提出了第四阶级的理论。陈望道在提出妇女问题的同时还研究妇女的解放,并提出相应的方式方法。陈望道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陈望道是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的中国妇女均以积极的革命姿态投身当时革命斗争的洪流,为妇女自身的解放运动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本文拟将这两个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作一比较研究,旨在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从而证明“五四”妇女解放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满目疮痍的的旧中国,妇女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最低层,妇女问题成为一切社会问题中最深刻,最严重的问题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中心问题。陈望道在五四运动刚刚崛起就关心和研究妇女问题,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和倡导者。一、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初兴时期,开辟宣传阵地,广造舆论,推动和促进妇女运动发展。陈望道研究妇女问题起始于中国妇女运动的初兴时期,妇女解放组织还处于萌芽状态,少数知识  相似文献   

15.
我有幸为罗琼同志的《妇女解放论丛》、《改革开放与妇女解放》、《苦难与抗争——三十年代中叶中国经济与妇女》三本书当责任编辑,受益匪浅,愿意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罗琼同志是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半个世纪以来,她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了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她在实际工作的同时,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妇女解放基本原理,注意总结妇女工作经验,笔耕不辍,撰写、编辑了许多有关妇女理论、妇女运动的论著,为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三本书就是她研究妇女理论、总结妇女运动实践经验的一部分重要成果,是广大妇女工作者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也可供妇女理论、妇女运动的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底层妇女的命运:当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特色在于它与国家民族阶级等社会革命紧密相连,这使得它一方面能够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从而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使劳动妇女的平等与解放成为整个运动的主体和目标,从而使劳动妇女成为这一解放运动的最大受益群体。但随着阶级斗争向经济为中心的转移,这种妇女解放的模式实际上被放弃并淹没于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在此过程中,前期以底层妇女为主取得的成果开始受到多重挑战,其中,“劳动妇女”成为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群体,并被男性精英和女权主义的主流话语体系忽略。这种演变过程既是中国特色妇女解放运动成就与局限的反映,也向当前女权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人士的宣传、女学的兴起、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涌入、女界精英的活动,为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女界活动家成立各种组织,维护妇女的正当权益,为妇女获取参政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开中国妇女参政运动的先河。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只是在形式上获得了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郭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曾经有过长期受压迫、受屈辱、受摧残的悲惨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相继入侵更加重了中国妇女的苦难。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互相勾结,对中国人民进...  相似文献   

19.
秋瑾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先驱,她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纲常礼教,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在新时期再采探讨她的妇女解放思想,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妇女问题始终是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妇女解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李达和瞿秋白都对妇女问题作出了深入的剖析,两者指出中国广大妇女受压迫之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缺失,同时,他们都认识到了妇女解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积极探索妇女解放的各种途径。他们从具体工作中总结了大量的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和见解,通过对李达和瞿秋白妇女观之比较,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日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