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中最为显著的人口现象。城市外来人口主要是指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具体讲就是指那些现居住在城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仍在外地的人口。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2亿,约占当年总人口的16.5%。据预测,2050年流动人  相似文献   

2.
西方城市人口增长的文献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文化转向":工作就业等经济因素让位于文化休闲等消费因素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吸引力。城市人口流动的"文化转向"在中国同样明显,尤其表现在大学毕业生群体当中。城市在大学毕业生眼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作地点。城市是学习机器,是娱乐机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城市流动选择中追求价值实现,表达自我,体验生活和分享梦想。青年大学毕业生是城市人口流动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城市流动目的地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户籍管理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大量的农村人口拥入城市;另一方面,人才交流日益广泛,城市内人口职业构成的变化以及城市间人才流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此流动的城市人口以静态的户籍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无疑会带来诸多弊端。 首先,静态的户籍管理难以适应人口构成的变化。据统计,每年从农村拥入城市的人口全国有8百多万,若城市人口按2.5亿计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城乡"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之间的"推—拉"模型,对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拉力和推力之间的"推拉差",只要特大城市"推拉差"值为正,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现象仍旧会持续,在特大城市人口容纳量有限的前提下,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人口调控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从人口流动的根源入手,在调控时一方面应该利用产业转移等措施来降低特大城市拉力,而非一味地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推力;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特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拉力,以实现分流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人口总量和结构一直与其独特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带动人口发展,人口发展推动城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正处于第四波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较快。在人口结构上,户籍人口老龄化,而外来人口具有就近流动、城城流动、定居化特点,且教育水平逐年提高。从承载力上看,上海人口总量合理,但人口分布的不合理影响了人口结构的发展、城市社会的融合,带来了核心区人口过密、产城融合不畅的问题,以及偏好"人脑"、排斥"人手"的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可能的人口逆流,上海应稳定人口总量,建设整体推进的多中心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破解"新二元结构",推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结合政府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特大型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在造成城市过度拥挤和生态恶化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导致特大型城市人口膨胀和劳动力无序流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统筹考虑特大型城市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劳动力流动政策。因此,未来有必要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制订我国劳动力流动政策。  相似文献   

7.
从农村人口流动 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城市流动。据悉,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7000万人,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2亿劳动力会涌向城市。这一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过程,对城市及农村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作用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农村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最基本的含义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转化包括就地转化和农村人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出现了自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产生了全世界都极其罕见的,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并且人口的流动形式从单一的劳动力转移类型向举家迁移而转变。而其中流动人口的子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普遍关注。虽然近年来相关的法规、政策不断出台,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权仍然是一直处于被不平等对待的情况之下。因此,我们必须对于现有的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渐打破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和地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多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人口开始迁移和流动,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开始全方位地在物质和文化方面进一步交流和融合.本文通过了解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朝鲜族人口迁移变化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量的朝鲜族剩余劳动力逐渐由乡村流向城镇,由小城镇流向大中城市,由国内流向国外,从事经商和劳务工作,这也是朝鲜族人口流动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严重倒挂是东莞的重要特性。目前,东莞全市常住人口822万,其中户籍人口仅180万,外来人口(东莞称之为“新莞人”)高达640多万。640多万外来人口的身后,是总数高达百万之巨的城市流动儿童。近年来,东莞坚持把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展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