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在的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朝鲜、韩国和日本。而19世纪之前并非如此。沙皇俄国经长期扩张,侵占西伯利亚、远东和中国领土,成为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美国则通过武力扩张、"购买"土地,从大西洋西岸发展到太平洋东岸、北岸;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推行"大陆政策",染指大陆。而中国和朝鲜,则成为受害者。这场政治地理变动对20世纪的影响:一是激化了日、俄矛盾,突出表现于二者在中国东北的角逐;二是导致各方向向北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潮;三是太平洋北半部战略地位提升,成为国际焦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公共预算是一个政治问题,公共预算的政治意蕴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通过对美国预算政治的变迁和我国预算改革的分析,文章研究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问题.主要观点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已经建构了预算政策政治的制度架构,但由于相关条件的缺失,政策导向的预算政治没能有效实现,随着我国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预算政治逐渐由微观的"博弈政治"转向宏观的"政策政治",而进行中的绩效预算改革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依照文化(主要是政治文化)影响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的理论,前者对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影响.施政惯例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国外交中的作用主要是为各国外交行为体的外交行为提供相关的策略资源.在晚清的东亚外交活动中,统治者充分运用了"兴灭继绝"和"以夷制夷"这两个具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色的施政惯例,以此促进了规复琉球和劝导朝鲜主动开国这两项政策的制定,并对相关外交政策的实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践 《文史哲》2004,1(3):13-19
中国自古就有儒教的概念,按照现代学术的划分标准,其中既包括具有宗教性的"宗法性伦理宗教",也包括哲学性的"儒学"。在官方文化系统中,宗法性伦理宗教发挥了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两方面的功能,成为历代政府政治合理性的主要依据。而儒家的哲学思想,则成为历代政府制定宗教管理政策的指导原则。正确解读儒教的超验性,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教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规范性。因此,"政治民主"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推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民主建设,即走一条"政策民主"的新道路。相较于"政治民主"而言,"政策民主"具有长效性、渐进性、实效性、明确性等特征,能够弥合"政治民主"的结构缝隙。对于中国而言,以"政策民主"为突破口,助推转型时期的民主建设将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6.
王蒙  王明生 《学术界》2012,(2):29-37,282
当前,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日益高涨,社会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正在持续进行中。借鉴用来考察后发国家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的"亨廷顿公式"中的制度化概念,结合中国的本土政治经验对其进行修正,提炼出"再制度化"的新观点,以其作为考察当前中国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关系的中介。可以看到,政治参与促进了"再制度化"过程,而"再制度化"则是中国政治稳定发展的保障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华外国商会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国内社会网络,它们参与了中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一些活动。它们的政治参与表现在:对中国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监督政府、为中国利益游说母国政府、增大法院的压力,等等。在这些外国商会的政治参与中,展现出中国政府过程"压力政治国际化"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政治成熟"与中国的政治成熟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桦 《东南学术》2004,(6):94-99
把韦伯一个世纪前对自己的祖国从一个长期积弱的经济落后国家迅速崛起为一个欧洲经济大国的深深忧虑移植到当下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近来日益涌现的政治民族主义者也彰显了中国知识界开始具有初步的"政治成熟"意识.然而"政治成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学界还未成熟甚至仅只是一个空白点.本文就尝试重释"政治成熟"这个对现实极有助益的概念,对其进行中国语境下的分析,亦试图用这样一种视角来重新疏理中国的政治现状及政治改革,最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去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成熟"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万历朝鲜役是四百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战争最终虽以正义的胜利而告终,却使明朝与朝鲜由盛转衰,并给女真以迅速崛起的机会.此后,后金取代明朝成为朝鲜的宗主国,形成了新的东亚政治格局.战争彻底改变了日本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彻底垮台,此后以史为鉴的德川幕府,再未动侵朝的念头,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以后.万历朝鲜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接触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丽江 《江汉论坛》2005,(3):122-125
中国私营企业家作为拥有较多经济资源而缺乏体制性的政治资源的一个群体,为了争取获得企业发展的政策空间,政治接触成为他们政治参与的普遍和经常的形式。私营企业家的政治接触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吉登斯看来,解放政治是现代性发展的本质及其内在动力,它在驱动人类创造历史、打破枷锁的同时,也带来了晚期现代性的意外风险与灾难,生活政治则是其根本的超越之道。而中国独特的解放政治境遇决定了其特定的现代性矛盾,只有依循生活政治路径,实现国际与国内生存方式的自主转变以及对话民主的积极推进才能最终重构中国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建党活动经历着由兴中会到中国同盟会,由中国国民党到中华革命党再到国民党的曲折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孙中山尝试着进行对西方政党的移植与本土化政党的建构,以图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在对当时的道德虚无主义挑战的回应中提出了关于快乐和幸福的本质的学说.在其对话录中,可以看到柏拉图对于“快乐”的各种貌似矛盾的立场.事实上,他对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说法.对于弱者,他建议接受开明快乐论,从而最终接受道德.对于强者,他建议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生活方案,以便获得更高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元武宗海山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第三位皇帝。元武宗(1307-1311)时期进行了统治势力之重构和对前朝流弊的改良。随着考古界对元中都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武宗朝和武宗其人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方面并对武宗朝在元中后期政治影响和历史地位做出了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张连义 《阴山学刊》2010,(4):45-48,116
路遥早期的创作虽然并不引人注意,艺术成就也有限,但却是其创作的一个基础性的阶段,作品中对政治的处理、劳动人民的歌颂、乡村秩序的书写等都对以后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方面缘于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则与作家成长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赵海英 《河北学刊》2012,32(4):173-177
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整合问题,是现代政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在威权政治的国家建构方式中,实施相对合理有效的族际整合方略,在整合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推进经济现代化方面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为自身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转变,是每个领域的核心价值逐渐彰显并形成自己领域固有价值属性和运行机理的过程,由此不同领域相互区分并行不悖发展。核心价值是各领域存在的意义,也是不同领域相互区分的重要特征。政治领域和行政领域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与行为逻辑,西方国家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发展历程,即政治统合行政、政治与行政二分、政治行政化和行政政治化。政治与行政的适度分离有利于各自核心价值的凸显,但同时也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实现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是政治学理论中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途径.西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对观念的重视,推动了中国政治学者开展建构主义性质的研究,并涌现了一批富有洞察力的学术成果.建构主义作为一般性理论,可以为比较政治、中国政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具体研究纲领.建构主义中国政治研究的下一步:一是应回到政治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澄清基础性问题;二是需发展出建构主义比较政治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19.
现代韩国虽然一开始就是以民主体制为基本的政治框架,但实际上长期实行“行政上位的行政与政治一体化”的体制有很强的独裁色彩,其主要原因是:总统通过执政党在议会中所占的绝对优势来控制议会;韩国政党的“私党”性质;韩国军方的政治介入;司法机构没有起到任何牵制行政的实质性作用等。自第十三届总统选举开始,韩国政治开始了由独裁向民主的转化,至第十六届总统选举,韩国政治表现出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三十多年来对韩国政治发挥绝对影响力的“三金政治”走到了尽头;世代交替;在总统选举的活动方式上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新当选的总统没有以往总统所负的那种政治负担;地区冲突得到了一些缓和。可以预见,韩国政治走向将有很大变化。根据韩国民主化的实现过程可以认为,实现民主化的必要条件是各种社会权力的平衡、法制化、理性讨论。  相似文献   

20.
潘军  张兴杰 《浙江社会科学》2012,(5):94-98,129,158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和制度的变迁,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不再是政治的依附体,教育不仅相对独立于政治,而且在推动社会进步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政治。在我国,政治制度是以众多农民为基础的,农民教育是农村基层政治进步的前提。农民教育对农村基层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农民政治行为的优化,通过农民教育,农民的政治人格得到发展、参与能力得到提升、政治主体性得到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