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心灵史》为标志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 ,《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 2 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 ,一方面 ,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 ,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 ,另一方面 ,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 ,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逝水年华》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晚年创作的一篇小说。该小说在叙述技巧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革新,独具匠心地运用人物视角转换、时间倒错和对比象征等技巧来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突现了抚今追昔、怀念美好生活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父与子”、“受难”以及“宗教”三个层面对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哈依姆·波托克代表作《选民》中的犹太文化母题进行了探究。“父与子”母题主要体现在父子两代人对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冲突性态度上;“受难”母题源于对上帝会派使者弥赛亚来拯救犹太人于苦难说法的笃信,但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对于犹太人经历的诸如大屠杀等种种磨难,“受难”一说也遭到了质疑甚至颠覆;作为高度宗教化的民族,犹太民族奉《圣经》为圭臬,坚信本民族是与上帝“契约”中的选民,甚至将这一信念贯穿到日常生活中。《选民》中犹太文化母题的探究拓宽并加深了对小说的解读,同时为如何应对异质文化提供了借鏊。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亲情的国度,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诗三百"中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人伦理想.自<诗经>以来,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凝结其中的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亲情,构成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著名的两篇弃妇诗《氓》(卫风)与《谷风》(邶风)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实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堪称《诗经》"双璧"。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主人公性格塑造、对比修辞以及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探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会带给人们许多文学和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植物母题最初进入先民的观念中,是出于深刻的实用动机。在原始宗教的土壤中,植物被赋予了观念内涵:既可以果腹,满足食的欲望,又作为女性和女性性器官的象征物,与生殖繁衍有神秘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采用了时序穿插的叙事和全知全能的外部聚焦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大体呈线性发展,对叙述时限的控制造成情节发展的跌宕交错;故事在非聚焦型的叙述中展开,叙述者无所不晓、无处不在,能够洞察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托尼.莫里森善于处理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小说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  相似文献   

8.
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代地域文化与《国风》的风格王洲明(一)《诗经》的十五国风,为分布在周代十五个地区的160首诗歌。这160首诗歌,应该是经过了后人的一道加工。郭沫若同志就曾说:“音韵的一律就在今天都很难办到,南北东西各有各的方言。音韵有时相差甚远。但在《诗经》里却呈...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叙事策略与结构阅读这两个叙事学角度对沈从文的《渔》和汪曾祺的《复仇》两部作品的复仇主题解构进行对比分析,展现沈从文"回归自然本心式"的复仇解构与汪曾祺"超道德情感式"的复仇解构的异同之处,剖析"隐形矛盾"与"诗意留白"等细节之处两位作家所展现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审美价值倾向。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横纵向比较展现两位作家不同于传统作家以及同时期其他作家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当代中国海军建设发展为背景的大型当代军旅电视剧《火蓝刀锋》由中央电视台、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联手打造,讲述了海军某侦查大队战士训练、侦察以及与国际海盗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被誉为"海军版《士兵突击》"。本文通过对这部热门电视剧的构建方式与叙事要素的分析,来探讨该电视剧的风格与形式,并总结出其成功的要素,从而由此展开对当下国内精英电视剧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以她的宗教情节及独特的南方视角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精心设计了一条经过宗教着色的旅行路线。她在宗教文本和叙事文本间构建了人的物欲与精神间一座通桥,其中蕴涵了一个拯救灵魂的寓言故事,表达其对信仰沦丧和普遍价值危机的一种强烈深沉的痛苦与思索;并以其宗教情结在叙事中表现出某种艺术技巧上回归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13.
《西游记》的风格与礼乐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文学史一般认为《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和诙谐,然而,风格应是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而幽默和诙谐只能概括作品的艺术特色,不能概括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注意的是作品的形式而忽视了作品的内容。本文从分析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入手,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西游记》的游戏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蒙古国乌·罗布桑胡尔奇说唱的《宝迪莫日根汗》与我国明朝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蒙译本)的母题进行比较,乌·罗布桑胡尔奇基于说唱作品的流通、接受考量而进行的母题改编与再创作有迹可循。在《宝迪莫日根汗》的母题征引过程中,乌·罗布桑胡尔奇极其关照听众即审美主体的情感经验,在所引母题中又融入了蒙古民族特有的人文关怀。从《封神演义》到《宝迪莫日根汗》,乌·罗布桑胡尔奇不仅完成了一次文学“在地化”的创造,同时也是一次母题跨境交融的告竣。  相似文献   

15.
16.
鲁迅不仅是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同时也是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创始者,其创作在反思品格、文化意蕴和叙事模式等方面给予现代童年母题文学创作以深远而显著的影响。鲁迅的童年叙事焦点大多集聚在对封建传统教育方式的批判与挖苦,对儿童所接受的与儿童身心发展极不相宜的陈旧观念的讽刺与揭露。从鲁迅的童年母题创作中我们可以体悟到,童年母题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主题类型,更重要的是童年母题的叙事还是作家的生存方式的体现。作为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倡风气者,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又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把女性的解放或表述为女人与女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或表述为男人对女人的救赎,在这两种表述中,作者所关注的始终是女性的政治解放,而忽略了女性的精神解放。在这种选择中赵树理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已预感或感受到了革命摧毁旧有文化秩序的威力,使他心甘情愿地去抒写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的道德准则对他的束缚,从而使他的男权文化意识在作品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才女萧红的绝笔之作《小城三月》以独特的叙事语调、叙事方式和技巧叙写了“翠姨”的故事。故事背后传达出的深层理念却是萧红本人对于爱和温暖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可得之后的幻灭。《小城三月》显示了萧红鲜明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9.
《浮士德》这部作品洋洋大观,涉猎极广,出现了多样母题,如死亡与重生、爱情、巫术等,而行文紧凑,结构精巧,母题的纷呈没有影响其整体意韵,反而赋予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分析其中的主要母题,从全新的视野解读了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20.
以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入手,对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德莫福夫人》中初步形成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意识中心"和"时序倒错"等技巧在作品中的应用,使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作品形式也更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