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欣赏一部影片,如果没有一种叫做电影美感的东西,那是不会感动人的。这种美感只有电影才能把它表现出来,而且能够表现的很完善,使看的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激动的心情。观众正是被这种东西所吸引才去看电影,而拍电影的也正是有了这点才拍电影。”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对影视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已早成定论。纵观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它的每一步进展都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虽然巴赞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中一再强调“电影是一种幻想的现象”,把电影的产生归结于“萦绕在这些人脑际的共同念头”,把电影看做是游离于技术之外,甚至是阻碍电影产生的东西,但事实上从电影的起源看,没有一定水平的技术进步便不会有电影的产生。电视的诞生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从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的飞跃,如果没有技术做基础是不可能达到的。技术进步不仅仅为影视艺术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而且对于影视…  相似文献   

3.
在电影工业理念下的邵氏黄梅调电影,尝试了走现代性格的戏曲电影之途,为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转换作了有益的实验。邵氏黄梅调电影的艺术特征首先反映在银幕结构上是以主唱段分割的唱段式结构;第二是它的通俗流传,因为其黄梅曲调好听易唱;第三是它的写实风格,体现在写实时空与写实动作造型两方面。虽然邵氏黄梅调电影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戏曲”,但邵氏黄梅调电影自身的艺术“空间”,却给了我们“创新”的可能,它都显示了人们对艺术概念的重新思考——一种建筑在电影基础上的,以大众的市场思考为主的“以戏就影”的黄梅调电影。  相似文献   

4.
看好莱坞电影,我们时常为它们眼花缭乱的场面所迷惑,以为好莱坞就是以情节、特技、大牌明星等等外在的东西取胜。其实,好莱坞电影的内涵也是颇令人咀嚼的。这个庞大的“梦幻工厂”,每每码准各个时期观众的普遍心态,动用各种艺术手段,演绎出一个个“真实的谎言”,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早期好莱坞著名导演、悬念片大师希区柯克给电影下的定义便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段切去后的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舶来品”,而“电影”一词却是地道的中国名字。1895年电影诞生,不久传到中国,当时观众发现,这种西洋的新发明,与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很相似。于是,人们就自然地把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叫做“影戏”或“活动影”了。但电影毕竟不同于皮影戏,电影放映是以电作光源的。那时,也把“活动影戏”叫作“电光影戏”。后来,人们日常称呼中或许是为了顺口,就简化成“电影”两个字了。“电影”一词的由来@瑞君  相似文献   

6.
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和评价巴赞理论的得失。一、许多电影理论家在阐释巴赞写实主义理论和爱森斯坦画面主义理论时都有一种倾向:把两者反向地推得很远。这两种理论都是在电影实践中产生并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长镜头”和“蒙太奇”都应看作是电影的表现手段,各自都有杰出的成就,它们是可以融洽的。巴赞整个理论的骨架是严密和完整的。他在对斯特劳亨、弗拉哈迪、雷诺阿及奧逊·威尔斯的长镜头的肯定中,总结出电影的照相纪录本性。他看到“摄影”是“唯一不介入人工”的艺术,电影的本性自然在于真实地纪录现实原貌,电影是真实的艺术,而  相似文献   

7.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他所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并且主张:“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普遍认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提法不科学,它不符合文艺的特点,不利于文艺的发展,有重新进行探讨的必要。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讨论文艺批评准标的文章日见其多。这些文章,大多都反对”两个准标”的提法。有的主张以真、  相似文献   

8.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当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1页)本文拟就列宁提出的辩证同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义素组合论     
一美国学者卡茨和福德等人首先提出了“语文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的理论。他们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的最小的语义元素叫做“语义原子”(sematic atom),简称“义子”。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义素”(seme或 sememe)。正如英国学者乌尔曼所说,“义素是意义的基本要素,在职能上可和音位学中的区别特征相似。”(《语义和风格》1975年)语义分析,就是如鲍林杰所说,“要确定一个词的某个意义(即义项)的构成成分,必须将这个词的意义、同一词义场的词或邻近  相似文献   

10.
在视觉艺术中镜头与画面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然而在电视艺术中,电视镜头与电视画面却是完全相同的。一、电视镜头电视镜头具有两种涵义。在技术上,电视镜头是指摄像机上的光学部件,它是由透镜系统组成的,在物理学上叫做透镜,俗称镜头,诸如“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变焦镜头”、“鱼眼镜头”等等。在电视创作上,作为电视艺术的术语,它是从它的姐妹艺术——电影艺术中借鉴过来的。电视镜头则是指摄像机从开机到停机,中间不停地一次拍摄下来的连续画面。其所摄取的人物或景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没…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阿拉伯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叫做“阿拉伯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是叙利亚人阿弗拉克和比塔尔在1944年提出来的。现在有七个阿拉伯国家宣称把这种“阿拉伯社会主义”作为国家的奋斗目标,它们是: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由于这些国家情况不一,它们的“阿拉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知其然 ,未必知其所以然。“东西、吃醋、二百五、扒灰、麻将、行李、老鸨、王八、现世宝、敲竹杠、无毒不丈夫、可口可乐、嬉皮士”等等词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是很有表现力的词语 ,人们知道它们的大致意思 ,也知道怎么使用 ,但如果要问为什么“东”和“西”各表示方位 ,而“东西 (xi)”则不表示方位意义 ?“东西”怎样可以用在“买东西、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小东西、老东西、狗东西”等结构中呢 ?“王八”为什么可以指鳖 (甲鱼 )或乌龟 ,并是骂人的话 ?“扒灰”何以能指公公和儿媳妇偷情 ?这些问题可能许多人都难以回答出所…  相似文献   

13.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于新诗艺术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求。把诗意盎然的感情和情绪熔铸进美的艺术形象,是构成这一诗人群诗歌的艺术追求和美感特征的一个重要侧面。一新月派的诗人们十分重视感情和情绪在诗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情感是比诗的音节这一“外在的质素”更为重要的“质素”,是一首诗歌的“灵魂”。在他们看来,感情主义(Emotionalism)是浪漫诗歌创作的“精髓”,“感情不是一定该被诅咒的,伟大的文学者所该致力的是怎样把感情放在理性的鞭绳之下”。他们回答一种误解时说:“我们所以不讨论情绪而专谈格律音节,是因为我们已认定了情绪是一首诗里必须的东西,它的存亡即是诗的生死。”这是他们共同恪守的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4.
把电影当作系统,撷取系统科学方法,用一般系统论的四个基本观念对电影(特别是当代电影)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可分四个部分来谈: 一、整体观。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有人认为这种综合就是其它诸艺术的相加,也有人认为电影的综合是某种艺术基础上的综合(如“电影的基础就是文学”等)。其  相似文献   

15.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K·马克思 “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即在人民的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形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K·马克思 “(神话中的)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东西,而是一种用某种劳动工具武装着的十分现实的人物。” ——M·高尔基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特殊的“美学宣言”式的作品,作为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某些“奥秘”的领悟和发现,它们往往比那些抽象化的论述性文字更加生动和更加深刻地表达诗人的艺术观念。通过对这些诗意化“美学宣言”的分析,并结合诗歌创作的特殊性,诗人们的这类“美学宣言”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的重要意义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把田间的诗比作鼓点,胡风说艾青是吹芦笛的诗人,何其芳则把自己的《预言》比作飘浮在空中的云。他说:“我的第一个诗集即《预言》。那是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七年写的。那个集子其实应该另外取个名字,叫做《云》。因为那些诗差不多都是飘在空中的东西,也因为《云》是那里面的最后一篇。”(《〈夜歌和白天的歌〉初版后记》)《预言》虽然是飘在空中的“云”,但是又瑰丽多姿。李健吾认为《燕泥集》(收在《汉园集》里,共十六首诗,这些诗也收入《预言》中)风格绮丽,何其芳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电影发展史上,蒙太奇的地位变化是有目共睹、发人深省的。早期的电影理论把蒙太奇看成电影的美学基础,俄罗斯导演库里肖夫说过:“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实质。”①他的学生,苏联著名导演和电影理论家普多夫金也认为:“蒙太奇是一种基本的创作力量,由于这种力量,那些没有生命的照片(分散的镜头)才被巧妙地组织成为活的电影形式。”②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战舰波将金号》、《母亲》等电影片的一举成功,人们普遍接受了把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的基础、特性、形象本性和时空结构的基本观念。后来,随着电影艺术  相似文献   

19.
艺术之不同于生活、科学、历史,它有一种“可言不可言,可喻不可喻”的意境,“羚羊掛角,无迹可寻”的味道,“神余言外”的寓意,“似曾相识”的回想……如把电影《少林寺》还原为少林寺内的碑文、《唐书》关于十三棍僧救李世民的记载,就显得索然无味,而根据一些历史片断创作的小说《李自成》却受到千百万读者的热烈欢迎。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再创造的艺术作品通过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似与不似”的中介,取得了艺术生命。诗是艺术的一种,当然不  相似文献   

20.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互相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第111页)几十年来,哲学界一直认为列宁这段话是讲辩证法就是一种研究矛盾的同一性的学说,是突出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解释和发挥。这些解释和发挥问题很多,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我认为,对列宁这段话应当重新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